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转型之难:近在咫尺却不能跨越

珠江路在线   2021年8月11日  【 转载 】新浪科技 

在线教育转型之难:
近在眉睫却不能
逾越

  随着高途、字节跳动、掌门教育、豌豆思维等机构逐步曝出裁员 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寻求新的职业路径 。但这注定是一段险途 。 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转型比 设想中困难 。 固然同属于教育行业,一步跨过去便是万水千山 。

  在线教育行业 遭逢双减政策重创,转型成为从业者的迫切需求,甚至是唯一 前途 。

  多数人认为,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受政策鼓舞,不在被打击 规模内 。于是这两个领域成为媒体频繁报导的热词,是从业者憧憬的光明所在 。

  事实 果然如此吗?

  一个名为 “转型素养教育口才表演 名目群”的微信群,组织者自称 能够助力教培机构 晋级转型 。他们 抛售青少年口才训练和影视表演的课程,三个校区是教学 成绩的 证实,这样的课程报价为39800元 。

  当前,他们的第一期招商加盟 注明会已经在群里 发展 。一位自称是童星学院的负责人, 反复强调加盟的优惠名额惟独20名,“今日你 只有交付1000元的定金,就 能够 获得这个名额 。”为了 衬托 空气,他们不停晒出收款截图 。

  但群里的一位创业者告诉「新芒daybreak」,“这里面大 部分都是托” 。他们推崇的所谓明星演员老师,大多没有据说过 。

  这成为双减政策下的一个乱象,有人 愤慨难抑,“这是趁机割韭菜 。”

  随着高途、字节跳动、掌门教育、豌豆思维等机构逐步曝出裁员 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寻求新的职业路径 。 即便避免于难,没有被裁员的教育从业者,也在关注新的机会,“我不能等水到脖子再行动” 。

  但这注定是一段险途 。 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转型比 设想中困难 。 固然同属于教育行业,一步跨过去便是万水千山 。

  「新芒Daybreak」 联络了3位曾经的K12从业者,因为各种缘由,现在他们有的投向素养教育,有的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员 。被寄托厚望的两个避难所, 实在 景象是 怎么的,身处其中的人最有发言权 。

  以下是转型者的自述:

  01

  K12人才并不 定然 合适素养教育

  「陈向禾  K12转型素养教育的创业者」

  我当前在做的是心理类的素养教育 。重要业务分两块,儿童社交和成人焦虑 。我们的学员集中在6至12岁 。

  双减政策发布的10天内,我们这个小机构也收到了大约五六份简历,都是从K12机构 指望转型的 。但我们 根本不太考量 。

  成本是很 事实的,我们的试错机会太少,假如是大机构,可能会考量情愿给机会 。K12教育和素养教育看似都是教育,背后的思路并不 雷同 。

  我也是过来人 。从高中教育转型到素养教育,也 经历了很久的阵痛期 。

  我最开始做的是高中的教育,给学生补习物理和数学 。这家机构做了2年,我找的老师水平都很好,开的薪水也高,在沈阳那个地域还算 能够,盈利也不错 。

  最后抛弃,是因为我的合伙人不能 接续授课,他是我们的主推老师,找 接替者相当于再一次洗牌 。在不能 保障教学 品质的状况下,我认为不得不是 停留 。另一个缘由是,我觉得我们那次活下来 单纯是因为运气,众多时候我们把办学校想得太 容易了, 接续走下去,我们可能会严峻亏损,这是我们 承受不了的 。

  团队 遣散后的两年内,我尝试了别的行业,最后发现最喜爱的还是教育 。做教育机构是我 妄想的状态,意识到这点后,我筹措资金,杀回教育赛道上,转型素养教育 。

  相比学科教育,素养教育最难的是课程内容,研发周期长 。尤其心理学,更多的是一些 比较感性的东西 。我们在打磨课程的时候,像是给自己做一次心理 征询,每次都要找一些新的问题去思量,不停优化, 消 费神神 。素养教育推广成本也高,不是刚需,家长看不到显而易见的 动机,认知很难改变 。

