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产手机“出海”第二季:谁能找到新大陆? |
2014年9月9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国产手机 |
和十年前国产手机 群体出海 类似,如今在内忧外患中存活下来的新一代中国品牌手机厂商又开始了第二波出海掘金潮 。
不同的是,在 经历了国内3G智能手机市场 磨难的国产手机,已经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渠道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都有了足够 丰硕的 教训,过渡到竞争更加 强烈的4G时代也显得 蛟龙得水 。
为了在本土市场之外寻求更 广大的空间,国产手机再次出海,它们不再满足于贴牌销售,而是倾力推广自有品牌 。在这些出海掘金的手机厂商中,有的得益于收购海外知名品牌,有的背靠 集团优势,还有的单纯探索前行……在 变迁莫测的海外手机市场,它们谁能反抗风浪?谁能满载而归?
案例一:收购阿尔卡特的TCL
TCL通讯是中国手机企业走向 寰球的典型案例,它的海外扩张行动始于十年前的2004年,那年,TCL 实现了对欧洲老牌通讯企业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收购 。
从十年后的今日来看,TCL的那次收购十分划算——在旗下阿尔卡特品牌的带动下,TCL的手机产品畅销欧洲、美洲 。当前,依照出货量计算,TCL已经是 寰球手机市场排名第六的厂商 。
值得 留神的是,与大多数中国品牌手机厂商不同,海外市场(尤其是美洲、欧洲)向来是TCL通讯最主要的销售收入 起源,在该公司的整体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 。
TCL通讯CEO郭爱平在 承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不少手机厂商进入欧洲市场都需求花大 价格去打品牌,但 动机一般不好,相比而言,阿尔卡特这个知名品牌关于TCL通讯在欧美市场的进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 动机 。其次,由于拿到了跟当地 经营商的合作,TCL通讯在欧洲市场的交付渠道比 其余厂商更为顺畅,运作 模式也很快切入当地市场 。“这丝毫,华为也有优势,但 其余厂商就很难做到 。”郭爱平说 。
“过去TCL的运作体系比阿尔卡特差众多,但在收购之后花了三年 工夫去调整,最后 构成了有效的 经营体系 。”郭爱平认为,除了这些缘由之外,TCL通讯的运气也 比较好——在收购阿尔卡特这次交易的同时也 获得了一些专利,还留下了众多主力的当地员工,而这些都成为TCL通讯在欧洲 调兵遣将 发展手机业务的优势 。
在这些利好因素的作用下,TCL手机业务还海外市场的进展顺水顺舟 。TCL通讯COO王激扬 泄漏,今年TCL手机业务产值接近彩电业务,明年有望超过彩电业务;而美洲、欧洲 依旧是其最主要的销售市场 。
据TCL通讯欧洲区负责人介绍,TCL通讯旗下的阿尔卡特品牌在欧洲手机市场的份额约为3.5%,这个份额在欧洲的排名大约是第五、第六的位置,其中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市场的销售 体现较为突出 。
这位欧洲区负责人说,今年TCL通讯在欧洲市场的增进在45%左右,而100-300欧元价位的手机在整个欧洲市场的销售增进最快 。
“我们在欧洲主要是抢三星、苹果的市场,它们占领了九成的份额 。现在众多中国手机品牌也开始进入欧洲市场,但这些公司只不过在一个个国家单点 打破,还没有 构成 比较大的 挟制 。”上述欧洲区负责人说,“有些厂商在海外市场的 防御过于急功近利,而不是稳步推动,要晓得三星打品牌也用了很长一段 工夫,任何一个厂商进入海外市场都需求相当长 工夫的积存 。”
“中国品牌去拉美的更多,真正进入欧洲的还不多 。”王激扬说,“中国新兴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的风险很大,专利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整个 经营、物流、人力等等 。”
郭爱平也认为,中国手机厂商进军海外市场,假如没有专利、没有品牌就很难 构成 气象 。“每个企业都要有危机意识,来 应答市场、技术、模式的 渐变,我们现在需求做的是不只仅卖手机,而是提供更多的服务 。”郭爱平说 。
案例二:从 经营商到用户的华为
固然没有像TCL那样通过收购来 获得海外市场的知名品牌,但华为在 寰球手机市场的 体现也尤为亮眼 。
在今年9月初的德国柏林电子消费展(IFA)上,华为公布了两款旗舰型智能手机新品Ascend Mate 7和Ascend G7 。这个 工夫点,刚好是三星Note 4公布之后、苹果新iPhone公布之前 。
“故意 取舍这个 工夫,是 盼望让用户对照,看看哪个产品有更好的体验、更有竞争力的性价比 。”华为用户BG CEO余承东说,“华为手机品牌正面临 接续往上走的 要害阶段,而IFA展的 寰球影响力也在 晋升,所以我们 盼望借助这个展会在下半年发力 。”
在探讨Mate 7与Note 4的不同之处时,余承东自信地认为自家产品的全金属机身胜过三星只做金属边框,指纹技术也优于对手产品 。“三星的2K屏,另一款新机的曲面屏,都没有给用户带来实际价格,更多的是噱头 。”余承东说,“ 就义用户体验又添加功耗的这些做法,都是没有必要的 。”
