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搞不定生鲜零售不意外,商超黑马永辉为什么也大收缩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10月25日
【
转载
】奇迹视频
|
本文标签:永辉超市 |
永辉9年来首次减持中百 集团,带来的不只不过中百延续数日的暴跌 。
那些年不停 使用钞 威力大举投资入股区域连锁友商中百、联华、红旗连锁、大肆地域扩张的永辉,那个曾被预言“会甩开高鑫、沃尔玛、华润万家,成为老大”,市值一度 打破千亿的商超黑马永辉,就此渐行渐远 。
近期10年来中国最激进的商超永辉,正在抛弃这条被沃尔玛跑通,业已被验证的零售业 顺利秘籍:并购扩张 。
经历了2019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们对生鲜类 目标 轮流猛攻,以及2021年疫情对零售业的大考,2022年的永辉强调的是:“更 重视经营 品质和模型的跑通,不会 谋求大量开店带来的增进 。”永辉从 踊跃扩张和商业模式创新,变得 传统 。
从投资、到经营的一套收缩操作之后,永辉即将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同比正向增进, 仿佛轻松走出了2021年巨亏39.4亿的至暗时刻 。但是,截止10月21日,永辉股价甚至比发布2021年巨亏的时候还要低30% 。
这 注明,巨亏之后的低基数之上的同比增进缺乏以 打动市场,一个 传统的永辉并不受 欢送 。
家喻户晓,沃尔玛正是借助大举并购、规模扩张先成为全美top零售巨头,再上一个台阶,成为 寰球top1零售巨头 。如今,永辉扩张未半,戛但是止,中国版沃尔玛的故事和 妄想 毕竟输给了 事实 。
这 所有的背后, 终究是零售业的中国特点,还是永辉的命运多舛?
永辉减持中百,股权投资“减负”
进入9月以来,一贯少人关注的中百 集团,在短短半个月内 收成了6个涨停,股价到了2年内的高位水平 。中百第二大股东永辉适时登场,于9月13日和14日,减持了2%股权 。6天之后,永辉又于9月20日'22日,减持中百 集团1.69%的股份 。
也便是说,整个9月过去,永辉将对中百 集团的持股,从29.86%降至26.17% 。以成交均价算,永辉套现超过2亿元,回笼了珍贵的现金 。
而中百本就在疫情下的商超寒冬里瑟瑟发抖,业绩 延续下滑,又被第二大股东延续减持, 意料之中的延续暴跌 。
市场有观点指出:永辉减持中百,意欲甩掉长 工夫股权投资中的最大地雷,尽快从2021年的巨亏中走出来 。
在永辉并不算 顺利的长 工夫股权投资中,中百 集团都是吊车尾的存在,是近三年长 工夫股权投资减值的重要 起源 。永辉对中百控股的投资,2021年头的金额是16.88亿元,2021年度确认投资收益亏损1930万元,2021年末计提减值 预备3.16亿元 。中百的资产减值,甚至超过了长 工夫亏损及 预备闭店门店的 有关资产提取减值 预备的 3.09 亿元 。
从2020年到2021年,永辉对中百累计计提减值 预备5.55亿 。看中百 集团2022年半年报,这家湖北地域最大的商超,疫情下 无奈逆势增进,营收、净利润同比依旧 降落,股价也是一路 下落 。中百 接续减值,后续 连累永辉的业绩,是大约率事件 。永辉减持中百,首先是财务上的一次“减负” 。
“从财务的角度看,永辉的股权投资一贯是公司最大短板,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 连累 。”长 工夫关注永辉的一位基金 综合师告诉36氪 将来消费,依照永辉超市的经营 威力,ROE应该达到15%的优异公司水平,但ROE近期5年都是个位数,缘由之一便是股权投资失利 。
按投资标的性质,永辉的股权投资 能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遍及 将来预期增进的创新业务, 比方已经 预备港股面市的B2B生鲜平台彩食鲜,和打包了永辉新零售业务永辉生活等等的云创科技,这些业务多数时候都是“ 策略性亏损”,但是已经足以拖低永辉利润, 比方2018年云创就亏损9.45亿 。
身为净利率薄如刀刃的零售企业,永辉自然难以容忍新业务过高的亏损 。所以2018年永辉将云创20%股权转让给张轩宁,让云创出表 。2020年又回购了云创20%股份,再一次成为最大股东 。
第二类是对供给链上游的投资,包含上海上蔬、国联水产等企业,永辉以生鲜供给链效率高、资源 丰盛为其壁垒,供给链投资在财务考量之外,更应该 重视与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但是具体落地 动机并不好 。
