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块链游戏:成本近乎零 玩家靠击鼓传花获利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5月18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浏览次数:
|
|
“终于内测了!”5月10日, 资深游戏玩家谢飞(化名)焦急地在朋友圈发着信息, “赶紧的啊!还等着去抓虚拟妖怪呢。 ”
谢飞等待的是一款由腾讯推出, 名为《一起来捉妖》的AR手游。 这款腾讯首个区块链手游在成都开启内测, 据腾讯官方介绍称, 游戏采用了区块链技术, 总共会产生1105亿只专属猫, 并存储在区块链上。
早在腾讯之前, 不少国内游戏大厂就已涉足区块链游戏市场, 掀起一股“虚拟养宠热潮”。 此前被业界称为“第一款区块链游戏”的迷恋猫, 据称其最贵的一只创世猫交易价格曾折合约77万人民币的天价。 强大的变现能力让无数欲蹭热度的游戏研发团队效仿。
据以太坊dApp检测网站DappRadar数据显示, 仅是在以太坊平台上就出现了200多款游戏。 养宠已成为区块链游戏中最火热的模式。
某区块链游戏导航网站上收录了多款区块链游戏。
目前市面上涌现出各种区块链养宠游戏, 玩家可以将虚拟宠物挂在网上出售。
“动物都不够用了。 ”圈内资深观察者王阳(化名)表示, “你能想到的动物都能在市场中找到。 ”
不少涌入的玩家希望能通过转手兜售虚拟宠物获利, 但新进入的玩家却面临着陷入“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 “很多区块链游戏根本没多少人玩, 新来者自然被套牢”。 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说。
业内人士表示, 这种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 如果没人接手, 就会面临砸手里的结果。 “谁也说不清楚养宠游戏能存活多久, 一旦没人接手的话, 最后进场的人将面临虚拟物品被套牢的风险。 ”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 区块链游戏养宠模式已进入瓶颈期, 此前多个游戏研发团队也宣告倒闭。 区块链游戏未来方向在哪儿?
“击鼓传花”?新入场者卖不掉砸手里
韩清(化名)最近很焦虑。
下班回到家, 韩清赶紧打开电脑, 登录游戏网站, 在看到页面中自己之前购买的虚拟宠物兔仍然无人问津时, 韩清内心忐忑:该不会砸手里了吧?
今年4月, 他花2枚ETH在一个虚拟养宠游戏中买了2只宠物兔, 希望能通过转手的方式赚钱。 但兔子入手后, 不但没有如朋友所描述般“很快就有人以高价买走”, 反而连续几天都没有任何人浏览点击。
截至5月12日, 韩清的宠物兔仍然没有出手。 “应该还是会有人来买的。 ”韩清安慰自己, 并决心, 一旦脱手后就再不碰这个了。 “就是个, 赌对了获得暴利, 赌输了血本无归。 ”
区块链养宠游戏的火热, 以及各款游戏中动物价格动辄飙涨的传闻, 让许多对区块链并不熟悉的玩家跟风进场。
“之前觉得养宠模式很方便。 根本不用知道链、货币等专业知识。 只需要买一只宠物, 对它进行养成后转手兜售就能获利。 ”韩清告诉记者, 之前他曾看到一位陌生网友以1.05ETH的价格从朋友手中把一只宠物狗买走, 按照当时的行情计算, 朋友成功获利4000多元。
资深行业观察者大刘称, “之所以如此多玩家涌入, 根本不是游戏有多好玩, 而是都抱着有利可图的想法, 希望能从中获利。 ”
“这就是典型的击鼓传花。 ”5月14日, 大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你买的虚拟宠物, 或者其他相关道具, 更像是一种金融投机产品。 ”
大刘解释到, 虚拟宠物在每一轮的交易中价格逐步上涨, 其实是由希望投机获利的玩家哄抬而成。 但事实上, 这类玩家自身并不清楚最后一棒何时会停止, 更不清楚会落在谁的手中。 “现在没有相应的规则来保护玩家的利益。 ”
韩清认为, 只是单纯希望后来的玩家能够高价接手, 让自己从中获利, 就是一种“击鼓传花”。
