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岂能织网!知网模式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5月26日
【
转载
】中青报
|
本文标签:知网 |
95后应届毕业生刘月(化名)在电商平台 反复筛选、对照,在一家看上去“靠谱”的论文查重店下了单,3.6万字,每次178元 。刘月无奈地说:“为了确保提交学校后在知网查重一次性通过,普通要自己提前购买平台上的查重服务 。”
近年来,知网因价格高昂、涉嫌垄断经营等行为, 每每被推上风口浪尖,让不少高校和学生苦不堪言 。今年4月,面对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 苛刻”的续订条件,中国科学院宣告停用知网 。
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治理总局依据前期核对,依法对知网涉嫌 施行垄断行为立案考查 。这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 踊跃回应社会关切,对平台经济依法施行常态化监管的重要 举动 。目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多位法律专家指出,此举对 保护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增进 常识生产和流动,推进创新进展等存在标记性意思 。
知网模式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5月18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毕业论文二辩圆满 结束,法律系学生章力(化名) 冲动地走出教室 。依照浙江理工大学 有关规定,学生上传毕业论文 能够通过学校合作的论文查重系统免费查重两次,查重合格后申请答辩 。
5月初,章力第一次查重时显示:论文 反复率为30% 。照此,应批改论文后自费查重,直到 反复率降至20%以下,再用学校的论文治理系统第二次免费查重 。
“我想着既然都是自己写的,学校给的两次查重机会够用了 。”但 经历了两次免费查重后,章力不得不转向自费查重 。在他看来,自费查重是被逼无奈 。“每1000字3元,大约每次花费50元左右” 。最后,章力 反复查问了3次,花费近150元,论文查重算是通过了 。
与章力相比,从业5年的建造 方案设计师小闫的论文之路就更难了 。应行业要求,小闫在评职时,需求提交在核心期刊发表的 有关论文,这促使他 时常要到知网查找 有关期刊和论文作为参考 。“每篇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这算下来也花了几百块钱” 。
小闫坦言,因知网查重服务不针对个人开放,他们在 使用时不得不通过“特别”目标,进行高价查重 。在某电商平台,一篇3000多字的职称论文, 查问一次需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对我们来说, 固然是无奈之举,但好在能解决问题 。”小闫 示意,在进行查问服务时,本身也负担着风险,未发表的论文直接发给他人, 不免有些担心 。
据知网官网介绍,知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和发行渠道,其中文资源收录数量、中国市场占有率以及消费者数量方面均占领首位 。
“知网实际上不生产常识,只不过 常识的搬运工 。”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探究 核心主任孙晋示意,知网的核心优势,是 主宰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把绝大部分的期刊、作者、高校都默默“收编”了 。
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资源库,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累计整合国内外期刊文献2亿多篇,其内容起源重要是有关学术期刊和高校毕业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探究所探究员李顺德 示意,知网在缔造之初即构建了“知网模式”,即作者投稿期刊 获得稿费,期刊将数据库打包转卖知网 获得收入,而知网分别以“包库”和“篇”的 模式将作品卖给高校和个人 。同时,知网通过与高校合作 模式,获得学生毕业论文版权 。
“知网服务模式带来的问题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假如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要从社会来源、历史来源、法律 来源等几个方面认真梳理,找到知网最 性质的问题所在,彻底改造 。”李顺德说 。
反垄断法重在反利用垄断地位妨碍竞争
3月21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 传授郭兵起诉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操纵地位一案,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这成为知网涉嫌滥用市场 操纵地位而激发的第一同反垄断诉讼案件 。
2021年10月,因加入一个对于公益诉讼的征文 运动,郭兵的论文通过初评后,被要求提交查重报告 。郭兵在知网搜了半天,却发现连注册的机会都没有 。他了解到,知网不对个人消费者开放论文查重服务,在校学生惟独提交毕业论文时才有有限的知网查重机会, 老师则无个人 使用权限 。无奈之下,郭兵将论文发给图书馆工作人员 申请帮忙付费查重 。
“知网不对个人开放查重服务,属于滥用市场 操纵地位 。”郭兵在与一些曾经 指导过的毕业学生沟通中得悉,为了顺利毕业,不少学生被迫转战电商平台购买论文查重、降重服务,其中不乏被坑被骗的 。“我指望能够通过本案把问题揭示出来,助推反垄断执法 。” 为此,郭兵于2021年12月正式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反垄断波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既 波及有关市场的认定,又波及有关主体的市场 操纵地位的认定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 独创合伙人王琼飞介绍,垄断分为垄断地位和垄断行为,反垄断法重在反利用垄断地位妨碍竞争的行为,即滥用市场 操纵地位 。
王琼飞指出,郭兵起诉知网案重要是针对知网滥用市场 操纵地位当中的回断交易行为 。此外,知网还 波及限定交易、不公平高价等问题 。
“从反垄断法上讲,存在垄断地位的经营者不能定价过高,一旦被认为组成不公平高价行为,则将被视为滥用市场操纵地位的行为 。”王琼飞 留神到,在知网的定价体系中,存在比 其余数据库定价更高的情景,且在无证据表明成本 回升状况下连年涨价 。同时,知网在对外销售学术资源时,强制性搭售高校并不需求的非核心数字期刊资源 。
“郭兵老师维权之路会很长 。”他 示意,反垄断领域消费者起诉平台困苦 硕大,但警示作用很大,“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对知网的立案 考查,开释了显而易见的监管信号 。”王琼飞说 。
攻破高墙壁垒为 常识共享注入 汹涌动能
“他们也没告诉我,就把我的文章发到知网上,我自己下载还要收费 。”2021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 传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激发舆论 宽泛关注 。
今年5月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了10份知网与周秀鸾侵害作品信息网络 流传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断定知网对周秀鸾所著4篇学术论文组成侵权,向周秀鸾补偿相应经济损失,并驳回了知网的全部上诉 。
马上迎来94岁生日的周秀鸾,与丈夫赵德馨同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 传授 。周秀鸾在赵德馨就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进行维权后,也 取舍了维权 。
但是,两位老人胜诉后,知网却分别下架了他们的全部署名论文 。此举激发热议:输了就赔钱、下架涉案文章,人为创造常识流动壁垒,最后谁会是赢家?
赵德馨传授在承受媒体采访时明确 示意,“我们的愿望并不是让知网倒台,我是不 指望浮现这种学术期刊网站一家独大的局面 。”
有数据显示,知网所属公司共 波及1500多起诉讼,其中因著述权权属、侵权纠纷和侵害作品信息网络 流传权的纠纷,超过1100起 。
“假如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法律武器向知网维权,知网是否也会同样下架全部‘抵抗者’的全部文章?这 着实有违平台学术流传、交换的初衷 。”郭兵 示意,知网作为国家常识根底设施工程, 目标是打造支撑全国各行业常识创新、学习和 利用的交换合作平台,该当存在公共性定位,不能仅仅 谋求高额利润,给常识生产与分享增负添堵 。
李顺德强调,知网的治理问题,不只不过市场监管总局的事,最后要和教育部、科技部等行政治理部门,以及司法部门大力协同,齐抓共管 。
孙晋则示意,知网的现状是 适度商业化的后果,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求国家在学术数据库的开发、 经营过程中充足引入或哺育市场竞争力量, 攻破传统的学术数据库版权资源垄断, 构成多元竞争格局,从而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并使之有效 运行 。
对年轻学生和学者而言,更 指望通过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对知网的 标记性监管,给常识共享注入年轻 汹涌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