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几十亿,B站游戏梦醒了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11月30日
【
转载
】深燃
|
|
“我亲自负责游戏业务,不会把游戏业务的 策略和指标做什么变迁,反而更坚定‘自研精品、 寰球发行’的游戏业务 策略”,11月30日,B站公布2022年Q3财报后,CEO陈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回应了今年游戏部门的变动 。
游戏是B站的主要业务,向来被外界寄托厚望,但在11月初,B站公布了《关于游戏业务汇报线调整的 告诉》的内部邮件 。邮件 示意,B站游戏业务汇报线,由高级副总裁张峰调整至CEO陈睿 。
和部门变动这个 信息一起传来的,还有B站游戏部门的大裁员,其中自研游戏是重灾区 。这让外界对B站游戏的走向 充斥 疑难 。
在电话会议上,陈睿 反复提到游戏业务的主要性, 示意“在2019年就提出视频和游戏是B站的主业”,还 示意,过去两年,游戏业务进展不如预期,是因为在游戏自研上走了弯路 。游戏自研铺得太开,多个团队同时探究多个方向,造成的 后果是“浅尝辄止,贪多,然而无果” 。
B站游戏,曾有过高光时刻 。
在2018年面市时,游戏是B站的功臣,营收29.36亿元,占到全年营收的71%,这也让B站一度被扣上了“披着弹幕外衣的游戏公司”的帽子 。它对游戏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想摘掉这顶帽子、探究多元化营收,又想靠游戏挣钱 。
几年 工夫里,B站一是加码游戏自研力度,二是加大游戏投资 。但其游戏业务迟迟不见起色,带来的营收状况也不如 往日 。
B站刚公布的2022年Q3财报显示,其收入同比增进11%达58亿元,净亏损为17亿元,同比收窄36% 。其中,移动游戏收入为15亿元,仅占总收入的28.9% 。Q2时游戏收入仅10.46亿元,同比下滑15.2%,而自研游戏收入仅占总游戏收入的5%,还提到“终止若干游戏项 目标 开销”约1.09亿元 。
“做《黑潮:深海觉醒》的宅极电工作室都被砍了,我认为 标记着B站游戏自研大计宣告失败”,一名B站游戏前员工对深燃 示意,这前身是B站第一个游戏自研 名目组,第一款游戏《神代梦华谭》早在2017年上线,现在,60人里除小 部分人通过“活水”转到 其余部门,其余全部被裁 。
关于游戏部门的裁员具体状况,B站并未对深燃做出回应 。
游戏部门“大地震”,是B站游戏面对 事实的过程 。 占有梦幻开局的B站游戏,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了今日?为了探究这个问题, 我们和多位B站游戏员工及前员工聊了聊 。
大裁员后,B站游戏还剩什么?
“你也被裁了”,还在工作的雅思蓦地收到了之前被裁 共事的信息,第二天她真的收到了被裁的 告诉 。她在B站游戏部门工作两年,向来在做的 名目最后没有上线就被抛弃,她的全部工作也化为了泡影 。
B站游戏从联运发行起家, 依附游戏联运、联合发行、代理发行等 模式,拿下《FGO》《碧蓝航线》《公主连结》《坎公骑冠剑》等抢手游戏,为公司制造了高流水 。随着游戏公司开发商话语权越来越强,同时二次元游戏的商机被大小厂盯上,B站游戏转向了自研,试图靠自研+代理两条腿走路 。
B站游戏现在怎么样了?
