“快递盲盒”被公开出售,是谁成全了“快递耗子”?

珠江路在线   2020年7月20日  【 转载 】新京报评论 

不 好心思,这不叫回收再利用,叫侵权 。

“快递盲盒”被公开
销售,是谁成全了“快递耗子”?|新京报快评

材料图 来自视觉中国

文 | 马涤明

快递也有“盲盒”?

目前有媒体报导,有市民反映自己网购间或会收不到快递,由于都是些价格不高的小物件,所以没去深究 。一次不经意间,她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发现,有卖家 销售“快递盲盒” 。价格从10元到30元不等,可随机开出美妆、食品、服饰鞋帽等 。卖家强调,开出什么全凭运气,但物超所值 。

而在“快递盲盒” 起源上,卖家说法跟记者 考查 后果 天壤之别:卖家说,所售“快递盲盒”是无人认领的弃件;记者买到众多“弃件”后发现,包装上的买主信息都很清楚,且大多能 联络上, 只有一个电话就 完璧归赵了 。这 不免让人 嫌疑,网售的“无主快递盲盒”是否某些快递员、某些代收点 歹意截留后卖钱?

退一步说,就算有些快递真成了无主件,快递员、快递公司、代收点都无权 从事,而应按邮递业法规、民法 准则 解决 。

按理说,找不到收件人的状况下,快递件应该返还寄件人,投递人没有 从事无主邮件的 权力,不然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若是代签收, 而后 擅自 处罚、据为已有,那更是涉嫌偷窃了 。

网售“快递盲盒”若连收件人个人信息一块 销售,就更叫人细思恐极,这等于说,收件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等被全裸了,哪里仅仅是“损失些小物件”那么 容易 。

最叫人 担心的问题还是,售卖“快递盲盒”会不会进展成为又一种黑产?某些快递员、代收点截留隐匿小物件,是占小廉价心理 作怪,可假如这种占小廉价的事 每每得手,日久累积成大廉价,不少“ 迷失快件”的客户因价格不高而不深究,某些人的贼胆恐怕会越来越大 。

关于不法 景象,我们常说要打早打小 。而售卖“快递盲盒”这种事,就该早点打 。这里面,客户 确切有必要 遍及维权意识,勿以损失小而弃之,勿以恶小而纵之——要晓得,损失个把快件事小,但个人信息被拿到网上一同售卖,就有可能给自己埋下雷 。

更主要的防控环节,还是在快递公司 。假如快递公司能对每次客户 查问都能认真 对待,查实 歹意截留行为后能 尊严 解决,对某些行为不端的人自会 构成更有力的震慑 。

“快递盲盒”既然已 明火执仗地在网上售卖,实际上无异于一种自我举报,外加有媒体采访证实,行业主管部门、 有关执法部门有必要介入 考查 。关于涉嫌 偷窃、销赃的人,还有必要依法 宽大 。

不只如此,对疏于监管的快递公司,也应依照《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该罚的罚、该 撤消经营许可证的,也不能手软 。惟独严管严罚, 能力 保护客户利益,净化快递市场秩序 。

□ 马涤明(媒体人)

编辑:井彩霞 校对:卢茜

“快递盲盒”被公开
销售,是谁成全了“快递耗子”?|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