记者了解到, 虽然玩家所购买的虚拟道具可以永远记录在以太坊公链上, 但游戏研发团队一旦关门或者倒闭的话, 留在玩家手中的仅是一串数字代码。 “虽然也有交易的可能性, 但在这种情况下, 没人看到你手中宠物的样子, 自然很难有人来接手。 ”大刘表示, “你得卖出去才能成功回本。 ”
5月8日, 记者加入到一个190多人的区块链养宠玩家群时发现, 几乎没有任何人交流玩法, 只是间歇性有群友发出各款游戏的广告信息。 当记者询问一位推荐游戏的网友是否能“确保宠物转手”时, 对方称, “肯定没问题, 你只需要用不到2ETH的成本, 就绝对能赚取至少一倍的利润。 ”
记者在某区块链游戏网站上打开一款名为《以太名人》的游戏时发现, 其介绍为“Etheric Celebrites智能合约是一份区块链技术的收藏品。 如拥有范冰冰、周杰伦等知名人士, 使你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智能合约的人。 ”进入游戏后发现, 包括迪丽热巴、易烊千玺、小罗伯特·唐尼、长泽雅美等多位艺人均在“销售榜单”中, 其中迪丽热巴标价为0.54781ETH, 被交易次数达到22次。
记者查阅购买流程发现, 这款游戏的玩法是当你购买智能合约时,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支付加倍的费用将其从原拥有者身上购买, 且价格随着每笔交易而增加。 购买成功后, 原主人将失去该卡, 但能按照“从0ETH到0.05ETH为200%, 0.05ETH以上为120%”的比例获得回报。 这意味着记者在得到“迪丽热巴”后, 如果有另外的玩家将其从记者手中购买后, 记者能获得约为0.657枚ETH。
“如今市场中充斥着区块链养宠游戏, 玩家不知道哪款游戏‘靠谱’, 更多的新来者都是被广告诱导。 ”大刘称, “很多区块链游戏根本没多少人玩, 新来者自然被‘套牢’。 ”
何兵(化名)认同这一看法, 在他看来, 这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需要不断有人进场, 将花不断地往下传, 这样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 没有人玩的话, 它的价值就没有意义了。 ”
养宠模式爆发背后:过半游戏玩法雷同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 但感觉市面上至少有二三百款区块链游戏。 ”5月8日, 游戏资深开发者老戴称, “然而真正优秀和现象级的作品却很少。 ”
5月7日, 记者登录国内某知名区块链游戏导航网站时看到, 页面中按照以太坊、链克、公有链和私有链等板块, 收录了约70款游戏。 尽管这70款游戏也存在策略、虚拟经营等类别的游戏, 但更多还是以养成类为主。 其中约45款标注为养成的游戏, 占比64%。 据记者了解, 这些养成类游戏基本玩法仍是以养宠交易模式为主, 不同的仅是游戏中所呈现的宠物五花八门。
“以太坊无法从技术层面上支撑大型游戏, 所以只能设计这类宠物召唤的游戏。 另外宠物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类游戏。 ”对于区块链游戏主要以养成类为主, 资深游戏行业观察者王佳伦这样评价。
2017年11月, 迷恋猫CryptoKitties的出现, 让区块链行业看到了游戏项目落地的趋势。 据第三方统计平台Bitgame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1月1日12时, 迷恋猫数量达到355619只, 其中156746只猫被卖掉, 交易次数达379978次, 玩家数量为40203名, 交易总价达54572.1367ETH。 按照当日ETH价值计算, 其总交易额约2.7亿人民币。
如此诱人的利益, 让无数游戏公司涌入区块链游戏市场当中。 市场上也出现了推出“加密兔”的小米, 打造“莱茨狗”的百度等知名厂商的身影。 据以太坊dApp监测网站DappRadar数据, 仅是在以太坊平台上就出现了200多款游戏。
“和传统游戏不同, 区块链游戏是被分布式记录在公开透明的区块链上。 只要是属于你的个人资产, 除非出现密码遗忘、个人删除以及区块链所属交易所出现问题, 否则任何人都无法复制、修改或删除你的账号和资产。 ”一家游戏研发公司创始人王阳表示。
