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一夜欠7100元流量费 运营商:系统漏洞 |
2016年4月18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
据经济之声《每天315》报导,近日,中国联通再爆“天价”上网 麻烦件,再次将电信 经营商手机流量计费系统是不是存在 漏洞这一问题摆到台面上来 。先来看看山 东青岛的迟女士的 经历 。近日,迟女士的手机成了流量 消费的“无底洞” 。她收到联通客服发来的一条短信称,话费 总计7164.37元,其中仅上网费就高达 7100多元 。
迟女士说,“我看到这么多话费,当时就蒙了 。”她平时只包了一 部分看视频的流量,总计6G,每次超过这一流量时,上网 性能就不得不在Wi-Fi环境下 使用 。“这 部分流量用完就自动停了,不可能 接续产生上网费 。”
经济之声:问题出在哪?
胡钢:这两年与手机流量有关的案件频频 产生,这可能和我们现在 使用手机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2G时代,这种状况很少见,现在大家用3G、4G十分多,而且用的也很开心 。技术环境优化了太多太多了,在这种背景下,这种计费系统的精确性关于 根底电信 经营商来说显得尤为主要 。关于现在的电信 经营商的计费系统来说,首先它第一属电信 经营商自己要 通过 有关的审核,它从最初规划的时候就做得十分细,这套计费系统又是电信 经营商的一个核心系统,所以对它的 重视程度是十分高的 。
同时,这套系统是不是 可以精确计量,还得依照我们的计量法以及电信条例等规定来进行计量审计 。普通来说,主要是由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专门进行这种流量计量审计的机构来进行,这些机构可能在各地还会有一些分支机构,所以从原理上来说,浮现这种系统性、大 规模、长期的计量疏漏或者 错误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的,然而为何会浮现这么一种状况?这可能和我们用户的 使用状况也有关系, 比方它可能误用了某些不良软件,这些软件可能会自行大量上载或者下载,从而产生高额的流量 。或者像病毒一样进行自我 宏大的复制 。还有一种状况便是,有些计量 设施 本身可能由于其技术的缺点或者先天的劣势浮现计量的 错误,然而这其中的缘由是很复杂的 。然而还是那句话,我们用户应该 快活消费或者傻瓜消费,举证责任应该所有在于经营者 。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该用户已经进行顶格设置了,所以超过的 部分应该所有由电信 经营商来负担 。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费用 可以算作是一种 舛误的计费,所以 该当依照我们的消保法的规定,该赔的赔,该罚的罚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此前都公布公开申明 示意,计费系统有着严格的 审查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检测,不会浮现因计费系统缘由招致的“手机流量跑得快”问题 。而且,据记者了解,为 躲避浮现“天价”流量费,中国联通还推出了“双封顶措施”,当用户的流量费用达到600元后,将 停留计费,然而用户 依旧 可以 接续 使用手机 。或者手机流量达到15G之后,将会自动关闭数据通讯服务,用户 毋庸 担心天价流量费用 。
经济之声:为何还会浮现天价流量费的 事件? 经营商流量计量系统是 通过国家 有关机构严格检测的,浮现计费误差的可能性有没有?有多大?不少用户主观上觉得手机流量不耐用,有这样 感想的缘由是什么?
邱宝昌:有些偷跑流量的流氓软件可能在手机销售之前就被厂家植 动手机了,它会偷跑你的流量, 而后软件的提供商、手机的创造商和一些 经营商中间会有利益的分成 。中国联通应该在技术上兑现你的承诺,假如没有履行承诺实际上便是一种违约行为 。我相信一个大的国有控股企业不可能存在有意欺诈的轻微,然而在普通的状况下,假如你违约了你就要负担相应的责任 。另外,你应该在技术上 加强 提防 。
上一年电信 经营商在推出“当月流量不清零”政策后,用户针对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手机流量跑得快”的投诉密集迸发,而且 嫌疑是收费系统转变后影响流量 使用速度 。
经济之声:“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的 施行会不会影响用户流量的 使用速度?会不会造成“手机流量跑得快”?
胡钢:应该说当月流量不清零,普通会连续到下个月 。这种政策应该会受到用户的 欢送,由于在国务院明确要求 根底电信 经营商要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应该说这些年整个电信的 根底服务资费还是在逐步减低的 。另外,在提速的同时,用户的 使用量在 普及,而且用户 根底量也在 普及 。所以关于三大 根底电信 经营商来说,它的整个盈利状况还是 比较好的 。然而这些年有关手机流量特殊是天价流量的事件被 每每爆出,这也体现出用户在新的技术环境和新的资费环境下,关于手机流量计费系统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三大电信 经营商,除了像 平常那样发出一个 比较官方、宏观的申明以外,恐怕还要说出更多的理由和更多的细节 。
我们节目还曾报导过一个案例:2015年11月,成都用户小江向我们反映,他的手机在仅仅13分钟内就跑出了2.1GB流量,流量费花了780多元 。而
经营商的解释是,小江的手机
利用可能浮现了问题 。于是,小江将手机送到专业机构检测,送检
获得的报告显示“手机
无端障,软件、硬件都未见
异样 。排除了手机中毒等状况”,手机厂商
提议“与
经营商沟通、排查” 。后来
通过沟通商议,中国联通最后退还了782.36元的流量费用 。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
答复称将申请跨省核对 。
经济之声:如何遇到这样的问题,检测费用该由谁来出?用户要怎么维权?
邱宝昌:消法23条第三款规定,一些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6个月内浮现 品质问题或发现瑕疵应由经营者来负担 。 固然流量是一种服务,不是一种商品,但我认为我们大家 可以将其当作是一种耐用商品,我认为应该由经营者来负担举证的责任包含鉴定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