  高中教育其实没有太多难点,固定 常识点,老师的个人素养过硬,讲课 乏味就能达标 。素养教育没有套路可讲 。

  此外,转型最难的便是体系的重建,即人员的 应聘 。说 真话,素养教育也是一片红海,不乏胜出者,你再进去,很难招到优异的人才,除非你有独特优势 。

   比方,我们课程的老师首先需求心理学背景,教语文的 确定不行 。其次,我们强调 疏导,老师要尽可能用和气的态度去传递一些东西,通过一些游戏或者 争论,让孩子 获得共情、换位思量的 威力,还需求 视察到孩子一些细小的善意或者负面的东西 。总之,教学过程比K12更复杂,对老师的 威力要求更高 。

  学科老师普通是通过一些压力让孩子变得听话,肃静 。直白、直接 。素养教育普通是小班课居多,孩子不习惯被管制 。假如不改变心态,带着K12老师的脾气去教这个课,真的是一个 苦难的课程 。

  年头的时候,我就已经听到一些行业监管的风声 。身边也有朋友提前布局,去招募一些优质的家教,或者素养教育方面的老师 。也有一些人想转型做托管,托育现在也是一个风口,是被验证过的 实在需求,且市场空间不小 。

  当前要说受到冲击也真的没有,身边大 部分做K12的机构都是在 观望,不再招收新学生了 。但大家 广泛也 比较 沮丧和焦虑,毕竟每一次变动都会带来新的 挑战 。

  02

  为了转行,我花3000元报了“大牛课”

  「唐辰  老师转型产品经理」

  从第二家教培机构裸辞后,我在家里待了两三个月,十分迷茫, 积极来沟通的都是教培的销售岗 。

  有一天,知乎给我推了一个问题,叫年薪百万是一种 怎么的体验 。高赞答案的岗位是产品经理 。我蓦地对这个岗位很有兴趣,上网搜了一下,觉得也是一个 能够生存的技能,不像以往在教培机构,一辈子只会做那个初中的题,或者只会说一些美丽的话术 。

  我 原来是想从 经营转产品,走曲线救国的 路径 。就买了众多这方面的课程 。学了之后,投了众多众多简历,大家一看转行,就 石沉大海了 。后来我觉得,反正自己也没有工作,转 经营也不要我,为何不直接去尝试一下转产品?并从知乎的答案里报了一门课,授课人承诺带你从0到1做一个 名目,大约3000元 。

  接触下来才发现这门课特殊水,很 根底的 舛误他都不会给你指出来 。我当时把Boss上面全部的产品经理和产品助理的岗位全都投了一遍,没有人理我 。唯逐个家要我的公司,也不是看我的作品,而是他们想自己 造就一个产品经理 。

  而我做出的 斗争便是薪水断崖式的 降落,差不多惟独上家公司的三分之一,最初的薪水惟独4000元左右,但我还是去了,因为 着实很 苦楚,不想回教培了 。

  2018年英专毕业后,我进入国内某头部教培机构当英语老师 。没有想到这么大的机构,试用期是没有五险一金的 。而且淡季时,老师是没有任何底薪的,惟独课时费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薪水惟独几百块钱 。 保持了几个月后,觉得真的活不下去了,就走了 。

  从那家机构离开后,我有尝试过外贸和电商,但后来发现这便是个英语销售,自己学了四年去当一个销售或者客服,很不甘心,就把这两块pass掉了 。

   壮志未酬,因为钱到位,我后来还是去了一家全外教的机构当中方老师,也便是学管 。其实便是个纯销售的工作 。干的好的话,每个月大约有1万多的 。但我 本身是 比较社恐的,给家长打电话谈心还是很有压力的,最后还是辞职了 。

  想先说一下,为何教培行业想转行是 比较困难的 。首先便是在教培机构待久了, 根本没 造就出别的 威力 。我之前待在中学部,很滑稽的是,中学毕业已经那么久了,还在反 反复复做初中的一些题 。当你从教培机构跳出来,会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只会做初中的题 。活这么大,一技之长都没有 。