在王阳看来, 如今涌现在市场上的区块链游戏更多是山寨之作。 “现在的区块链游戏市场感觉走偏了, 不少厂商并非潜心研究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游戏中, 而是希望快速推出游戏, 拉拢不明就里的玩家和投资者。 ”
“玩家在平台上自主交易, 游戏开发商则会抽取相应的交易费用。 ”国内资深游戏从业者阿华(化名)向记者解释, “不要小看这笔收入。 通常交易越多, 平台抽成越多。 ”
记者查阅迷恋猫白皮书, 其平台采用了每笔交易收取3.75%的费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在迷恋猫最为火热时, 开发商仅手续费收入就达到了181ETH。 而另一款交易虚拟国家的《加密国家》游戏中, 平台会对玩家每一笔交易都收取2%-5%的抽成。
5天可打造“新”养宠游戏, 成本近乎零
“受迷恋猫的影响, 市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类似动物养成的游戏。 ”5月7日, 何兵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当时区块链游戏大多以养宠模式出现, 游戏市场里充斥着狗、兔子等各色动物。 “感觉动物园都不够用了。 ”
2018年初, 区块链游戏火爆市场时, 多年来从事页游研发的何兵看中这一时机, 率领团队迅速制作出一款类似游戏来。
“游戏平台为玩家提供交易场所, 每进行一次交易, 平台都会收取相应费用。 ”何兵表示, “更重要的是, 当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 必然能吸引到游戏投资人的关注。 ”
王阳介绍称, 制作养宠游戏通常需要研发团队编写一个以太坊的智能合约, 再配合前端设计开发就能将游戏完成雏形。 同时往游戏中加入钱包、交易等程序元素, 以便于将用户交易放在应用当中。 而完成这一系列研发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在2-3个月, 成本往往在20万元上下。
但何兵等不了这么久, 更不愿意砸下重金来耐心打磨游戏。 他希望能迅速将游戏推出市场, 于是他决定:换皮!
所谓“换皮”, 即是游戏开发团队在获得类似游戏代码后, 在不改变核心玩法以及数值系统的情况下, 将游戏人物进行修改。 如此一来, 团队能快速复制成熟的游戏模板, 同时也会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
早在团队研发初期, 何兵就从同行手中免费获得一套养宠游戏的完整代码。 “这套代码已经被传滥了, 市场里面至少几十款养宠物游戏都用的这个, 早不值钱了。 ”
相比于手游换皮, 区块链游戏换皮门槛相对更低。 据媒体报道称, 区块链养宠游戏主要是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 其代码基本是开源的。 换皮的门槛已降低至只需要设计几个形象或者卡牌, 以便让后续玩家能在很快的时间入局。
“只要你敢用, 那么通过‘换皮’, 一周时间内就能做出一款区块链游戏来。 ”何兵告诉记者。
获得代码的何兵将游戏里的宠物外观统一改为狐狸图案, 同时为了不被外界抨击“抄袭”过于明显, 他还将游戏登录页面、虚拟狐狸所出现的场景等也做了修改。
“这些修改的成本基本为零, 只需要程序员重新编写相应数据就搞定了。 ”何兵称。
5天后, 何兵这款“换皮”的区块链游戏正式上线。 但让他意外的是, 当他拿着这款游戏去各个币群、区块链玩家论坛推广时, 才发现, 自己动作还是“慢”了。
“当时市场上已出现了数十款养宠游戏。 ”何兵颇为无奈, “大家代码都一样, 不同的是看谁的动物更受玩家欢迎, 谁使用的图片更精美。 ”
尽管何兵四处卖力宣传自己这款区块链游戏, 但由于市场同类游戏过于泛滥, 玩家早被先入行者瓜分, 游戏上线近1个月时间, 只有寥寥十余人注册登录, 并在领取了虚拟狐狸后再无下文。
“没有任何交易频次, 这和我预期的相差也太远了。 ”不得已, 何兵只能选择关闭游戏。 “准备重新换个皮再来, 这次不做动物了, 做外星人或者古神话人物!”
