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下线匿名功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

珠江路在线   2023年7月14日  【 转载 】秋霞电影网 

亿欧独创人黄渊普炮轰“知乎匿名制度”半个多月后,知乎官方宣告下线匿名 性能 。但是,随着《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有关网络匿名的治理可能方才开始 。

在知乎刷到自己是一种什么体验?亿欧网 独创人黄渊普给出的答复是,很受伤 。

在知乎看到问题“亿欧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以及问题下的匿名 答复后,黄渊普于6月20日在朋友圈炮轰知乎 独创人周源,以及知乎的匿名 性能 。黄渊普称,自己受到了知乎的 欺凌,并给周源发微信“会有你的报应” 。

半个多月过去,这段公案宣告正式 结束 。7月7日,知乎官方 宣告下线匿名性能,新版本 方案于7月14日上线,“利益 有关,匿了”成为历史 。

而依据7月7日网信办公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匿名话题板块的内容,关于网络匿名贴的治理调整可能远没有结束 。

知名企业家的维权事件,或将成为中文互联网ID治理制度进展过程中的转折点 。

知乎下线匿名性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

知乎“匿名制度”遭逢炮轰

6月21日,受到知乎“ 欺凌”的黄渊普在微博上发表公开信,实名举报知乎和知乎 独创人周源,并@中国政府网、人民政协网等 有关部门,而后往各有关部门发邮件 。

在公开信中,黄渊普 示意,自己不是第一次被知乎消费者的匿名 答复造谣,此前已经被造谣过自己架空了亿欧投资方,也被造谣过因为 威力太差被撤掉了CEO职位 。

之前,黄渊普对这些评论几乎都没有 理睬,但有一条“听说黄渊普花钱购买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的匿名 答复,波及到了他的底线 。

黄渊普提到了两个缘由,一是自己不会送礼,更不会花钱;二是政府性质的奖项和 尊严的学位,不应该被“听说”造谣 。

黄渊普称,自己先是在微信上联络了知乎 独创人周源,试图解决问题,但一晚上都没有得到回应 。于是,出离愤慨的黄渊普发了“好自为之”等字句,删了周源的微信,随后在朋友圈炮轰周源和知乎匿名制度 。

同时,黄渊普示意自己会接续向 有关部门实名举报知乎和周源,直到知乎转变当前的机制 。

6月21日晚上,知乎美股暴跌9.21% 。 

针对此事,知乎官方回应称,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反对 假造不实信息、歹意诋毁他人等行为, 欢送消费者通过“举报”路径反馈,平台将第一 工夫进行核对和解决 。

6月22日,周源在自己朋友圈回应:“匿名 性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我们的初衷是 指望保护一个开放探讨的社区环境,消费者在分享个人 经历的同时没有个人隐衷方面的顾虑 。我和团队正在再一次思量 隐衷掩护与良性探讨机制,针对匿名 性能的具体调整举动将在最近公布 。”

知乎的调整举动还没公布,7月7日,网信办公布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意见稿中拟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该当 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治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 创立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公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

偶合的是,7月7日下午,知乎公布了下线匿名 性能的告诉,新版本将于7月14日上线,消费者可自行 取舍是不是公开匿名答复 。 信息一经公布,马上冲上热搜第一 。

黄渊普公开的诉求是“想要知乎这个平台做出转变:把平台 规定调到更公平正当,依旧 能够匿名,但要用实名制+造谣追责机制让造谣的人能负担成本 。”

但随着事件的进展, 不仅不过黄渊普一个人的问题,匿名性能带来的消费者 掩护,以及关于造谣成本的减低,已经在互联网上被 探讨许久 。

知乎下线匿名性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

为何匿名的吸引力这么大?

能隐身于社交平台,对消费者 确切有不一样的吸引力 。国内外都有因为匿名玩法而短 工夫内受到消费者追捧的软件 。

比方,2022年8月底上线的匿名问答游戏 利用《Gas》,在未见大规模推广的状况下,上线两个月内便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 。

而在此之前,最 驰名的匿名社交软件要数2014年的Secret,当时有不少硅谷员工在上面 流传虚实难辨的硅谷八卦 。

国内也崛起过“无秘”“吐司”“乌鸦”“马桶 MT”等一批以匿名 交换为核心玩法的社交软件 。

其中,2020年11月14日上线“Tape小纸条”,核心玩法便是匿名 发问箱 。发问者将软件中的 发问箱分享到朋友圈,就能够获得别人的匿名 发问或评介 。Tape上线后,只用了不到半年 工夫,消费者量就打破百万 。