   而后你的 取舍面也是十分有限的,老师在教培机构已经是顶层的岗位了,我当时在的公司只招985和211的本科生,而学管 根本上 只有求大专,假如在机构里转 其余岗位,老师普通是不情愿的 。

  我的众多 共事想去公立学校,但去公立学校 比较 难堪的是学历不够, 老师资格证都是小 事件,我们当地公立学校的老师 根本 只有硕士以上,众多学校还指定那几所985的学校 。为了去公立学校去考研,读完研便是三四年, 工夫成本 比较高 。

  而且 只有你在教培机构当过老师,再去公立面试,无论你去多有名、多大的企业,这段 经历都会被鄙视 。面试者会质问你为何要去这些芜杂无章的机构,真的被贬得一文不值 。

  考公的话,英专不得不报三不限的岗位,竞争很 强烈,而且我所在的城市连个三不限的岗位都没有,便是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

  现在这种状况下,我其实还蛮庆幸自己 比较早转行了,机会比现在多 。我跑的那会,我的 共事要不就去考研了,要不就学历够了去公立学校当老师了,像我这种挣扎几个月也转行 顺利了,反正大家都有光明的 将来吧 。

  03

  转型职业教育,我轻松多了

  「孟夏  K12转型职业教育」

  我当前在一家职业教育 集团做内容 经营,负责的板块是成人职业 验证培训,  波及CPA、中级会计、税务师等 。

  跟第一份工作相比,我当前会觉得轻松众多,因为心理 累赘不是很重,我们现在输出这些东西便是实打实的,不会有那种刻意创造焦虑,给你画一个饼的觉得 。

   固然内容方面性质都差不多,都是刺激读者的需求,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 。但职场人的自驱力更强,他们更想要的是升职加薪,我们文案会告诉他们,什么 工夫该考什么证书,证书对职业进展、积分落户有什么加成 。假如是财务行业的人,他自己就晓得要考的,所以宣传并不是很 费劲 。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K12教培机构做课程 参谋 。这家公司是一个中小型企业,总共有11个校区,300人左右 。最初,他们承诺的薪资是一万,课程 参谋的底薪是4.5k 。但实际上 根本拿不到这么多 。因为疫情,我们的底薪减半了,绩效 几乎没有,这样到手的惟独三千多 。

  最初我并不晓得课程 参谋是做什么的,后来我才了解到,我这个岗位在 其余机构重要的工作时打电话 。实际上,我们销售和客服的工作都要去做 。工作 工夫还是挺紧张的 。一个印象深刻的 事件是,我的一个 共事,周一 原来是歇息日,她睡觉时,会把手机贴在脑门上,因为怕有家长发信息找不到她,这样一振动就能醒 。

  上岗之前,我们会培训一两周的学科 常识,告诉你哪些是 能够戳家长痛点的重点 。是有一些创造焦虑的意思,但也不能说他说的不对 。

  这家线下机构是暂时改成线上网课的,很兵荒马乱的觉得 。家长 根本上不情愿带孩子来报名 。那半年里,我其实并没有成多少单 。

  但我离开的重要缘由并不是因为薪资落差,我受不了的是环境的压抑,因为销售性质太强 。和家长沟通时,带着很强的 目标性,我会有种 诱骗的心理,这让我很难受, 承受不了 。我觉得 动机并不是说帮你补一节课,孩子就得到了解救一样,所以当时说这种话的时候,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内疚感会很重 。

  整体来说,他们并不是一个辅导机构,而是一个销售机构 。我记得一个场景是去总部开一个会,我们那个校区的校长要求我们 穿着工服,轮流上去喊口号,今年 定然破多少多少之类的,我当时浑身难受,第二天就提辞职了 。

  但做过教培的人是很难跨出这个圈子的 。我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 原来想做新媒体 经营,但因为实习期不是做的这个,又没 教训,最后找到的还是跟教育挂钩的,现在第三份也是和教育培训挂钩的,觉得逃脱不了似的 。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