余承东的自信源于华为手机品牌影响力的节节攀升,以及由此带动的销售规模的 快捷增进 。数据显示,依照单季度的销售量计算,华为已是 寰球智能手机市场上排名第三的厂商,仅次于三星、苹果 。更为主要的是,在P6、P7公布之后,华为在 寰球手机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 晋升 。
除了 本身的专利储备、产品技术优势之外,华为多年来在 寰球通讯 设施市场打下的坚实的 经营商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华为智能手机产品的销售 。
在海外,尤其是 绝对 传统的欧洲市场,与 经营商资费绑定 依旧是智能手机销售的最主要 模式, 因此 经营商渠道向来是各大手机厂商最主要的销售通道 。华为、中兴等中国品牌手机在欧洲市场的热售都受益于此 。
据了解,当前华为已经决定抛弃面向 经营商的超低端手机产品 。“这是由于超低端产品对成本压缩十分狠,会 就义产品的性能和 品质 。”余承东解释说 。
“过去几年主要做低端手机、贴牌手机,现在往中高端进展是 坚定不移的,不然就很难活下去,由于没有利润 支撑就不可能投入更大的研发资源 。”余承东认为,中低端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关于华为来说,不 惟独求靠中低端产品 扩充销售量,更需求 依附高端产品来猎取 定然的利润、 支撑长 工夫投入 。
在余承东看来,不少手机企业先后倒下,是由于这个行业正在收敛,而 将来最多也不得不存活三四家 。“假如规模、利润不能 连续 晋升,研发 威力就 无奈跟上,整个公司就 无奈 连续 。”余承东说,“这个行业进入洗牌期,关于华为终端也不例外,假如搞不定,也就歇菜了 。”
当前,华为手机在欧洲的销售情况总体 比较乐观,尤其是在西班牙、意大利的销售量较高,在法国、德国也在逐渐增进,在欧洲 部分国家的份额约5-6%,在有的国家占比可达到15% 。
“欧洲是 寰球品牌的高地,华为已经是欧洲手机市场的主力发烧友,不过,要想构筑一个用户领域的伟大品牌,还需求一个过程 。”余承东说,华为手机品牌的认知度已经从零 晋升到了52%,在第一轮的竞争中已经存活下来,做到第三名的位置 。在下一轮竞争中,华为需求进一步 晋升份额,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用大约两年 工夫做到 寰球第二,销售份额至少达到15% 。
此外,华为旗下知名度极速 回升的 光荣品牌,也正在 预备走向海外市场 。“ 光荣的产品竞争力、用户口碑都在 晋升 。”余承东说,“ 光荣产品会越来越超过小米,由于二者的研发投不在一个量级 。不过, 光荣跟小米一同做电商,是把市场蛋糕做大了,而不是为了干掉小米 。”
案例三:光脚探索的小米酷派
不久前,在国内手机市场风生水起的小米 宣告进军印度市场,与印度最大的电商网站Flipkart合作发售小米3 。与此同时,酷派独立电商品牌“大神”也 宣告涉足海外市场,进驻中国台湾、印度、印尼等国家和地域 。
小米、酷派大神,再外加正在筹划出海的华为 光荣品牌,国产手机电商品牌拉开了进军海外的序幕 。
据了解,从7月份开始,酷派大神在台湾、印度、印尼与当地电商品牌合作,销售酷派大神产品F1,9月份开始销售大神F2产品,后期将进入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当前,酷派大神手机海外市场已经销售50万台,主要以大神F1为主 。
据酷派副总裁曹井升介绍,酷派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 模式,一种是聚焦大国、大 经营商的策略,这种 模式主要与当地 经营商合作,以线下渠道销售为主,主打酷派品牌;另一种是以酷派大神电商品牌与国外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来销售大神系列产品,待 将来 机会成熟后,再打造酷派大神自有的海外电商平台 。
其中,酷派大神在海外市场上将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军新兴国际市场,抢占市场的空白点;第二步是待积存了更多的国际市场电商 教训之后,进军成熟的欧美市场 。
曹井升 示意,酷派电商品牌在海外市场同样采取 彻底独立的 模式:产品规划独立、团队独立和品牌独立、供给链独立等 。同时,酷派针对新兴市场和发达的欧美市场也会采取差别化的策略,估计酷派大神今年在海外将销售5-6款产品,全年销售将超过300万台 。
另据酷派互联网及电商总裁祝芳浩介绍,酷派大神设立了 将来五年的国际化规划——大神份额占公司整体份额从10%增进到30%以上,其中一半来自海外市场,现阶段主要以新兴国际市场为主,明后年大神将进军美国和欧洲等成熟国家的手机电商市场 。
不过,无论是小米还是酷派大神,国产手机品牌以电商 模式进军海外市场,还是一次新的尝试, 不免 遭逢 困苦 。
有手机行业不愿具名的 综合人士指出,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营销 模式不同,用户对电商产品的购买习惯也存在差别,这就需求厂商 制订 合适海外当地市场的营销 模式,幸免线上、线下产品互博 。此外,专利之争 依旧不可幸免,假如没有 丰硕的核心专利积存,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会十分 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