先说说自研 。综合多名员工的讲述,B站游戏自研分为两 部分 。一 部分是收购来的 名目组(工作室),一 部分是内部自建的 名目组,大多以G开头为代号 。
当前,宅极电工作室、 传递门工作室、轨迹工作室以及多个以G为开头的自研工作室,已经全部被砍 。
依据B站员工介绍,宅极电工作室是B站第一个自研 名目组,曾打造过《神代梦华谭》《黑潮:深海觉醒》,是B站自研游戏里为数不多的上线 名目 。 传递门工作室,来自前隆重游戏,2021年年头才被B站收编 。轨迹工作室来自游族原山海镜花团队,做的 名目是取材自《山海经》的2D回合制游戏 。
依据媒体报导,2022年5月B站游戏裁员时,比例在20%-30%,其中个别 名目达到70% 。随后B站回应称, 传闻不实,有 部分业务调整,没有大规模裁员 。
B站游戏前员工张水对深燃 示意,5月以后人数还在缩减,“我们 名目组一开始没有被砍掉,说的是缩减一半员工, 能够取舍‘活水’转去其余 名目组”,但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在渐进式的砍 名目,“当时众多 接纳‘活水’的 名目组,也都被砍了” 。
2021年8月,B站在游戏新品公布会上一共公布了16款游戏,包含6款自研产品和10款独家代理产品 。
综合自媒体游戏新知及多位受访者分享,6款自研产品里,仅有《斯露德》在2020年11月 获得版号,今年9月15日开启了第一次限测,由位于北京的爱可赛思工作室研发 。《碳酸危机》在国内未 获得版号,已在海外发售 。《代号:依露希尔》《伊苏: 梦幻交错的长夜》还在研发中 。
依据B站员工介绍,《代号:C》《代号:夜莺》已经 停留 。《代号:C》是B站自研的首款女性向游戏,曾进行过一次小规模的内部测试 。《代号:夜莺》是一款二次元美少女战棋手游,进行过一次限测 。
“还有一些自研,大多数是没有名字的新 名目”,一位B站游戏部门员工 示意 。
再来看看代理 。
在10款代理游戏里,其中已拿到版号的惟独两款,分别是已经上线的《暖雪》,和已 经历4次测试但未明确上线的《宝石研物语:伊恩之石》 。此外,在国内未拿到版号的《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已在海外发行 。《代号:了不起的 模仿器》官方已 宣告 结束与B站的发行合作 。其余 名目均未拿到版号,也还未上线 。
B站游戏前员工冯强对深燃示意,在B站那次声势 浩瀚的游戏新品公布会上,公布的众多代理产品,有的是没拿到版号,有的 名目本身就成色普通 。
这一方面跟市场竞争有关,2020年、2021年游戏公司被疯抢,在面对腾讯、字节等大厂,B站能拿下的标的不多,另一方面跟B站“粗放”的决策 格调有关,“有的 名目,对方来讲讲PPT就签了,治理层感觉投10个团队,能出一个抢手游戏,便是赚的”,但在冯强看来,拿下独代游戏,比投资游戏公司赌性更大,“投资游戏公司,还有机会随着它后续的融资退出,但拿下独代,便是一锤子 交易” 。
他透露,2022年上半年上线的《暖雪》,截至6月30日流水已经超过4000万,B站在2020年就以七位数金额签下了独家发行权,“这是赚的” 。固然,更多是赔的, 比方在代理游戏里,有一款IP游戏,“IP影响力普通,玩法也不算新,但还是签下来了,签约费是8位数级别,现在版号也拿不到,想回本很难” 。
B站游戏,烧钱有些狠 。
在自研方面,有业内人士曾对媒体 示意,假如依照陈睿此前提到的千人团队来计算,B站游戏业务光人力成本就过亿, 传统估量过去三年,其在游戏自研上的投入约5亿元 。
在投资方面,也能够做一个 传统的计算 。依据有饭探究的统计,B站在游戏方面进行了47次投资,共有16次投资公布了金额,假如 传统地把其中数千万、数百万算作1千万、1百万来计算,总额约17.2亿元 。外加未披露具体金额的,总额还会更高 。
现在,B站游戏还处于震荡中 。
一位B站游戏员工告诉深燃,11月22日,B站公布内部邮件,成立游戏技术中台、游戏美术中台,同时将“游戏发行事业部”更名为“游戏发行 核心”,成立“游戏自研 名目一部”和“游戏自研 名目二部” 。而在此之前,B站游戏自研部门下属的PM部门,也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级部门 。
这 象征着B站游戏, 不管是发行还是自研,还未被抛弃 。
关于以上变动,B站均未对深燃做出回应 。
B站为何做不好自研游戏?
