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在印度进退两难,韩国三星拿走更大蛋糕

珠江路在线   2023年9月18日  【 转载 】传奇世界搜服发布网 

  本文标签:印度,中资,小米

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高歌猛进”的势头已按下“暂停键”,韩国三星手机则再一次在印度拿走更多市场份额 。

自印度2014年提出“Make in India”以来,中国手机企业是最 踊跃的响应者之一 。小米印度2014年10月注册成立,到2023年,中资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已步入第十个年初 。当下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有些 进退维谷,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米、OPPO、vivo等印度中资手机品牌及供给链企业 。

“它们的策略是维持现状、确保健康经营,对再投入持审慎态度 。”8月10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子信息分会秘书长高士旺向第一财经记者说 。

份额此消彼长

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品牌的份额正在消退 。

Canalys的数据显示, 经历20个季度的辉煌后,小米2022年第四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痛失率先地位,以550万部的出货量跌到第三,次于三星、vivo 。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540万部、同比削减22%,市场份额15%、同比削减4个百分点 。

在印度手机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三星,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61%、55%,呈 降落趋向,而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这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70%、67% 。

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小米、OPPO、vivo 2018年和2019年巅峰期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均曾达400万台/月,现在已分别降至约150万台/月 。这背后有 寰球手机市场萎缩、政策影响使中资收缩产能等缘由 。

Canalys印度 综合师Sanyam Chaurasia在给第一财经的回复中说,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的下滑,一是因为宏观 情势影响了其重要的投资组合;二是线上渠道没有显示出 统一的需要;三是在成为一个激进的5G品牌方面,它迟到了 。

一位在印度的中方 有关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曾占领三分之二的份额 。当前苹果、三星及本土Jio等品牌 获得 支撑与补贴,使中资手机品牌的竞争力 降落,市场份额将可能逐渐 降落 。

“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策略 定然会调整 。”一位长 工夫关注南亚消费电子市场的 视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 综合说,一是小米、OPPO从上一年到今年,在印度流动资金削减影响整体扩张策略;二是印度手机出货量从2014年到2022年累计 打破20亿部、年复合增进率约23%,但今年 体现低于预期,在智能手机 渗透率达到约80%后向高端化进展,中资手机企业的产品也需做调整;三是线上渠道占比下滑,它们将 侧重拓展线下;此外,印度还要求中资企业的高管是印度人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中资企业调整是必定的 。”

印度向来要求中资企业在当地 构建供给链,尤其是 存在技术含量的部件,要求在当地生产 。但上述人士认为,中资企业将会越来越慎重, 即便苹果公司 露面为10多家中资“果链”企业 获得了印方投资批准,但仍 能够预测,它们投资印度也会十分慎重,外来企业在印度当地供给链的进展速度会低于预期 。

 巅峰期雇工20万

2014年是中资手机品牌全面进击印度市场的 要害年 。OPPO、vivo 取舍用其 善于的 模式砸开地包商大门,与三星正面交锋;小米、一加 抢夺电商红利, 建立线上品牌行业标杆 。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退,而印度人口规模与中国相当、有大量年轻人口,且智能手机 遍及率低于中国 。这吸引了中资手机供给链龙头企业在印度设厂,年产量曾超2亿台 。

2019年9月,小米 宣告自5年前开始在印度 经营以来,已在这个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销售超1亿部智能手机 。那时,小米手机已在印度延续8个季度销售量夺冠 。小米手机在印度年出货量曾达4000万台,一度超过其在中国的出货量 。这也带动了TCL华星等上游企业投资 。

TCL华星总裁赵军今年7月曾向第一财经记者 透露,TCL华星印度模组工厂的手机和电视模组产能都已开出来,当前产能利用率70%-80% 。印度本土客户、中国客户在印度开的工厂,合作已全面铺开 。TCL华星印度模组厂从建厂到 经营虽用了较长 工夫,但当前 经营良好 。