以国联水产为例,近3年来,永辉对国联的 洽购金额都在1亿元区间,对永辉供给链的 奉献并不算大 。国联也在亏损,2019、2020年,资产减值超过3亿 。2021年永辉“清仓”了国联全部股权,以这种全额减持的 模式退出,便是宣告了该笔投资的失败 。
第三类投资便是地域扩张,入股同业友商投资, 比方中百 集团、红旗连锁、联华超市 。而截止当下,永辉2013年以来近10年地域扩张并购的标的,惟独盈亏 均衡的红旗连锁硕果仅存 。2015年入股的上海联华超市业绩不佳,一年之后的2016年,永辉就飞速出手,以9.50亿港元将所持的21.17%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易果生鲜 。
永辉业务收缩,业绩 复原增进
2022Q1,2021年巨亏的永辉实现了营收同比正向增进,净利润 结束延续5个季度的亏损, 复原了正增进,但是资本市场对财务“洗澡”之后的增进, 反响略显平淡 。
市场有声音认为,永辉在2021年底, 取舍将中百和亏损门店及闭店门店一同计提减值,将公司2021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推高到7.77亿,便是财务上的“洗澡”: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负重前行,不如一次性抛出包袱,强行让业绩见底,以待来日的同比增进,预先写好的剧本就 能够精彩 演出 。
财务之外,在业务上,永辉的增进,从2021年至今迎来了天时地利:互联网 权势在生鲜、消费品赛道的全面收缩 。
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彻底成为历史尘埃,京喜直接关闭, 其余几家头部平台纷纷“节流” 。而前置仓生鲜电商也已经是昨日黄花 。互联网 权势没有了资本输血, 无奈再像2021年之前那样利润换市场规模,以超 廉价引流,冲击实体零售 。
社区团购一度是零售业公敌 。在面市零售企业的年报中,“社区团购”是他们2020年以来解释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重要说辞 。
永辉2020年报中就提到“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进9.8%,与2019年的20.36%相比 降落近10个点,重要是下半年全行业受线上业务特殊是社区团购等新兴业务的冲击 。”2021年Q1、半年报、年报中,永辉 延续把业绩 降落的锅送给社区团购 。
2022年起,社区团购在永辉财报中 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永辉已经 复原同比正向增进,再提社区团购,只会让人联想,永辉 复原增进难道全靠对手撤退?不如不提,相忘于江湖 。
客观评介,永辉2021年的业绩大滑坡,社区团购等互联网 权势不得不算外患,永辉的内忧之一,是2019年扩张过于激进,新开门店数量大跃进 。新开大店(Bravo店)205家,远远超过2018年的135家和2017年的133家 。
永辉mini店新开店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73家 。但是,永辉新店坪效不佳增进不力,2年以上成熟门店的坪效也在下滑 。以mini店为例,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永辉mini店实现销售14.51亿,亏损1.3亿 。从2021年至今,财报直接不发布坪效数字 。
所以,永辉的业绩见底操作,落到业务上,重要便是大量关闭门店,减低新开店数量低速进展,“节流” 。2021年新开大店仅75家,减去闭店35家,净增惟独40家;2022H1,新开店达到破纪录的20家,减去闭店的17家,净增仅3家 。
要晓得,2020年疫情之年,永辉净增新店都有106家,2019年之前这个数字都在130区间 。
通过财务“洗澡”和业务收缩之后,永辉的先“业绩见底”再同比增进的自救剧本,算是初步 实现 。
永辉扩张戛但是止:中国沃尔玛之路难走通
商超企业要 获得 超过行业大盘的alpha增进,有两条路径,其一是地域扩张,加快开店, 扩充规模;其二便是品类扩张和场景蔓延,添加单店的客单价和购物 频率, 比方永辉对线上到家等新业态的尝试 。
永辉在过去10年里,向来在这两条路上 爱岗敬业,才在短 工夫内挤进了中国商超top5,甚至被业内看做 能够“甩开高鑫、沃尔玛、华润万家,成为老大”的商超黑马 。
看到永辉如今全面收缩股权投资的人未必晓得,当年,永辉对中百有 如许势在必得 。
2010年,永辉超市以优异的 经营 威力和供给链 威力,在成立十年之际, 顺利登陆上交所,成了 资格最浅最年轻的商超类面市公司 。面市之后,永辉走出起家的福建,走规模扩张之路将超市开遍全国,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