在2021年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陈睿曾 透露,B站游戏自研团队的规模已经超过1000人 。这正是这一次“大地震”的 核心 。综合深燃的多方 交换来看,B站游戏自研面临的问题集中在人才、流程、资源这几方面 。
先说说人才 。
B站前游戏负责人张峰,2016年掌舵B站游戏,是陈睿老部下 。依据百度百科,他曾在搜狗、人人游戏、金山软件任职 。
B站游戏前资深员工娜娜告诉深燃,张峰来到B站后,做了较多组织架构调整,当年团队规模从不到100人迅速扩充到300人以上,搭建了现在B站游戏的架构 。但多位B站游戏前员工均 示意,他的问题是,“是做商务出身,没有研发 教训” 。
已经离任的B站游戏老员工吴三石 示意,“张峰不太玩游戏”,对二次元游戏消费者的 了解也是不足的 。
他举例,张峰刚来到B站时,正处于B站代理的爆款游戏《FGO》的筹划期 。 探讨推广时,张峰曾提出在App Store上做1元付费榜,即先用1元付费冲上榜单 获得新增消费者,再转为免费 。“这是当时 风行的模式,但确定是不 合适B站的 。会让日系手游 爱好者对国内经营 恶感,感觉B站不懂这个游戏,日本版权方也不会 了解这种做法,会显得团队不专业”,吴三石说 。
B站游戏自研,也不足骨干人才 。
吴三石介绍,第一阶段的团队,来自原游戏发行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华敬 。李华敬原是华仁艺电CEO,为B站独代日本游戏《梦100》《FGO》做当地化版本,提供技术 支撑 。后来,B站游戏部以李华敬团队为底,成立技术团队,B站第一个自研游戏《神代梦华谭》,也跟着李华敬并入B站 。不过这款游戏 体现欠佳,在11月25日已停服 。
在张峰来到B站之前,“李华敬实际 参加当时游戏部全部项目标有关决策”,吴三石 示意,张峰来到B站后,李华敬曾作为游戏事业部副总经理牵头做过游戏自研,但后来只负责技术 。到了2020年,张峰从巨人科技挖来汪军生, 负责GTC技术中台的负责人 。一位前中台员工 透露,当时两方影响下,中台部门很难进人,“我们被夹在了中间” 。
第二阶段,则是收购自研团队 。如轨迹工作室便是游族原山海镜花团队,“收购的团队,有来自鹰角、散爆、隆重、游族等游戏公司的,但他们原来就不是做正规二次元游戏内容的 。”吴三石 示意 。
B站游戏前员工余舒示意,B站加 大力度自研时,众多大小厂都在收团队,腾讯、字节、莉莉丝,“众多是双倍薪水抢人、抢团队”,相比之下B站开的钱不多,能吸引来的人才也有限 。
他透露,B站招的一些制作人,没有操盘过完全的 名目,游戏Demo迟迟做不出来,“不是说做出Demo很难,其实便是没有想清楚要做什么,不得不先用PPT画饼” 。他举例,有制作人说要做类似于《十三机兵 防守圈》的游戏,做了一年还是停留在PPT上,“有游戏一开始说要做日系游戏,后来又说做射击游戏,老是变样” 。
具体到工作流程上,B站游戏前员工李未提到,自己所在的 名目组,“研发过程中没有很明确的 使命 制订流程,也不足严格的审核环节,招致一项 使命返工的几率很大,一旦返工,会牵扯到各种程序美术等,工作在 反复拉扯” 。
人才有限,资源有限,却又取舍多个 名目并行,吴三石解释,这是在采纳“宽入严出”的 模式,试图以小成本锁定好苗子后再集中铺量开发 。
这看起来确实能 遍及命中率,但在流程上带来的问题也是直接的 。
一是“宽入”,带来资源疏散 。
游戏名目组多,需求与游戏中台合作, 获得美术、技术等方面的 支撑 。“中台人手有限,制作人不得不去抢中台资源,招致各个组中间关系紧张”,余舒 示意 。这也影响效率,李未就提到,当时他只不过找游戏中台要几个UI图标,一个月后才给到 。
二是“严出”,带来资源内耗 。
在考核游戏上,B站游戏设立了“游戏审核委员会”,在李未看来,委员会并未 构成巩固的推断标准,例如“游戏买进来前,审核说游戏类型 别致,买进来了以后,又说太另类”,另外, 时常会在美术上挑故障,甚至让大家 构成了错觉,“游戏不需求好玩, 只有在美术上砸钱就行,招致当时一大批制作人都这样” 。
在吴三石看来,多名目并行,这是 能够了解的取舍,“但这对自研来说, 顺利率是会更低的,多个孵化团队分享了当时本就不多的资源,后续每一步推进都卡得很紧,这招致游戏 名目组也颇具 牢骚, 构成负面循环 。”
而究其根本,“B站游戏,还没有到 能够探讨工业化威力的地步,名目 本身还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吴三石 示意 。
B站游戏,还有将来吗?