区块链游戏未来:道具流通或是方向
养宠模式如今开始陷入低谷期。 尽管仍不时有养宠区块链游戏新出, 但较之此前的热潮, 市场已冷却许多。
5月12日, 一位此前曾短暂涉足过区块链游戏的制作者向记者表示, 如今区块链养宠类市场受玩家不再盲目投机、游戏可玩性低等因素影响, 不再如当初那般疯狂。 不少曾经蜂拥进入区块链养宠市场的研发商开始选择撤离。
“很多入局者都不是真心想做区块链游戏。 ”大刘表示, “不排除是跟风蹭热度。 而玩家逐渐对类似游戏不再感兴趣之时, 这些团队自然会转向其他的方向。 ”
事实上, 此前据媒体报道, 已有多家区块链游戏公司宣告倒闭。 2018年2月, 区块链游戏公司青蛙dog官微承认公司开发人员已卷款跑路;上线不足10天的乐狗云宣布因陷入巨额亏损关闭项目;链克三国英雄则对外表示因为未能攻克核心技术问题暂停项目。
“越来越多同质化严重的区块链游戏正面临日活下降、用户流失的困境。 ”大刘认为, “区块链养宠只是一个方向。 但现在业内暂且没看到这类游戏新的概念和模式亮点。 应该也不会再有公司去盲目的追随它了。 ”
在此前区块链游戏火热时, 百度、网易等多家行业巨头先后推出自己的区块链游戏产品, 但这被业界认为是巨头在推广旗下其他应用产品。 “百度的莱茨狗绑定了百度钱包, 网易星球也引导玩家使用《网易云课堂》。 ”王阳称。
金融分析师肖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 对于百度、网易等巨头而言, 出于对用户去玩跟区块链相关的游戏, 可能导致用户转移的担心而布局区块链, 并不是要靠这种方式来赚钱。
尽管养宠游戏逐渐落寞, 但区块链游戏的摸索刚刚开始。
3月24日, 由触控科技主办的Cocos区块链游戏技术大会上, Cocos引擎负责人王哲现场展示了一款使用Cocos引擎制作的区块链飞机游戏。 让业内关注的是, 游戏中的道具可以直接拖到游戏外面卖给其他用户, 以及用在其他游戏当中, 实现跨账户、甚至跨游戏的使用。
“区块链游戏今后其实也可以如同端游手游般, 成为游戏的一个分支。 ”王佳伦表示, “如今有其他的游戏公司开始涉足区块链游戏品牌、渠道等领域, 这将极大地降低游戏的开发门槛。 ”
“现在区块链游戏除了养宠模式外, 也开始出现策略、虚拟经营等其他风格的游戏。 ”大刘开始率领团队尝试打造区块链游戏, 他向记者表示, “区块链游戏不应该只是养宠这么简单, 更应该是在智能合约基础上, 制作出一些类似于挂机游戏、玩家之间能互相交流等更复杂操作的游戏, 这才是区块链游戏未来发展的方向。 ”
国内资深区块链行业从业者董长治认为, 玩家通过游戏去创造价值, 并且通过区块链去实现虚拟资产譬如游戏道具的互相流通, 这才是区块链在游戏行业的趋势, “这样才能解决多年来各游戏虚拟道具难以互通的行业痛点。 ”
原标题:5天可“复制”一款, 玩家靠击鼓传花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