武汉是华中地域最大的城市,更是零售业重镇,有武商 集团、中百 集团、汉商 集团、武汉中商(后更名“竟然之家”)等四家商超类面市公司 。
面市3年之后,如同沃尔玛在上世纪70年代面市之后一系列并购案的思路,永辉也 指望并购武汉最大的连锁商超中百 集团, 快捷进入武汉市场 。“永辉举牌中百不是为了投资赚钱,商超进入新的区域,想要更好的店址,当地供给商的资源……并购当地商超是一条捷径 。”一位零售业从业人员告诉36氪 将来消费,永辉对中百的并购是不折不扣的 策略投资 。
2013年底,永辉公司向来在二级市场大肆买入中百 集团,并购中百的 用意人尽皆知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武汉国资委和永辉你来我往,投入重金对中百 集团进行增持,双方相持不下 。
而天眼查显示,湖北永辉超市为永辉超市和武汉中百 集团合资经营,湖北永辉中百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19日,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地址在武汉,其中永辉占股55%,中百占股45% 。
工夫到了2019年,此时的永辉,扩张速度到了5年以来的巅峰期,位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2019中国超市百强》榜单第三名,超过了沃尔玛,仅次于华润和高鑫 。
而 通过调解,永辉 取缔向中百 集团发出的 部分要约收购 方案,将持股维持29.86%,止步于中百第二大股东 。并购变成了“合作进展”,中百 集团董事长由武汉国资提名,总经理由永辉提名 。合作的 指标是“进一步推动中百 集团经营班子市场化改革” ,让 经营 威力、供给链 威力技高一筹的永辉,协助中百全方位 晋级 。
但是,2年之后,本文开头那一幕 产生:中百营收、利润 延续下滑,作为资产, 延续减值,永辉 取舍高位减持,回笼现金 。
“假如是全资并购,永辉就 能够 彻底依照自己的意志重塑中百,而做第二大股东,永辉对中百的影响力有限 。两家公司的文化、 威力、效率都天差地别,永辉 根本转变不了什么 。疫情之下,线下零售都不好过,及早抽身走为上计 。”上述零售从业者认为,永辉减持中百,除了财务减负,更是 策略转向收缩 。
而在中国零售市场, 策略投资当地商超,看似是进入新的区域市场的捷径,实战中操作难度极大 。
从2015年到2016年,永辉和身处上海的联华超市一年的“闪婚闪离”,已经 证实了这个观点 。永辉在江浙沪区域凭借 本身 威力已经 构建了供给链优势,截止2016年,在江浙沪的门店数有48家 。永辉与联华超市的合作价格随之减低,反而会有同区域竞争的问题 。反观联华财报,其净利润从2015年的8258万元降至2016年的7456万元,同时估计至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 依然会亏损 。永辉抛弃联华,是及时止损 。
“不是永辉不想投资更好的标的,中国优质商超都有很强的地头蛇背景, 比方家家悦,永辉不可能去并购它,想进山东市场就要靠自己 。反过来说,外来超市想进永辉的大本营福建,也没那么方便 。中国线下零售行业,缺乏 能够全资入股的优质标的 。”一位从事零售业投资的人士对36氪 将来消费 综合 。
曾经财大气粗的阿里,买下的高鑫、银泰、三江购物已经是仅有的好公司,想再买好的也没有了 。想要真正深耕线下,阿里还是自己做了盒马 。
沃尔玛面市5年之后,第一次并购在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经营的 Mohr-Value 商店 。1978 年,沃尔玛收购 Hutcheson Shoe Company,涉足新的领域,如药房、汽车服务 核心和珠宝 。1981 年,沃尔玛收购了位于美国东南部的Big K 商店 。到1988年,沃尔玛用时21年,放大规模, 构建了供给链、 洽购、人才、资本的优势,成为全美最赚钱的全国性零售商 。
反观中国,零售商在一个区域起家之后,想要借力并购做规模扩张,政策、文化……种种 阻碍都挡在前面难以 逾越,规模扩张的难度便是当初沃尔玛的数倍 。中国线下商超集中度远低于美国 。
本身本就发育不良,top3中国线下商超2021年的销售额都还不到千亿,又遇到了市值几千亿美元的互联网 权势的 廉价补贴、大举 防御,惟独被动挨打:毕竟线下商超的资本实力 无奈与互联网巨头相比 。由此,疫情下的商超寒冬里,低速进展、节流自救,才成为这个行业最大的主旋律 。
中国沃尔玛的诞生之路,弥漫荆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