娜娜回顾,2015年,B站联运第一款游戏《梅露可物语》时,B站 独创人徐逸会时常来办公室装测试包,提一些反馈和 批改意见,这款游戏 体现也不错,一周就有10万人预约 。当时,B站游戏的员工们,“大家在歇息时会一起看最新的番剧,一起发出惊叹,对在三次元环境里 孤单的二次元死宅们来说,产生的满足感是 硕大的” 。
现在的B站游戏,确实盘子更大了,但也错过了不少机会 。
在她看来,B站游戏 能够分为四个进展阶段 。2015年至2016年头,为探究阶段,游戏少,拿下的独代游戏 品质不高 。2016年至2017年,《FGO》上线带来了迅猛进展期,该游戏在2017年5月登顶iOS氪金榜榜首, 超过了《王者光荣》 。
娜娜回顾,这之后,B站游戏平台引入 名目向独立游戏歪斜,指望能把游戏 核心做成下一个taptap,同时 接续引入日本的爆款手游,指望能够复制《FGO》的 顺利 。但没多久就失败了,到了2018年-2019年,游戏版号收紧,题材收紧,日本的优质二次元产品也很难及时上线,国内优质游戏也开始 解脱渠道商独立发行上线 。
这个阶段,B站在代理上接连错过 。
首先是《FGO》的下滑 。它是推进B站面市的功臣,据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B站游戏业务营收达20.58亿元,较2016年增进5倍,其中FGO 奉献了游戏业务一半的收入 。在2018年,《FGO》就浮现了三次事件,即终章游戏炸服、代充事件、B站九周年事件,以致发烧友关于《FGO》国服的经营口碑 产生了180度的逆转 。
《FGO》三次事件,失了人心,随着 工夫延伸,现在的收入奉献,已大比例下滑 。
紧接着,B站又错过了爆款游戏《明日方舟》和《原神》 。
吴三石透露,“2019年上线的《明日方舟》在 宣告由鹰角自己发行前,其实当时和B站已经到了 会谈签约独代的地步,但因为商务推进不利,最后没有 实现签约” 。
而在2020年《原神》和B站的合作里,作为二次元消费者集中地,《原神》需求B站这个渠道 。吴三石 透露,在上线前,米哈游曾积极和B站游戏部沟通, 示意指望《原神》官服(包含PC服)早于bilibili服两周先发上线 。
据当时在场的人士分享,“治理层据说这个 方案后直接允许了,没有提出异议”,吴三石为此感到可惜 。他 示意,《原神》官方PC服先发两周,这会招致最核心、最具付费 威力的发烧友直接倒向官服 。B站为《原神》提供的配合是,在《原神》官服开服时,就开始全量宣发,也便是说,发烧友当时能在B站上刷到《原神》有关的UGC内容,但想玩游戏不得不先进《原神》官服 。
他透露,只管《原神》bilibili服后来有S级的消费者新增,但没有相称的收入 体现,在《原神》游戏整体的收入中占比很小,当初没尝试博弈,“这是将一大笔收入拱手让人了 。”
和2017年《FGO》大热时不同,现在游戏行业已经大变样 。能研发出高水准游戏的公司, 占有了更大的话语权,B站游戏想要有将来,还是得 依附自研 。但对外,版号缩紧,对内,人才不足 。
这次的架构调整和大刀阔斧裁员,是B站游戏面对 事实的时候 。
这不代表着B站游戏没有了机会 。“2000年也没有人看好腾讯做好MOBA游戏,也是花了很长期找到方向 。归根结底游戏是年轻人的生意,年轻人还是在B站的”,一位B站游戏前中层 示意 。
米未独创人马东曾调侃说,内容是一个“摸高”的领域,丢人现眼没人看见,牛一下,就能被全部人记住 。
游戏也是如此 。因为《原神》,人们记住了米哈游,此前操盘《恋与制作人》女性向游戏的叠纸游戏,11月因为7分钟名为《百面千相》的新游戏PV(宣传视频),就引爆了游戏圈,成为受关注的研发团队 。相比之下,B站账上有钱,有消费者,还有机会 。
只不过,“还得看接下来组建的治理者和团队”,吴三石 示意 。
陈睿在电话会议上示意,他接手之后,会坚定原有 策略,但在自研方面会只聚焦一到两个方向,集中精力和资源做 起码的事,并加强游戏自研 名目生命周期的治理 。
时来乾坤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躲过了今年大裁员的B站游戏员工王冉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12月B站游戏还有裁撤动作的 信息,不确定 虚实,但一度让他感到不安 。直到看到B站游戏新成立中台等部门的邮件,他终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
“最起码现在安全了,以往满世界的职位,现在行业不一样了,变动让人焦虑 。每晚一些被动换工作,都是在错开寒冬”,他说 。
*题图起源于视觉中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