据《2021年中资企业在印度进展报告》,至2021年,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已超200家,总用工人数曾超20万人;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30多亿美元,中资企业在印度提供 待业岗位曾超过50万个 。OPPO、vivo巅峰 时代每家用工超过1.5 万人 。

“OPPO、vivo两家企业在印度已购买了工业用地,难以抽身,不得不坚守,当前已面临需要 降落、产能利用缺乏的状况, 即便印方督促它们在购买的工业用地上 接续 构建工厂,不得不 推延 。”这位印度中方 有关人士说,中资手机品牌企业在印度已缩减产能,淘汰印度员工,缩短产 品种类,但 奋力维持 定然份额;一些中资的中小供给链企业,不得不 取舍离开印度 。

“当前没有新的统计,随着一些企业离开、业务缩短,外加人员签证受限,上述数字 确定会 定然程度削减 。”上述人士称,如印方政策不变,上述数字将出现逐渐削减趋向 。

高士旺认为,这几家中资主流手机厂,在印度市场已投入这么多,也将确保 延续经营 。“它们现在的策略是维持现状、不情愿再投入太多,以健康经营为 指标,适当 遍及盈利水平,不会 折 原来 扩充市场份额 。”

印度,还是越南

中国、印度、越南占领 寰球手机产业大 部分产能 。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竞争期,对成本更加敏感 。经贸摩擦和疫情也加速 寰球产业链重构,这使部 离别机产能从中国转至印度、越南 。

受部 离别机产能及订单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的影响,中国手机产能比重总体 降落 。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手机同比 降落2.2%至1.51亿部,占其进口 起源79.9%,较疫情前2019年的71.2%有所 晋升,但较2014年 高峰的84.9%已 降落5个百分点 。2022年美国自越南和印度的进口量占比分别为15.3%和2.2%,比重较2014年已 扩充超10倍 。

印度 指望进一步 扩充本土手机产业链,手机进口税率已 遍及至28%,并提出2026年创造300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 指标 。美国银行估计,在印度2020年推出的生产挂钩激励(PLI) 方案的推进下,苹果可能会在2025财年之前将至少18%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 。

Chaurasia 示意,当前印度的智能手机出口增进重要来自苹果和三星的推进,助力印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近40亿美元的破纪录出口额 。在印度手机产业链本土化方面,顶级供给商正在优先考量当地供给商和零部件 洽购,充电器、电缆、主板和电池组件等部件当前都在印度当地 洽购;但是,重要部件,例如显示器和芯片, 依然重要是进口 。

“中国仍占 寰球手机产能70%-80%,苹果手机在印度生产所需零部件众多还需从中国进口”,高士旺认为,中国在手机产业链、供给链、人才、研发上有优势,所以中印手机产业链仍有 深刻合作的空间 。

固然,随着中国国内人工成本的添加,以及海外客户对供给链多元化的要求 遍及,中国手机产业链的产能仍有向外转移的压力 。在印度市场不确定性添加的时候,许多中国企业将 眼光投向了越南 。

杨述成今年已组织三次越南商务 考查团,最新一次的越南商务 考查团将于9月下旬 起程 。他认为,中资企业海外进展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将来5-10年,首选地为越南、印度、印尼、匈牙利、墨西哥 。

谈及中国、印度、越南 将来在 寰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中 表演的角色,Chaurasia说,“它(们)将在(手机)品牌实现供给链多元化以 支撑 寰球 经营的过程中 施展 要害作用” 。

“印度一年销售1.2亿-1.3亿台智能手机, 根本都在印度组装 。同时,印度生产的手机90%当地消化 。与此不同的是,越南生产的手机90%用于出口 。”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会员企业到越南投资 。

上述印度中方 有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印度政府 指望印度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及出口大国 。印度 将来 是否成为智能手机的出口大国,短期来看, 指标难以实现 。

这位人士说,从长 工夫看,因为苹果、三星等 接续在印度 扩充产能,印度有望成为手机生产和出口大国 。而越南在手机生产、出口方面已优于印度,外来投资者创造的产品会在国际市场中占领 定然的份额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