而关于知乎来说,匿名带来的流量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

一方面知乎的营销费用高企,但是月活跃消费者却到了1亿左右的瓶颈期 。

依据财报,知乎2022财年销售与营销费用为20.3亿元,同比增进24%,2023年一季度销售及营销 开销为4.46亿元,约占当季营收的45% 。

而匿名答复一般波及所谓 底细、八卦,甚至是故事会式的各种吸睛 经历,其带来的免费流量客观上 遍及了知乎的社区活跃度 。

另一方面,知乎依旧面临业绩压力,而匿名 答复带来的抢手话题对知乎 部分核心业务营收有晋升作用 。

2023年一季度,知乎总收入为9.94亿元,同比增进33.8% 。 固然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0.9%,但 依然有1.79亿的净亏损 。

在知乎的主营业务中,会员付费作为重要收入 起源,当季收入4.55亿元,约占营收的46%,同比增进105.2% 。而盐选会员引流 步骤之一,便是在抢手问题下插入一个侧重娱乐性的虚构故事, 而后通过分章节吸引消费者续费观看 。

在“被变态偏执狂每天骚扰、跟踪怎么办”的知乎 发问下,消费者答复中 能够看到这样的盐选故事开头:“报警,不要说刺激的话刺激惊险人物,迟延 工夫等警察的增援 。我曾经因为一局面试, 遭逢数次疯狂的骚扰、跟踪……(本故事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知乎下线匿名性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

此外,众多抢手话题 本身也是由匿名发问、匿名 答复带来的热度 。 比方问题“你怎么看江西女孩”,便是因为“1888万的天价彩礼”这个匿名 答复,在问题提出一年后再次火爆,而且出圈 。

但匿名也是一把双刃剑,固然能在短期内 快捷吸引消费者,但匿名平台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流传色情、“杀猪盘”、 虚假广告等违法内容 。在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稍有不慎就会被下架 解决 。

曾经声称“匿名社交是将来”的社交软件中,Popi 发问箱因为内容管控问题被下架,无秘改名为“秘蜂”也没逃过下架的命运,Tape在改名为“轻盐”后蓦地 宣告APP服务器永远关闭 。

而上述“1888万天价彩礼”的 答复,后续被证实为虚构内容,该消费者 谎话被戳破后,连赔罪申明也是匿名 模式发出的 。该账号已经被知乎官方封号,但是类似的 流言,也让消费者对知乎所谓专业的定位产生了质疑 。

知乎下线匿名性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

网络匿名大军的末路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禁止 创立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公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并不针对知乎,互联网的 其余匿名景象也可能受到进一步治理 。

曾因匿名板块发帖被各大厂围追堵截的脉脉,在知乎 宣告将取缔匿名性能后,也公布了申明,称其在2021年就 晋级了消费者ID治理机制,所谓匿名发帖的消费者,后盾都是须 通过绑定手机号加实名认证双重认证 。只不过发帖时 取舍了唯一昵称,这套ID治理机制与当前主流的社区机制 类似,尔后脉脉平台不存在“匿名发帖”的状况 。

也便是大家常说的,前台匿名,后盾不匿 。

实际上,早在2018年7月25日,脉脉就曾因匿名版块存在消费者匿名公布 流言羞辱诋毁他人,进犯他人荣誉、隐衷等合法 权力的问题,被北京市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依法联合约谈 有关负责人 。

而在2019年3月,脉脉因为名为“哔哩哔哩员工”的账号评论称,“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而被B站起诉不正当竞争,并被判补偿30万元 。

B站示意,脉脉加V认证使公众误 认为是B站实在员工, 遍及了该评论的可信任度,组成商业 毁谤,组成了不正当竞争 。

2020年2月4日,因认证为百度员工的脉脉消费者发帖称,百度领导疫情期间要求员工吃 动工饭,脉脉被百度起诉 。

一审法院认定该账号公布涉案 舆论属假造流传虚假信息行为,脉脉组成商业毁谤,判其为百度 肃清影响,并补偿25.1万元 。二审法院驳回脉脉上诉,维持原判 。

而除了平台开发匿名板块、匿名 性能等,消费者本身依旧有变幻无穷的匿名模式 。 比方早先在豆瓣上设置ID为“已注销”和“江湖骗子”的许多账号,或者最近 崛起的momo大军 。

所谓momo,全名叫“么么龙 momo”,属于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IP,当消费者通过微信授权登录 其余软件时,可取舍作为初始头像,并以momo作为默许ID 。

所以,当许多人都 取舍用momo头像和昵称时,相当于一种隐身 。甚至有 使用该昵称的消费者提出,一“mo”做事万“mo”当 。

在知乎宣告下线知乎匿名 性能后,也有消费者探讨是不是 能够模仿当年天涯等社区的公共马甲 。消费者对匿名 性能的思念能够 了解,但实际上,匿名的治理问题 确切有待切磋,比方知乎固然能够对匿名 答复举报、投诉,但是最高惩处也只不过销号,使得造谣成本极低 。

从监管近年出台的有关规定 能够看出,对匿名行为的治理正在越发严格,在网络暴力日加 疯狂的今日,到了“匿名”走下舞台的时候了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