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风生水起:资源聚三甲公立,企业不惜重金“抢大夫”

珠江路在线   2021年5月17日  【 转载 】第一财经 

  本文标签:医疗服务,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

  医生坐诊电脑前,房间里不见病人,惟独 闪耀的屏幕和网线;电脑后面的患者可能身处于千里之外 。

  新冠肺炎疫情助 推广业改变传统模式,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加快互联网布局,互联网医院市场 改造的序幕也正式拉开 。

  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公立医院的互联网进展 依然有众多需求改良的地方 。 比方当前的互联网医院不得不做复诊,不能做初诊;并且互联网医院平台收费 广泛低,专家劳动价格得不到体现 。”

互联网医院风生水起:资源聚三甲公立,企业不惜重金“抢大夫”

  上海复旦大学 从属华山医院信息 核心主任黄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互联网医疗估计将成为公立医院从传统单纯医疗机构向医疗+健康大生态转型的一个试金石 。”

  互联网 攻破医院“围墙”

  互联网医院在国家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市场飞速增进 。国家卫健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互联网医院数量从119家增进到1100家,全国三级医院 发展预约诊疗的比例超过50% 。全国各地都在新建互联网医院,仅海南省就注册了超过70家互联网医院 。

  专家 忠告称,体量较小的互联网医院存在 反复建设的问题,投入产出比太差;并且关于普通患者而言,在各个平台上 获得的医疗服务差别不大 。

  “ 提议政府建平台,小医院通过入驻来提供服务 。”黄虹提出 。

  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正在从1.0版本走向2.0版本 。黄虹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1.0版本是废除自家医院的围墙,2.0版本将会 买通医院和医院的数据 。”

  “复诊不出门,抓药不排队” 。互联网医院通常是以在线复诊和 通例 征询为主,集问诊、处方、 领取及药物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互联网医院不只 能够添加和患者直接的触点,改善患者对接医疗服务便捷度和体验,同时还是优化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带动欠发达地域医院、社区医院进展,推动医院分级诊疗的重要 路径 。

  最近,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建设显而易见提速 。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本月起,由上海青浦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 从属中山医院一起建设的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接诊预约患者 。据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介绍,互联网医院将借助5G网络等新兴技术,稳步推动远程医疗协同、数据互联互通,助力城市医疗数字化转型 。

  5月15日,“中日 友爱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运行,网上平台采纳多终端兼容 模式,医师 能够 自由切换手机APP和电脑的接诊 模式 。全国各地患者用手机APP登录平台就能进行诊前 征询、在线复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 。

  依据 发动主体的不同,互联网医院 能够分为由实体医院开设和由 其余企业主体开设两 品种型 。其中,实体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重要是为了拓展诊疗模式, 接纳更多患者,平台上的医务人员是医院自有的医务人员,患者重要是医院自有患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医疗资源、医疗服务 品质等方面有线下诊疗的积存,尤其是三甲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对患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

  黄虹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医疗实体化 依附的是‘医生+医药+医工’服务患者的模式, 依附公立医院实体医院正是为了预防医疗健康空心化的措施和保障 。 依附互联网去除医院自己的围墙,打造患者和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间的新生态,线上复诊配药、线长核酸检测预约收费、 买通医保交易这些工作都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

  当前,线上随访、线上专科 指导、线上健康治理已经列入了各家医院的日程,并有望在今年落地 。

  90%核心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

  关于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如何进展,朱同玉提出几点 提议 。他认为,首先互联网医院应该有价格的差别化,并且需求医保的 支撑;其次药品 取舍应该更加多样化;此外 提议尝试放开初诊 。

  “初诊 能够仅作为 征询, 征询的需求很大,是刚需,也便是说医生 能够算作 施行 增 挽救助的行为,并不是严格 意思上的行医, 因而在法律责任认定方面可 划分 对待 。”朱同玉 示意 。

  他还 提议 攻破医生互联网问诊的 工夫 阻碍 。“互联网医院要有 充足 自由的互动 工夫,尤其是利用医生的碎片化 工夫 。”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现在的互联网医院只 攻破了空间的 阻碍, 工夫 制约 依然较多,相当于医院只添加了个互联网科 。”

  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 参加者提供有线上预约、数字诊疗、电子处方、公共医保结算、配药及疾病治理服务 。探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市场估计将从2019年的232亿元增进至2030年的7395亿元,复合年增进率为37% 。

互联网医院风生水起:资源聚三甲公立,企业不惜重金“抢大夫”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国和控股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就提出:“当前互联网医院顶层设计尚未完善, 以致其提供的网络医疗服务 品质、医生医疗诊断水平 错落不齐,医务人员 积极流向互联网医疗领域的 踊跃性、 积极性低 。”

  依照当前的医疗体系,9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尤其是最核心的优质医生 。而在公立医院大举布局互联网医院之后,民营互联网医院的市场份额势必会受到挤压 。

  为了解决互联网医院 要害的医疗资源供给问题,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正在寻求与线下医疗资源 深刻 买通 。

   获得阿斯利康和高瓴等投资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慧医天下CEO陈华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整合头部资源赋能医生、协助医生服务好患者是我们的重要模式 。为此我们一方面与阿斯利康团队一起合作,让更多医生了解我们这个崭新的平台,一方面与行业头部专家紧密合作 晋升专业性 。”陈华称,尚未计算在每个医生身上 花费的具体成本 。

  不过他称,当前在慧医天下的平台上,已经 占有4.5万多位执业医生,“我们的 指标是将50万医生吸引到平台,这可能还需求花3年 工夫 。”

  陈华对公立医院进入互联网医院的市场竞争中并不 担心 。他认为,互联网医疗科技公司更多考量的是如何利用技术平台 晋升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 延续打造与公立医院显而易见差别化的医疗服务体验, 联合 本身在专科上的优势,针对性 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设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 正当利益 调配激活服务供给端,为明星医生或多点执业医生提供就医 场合,采纳自主定价、商保接入等 模式, 构成医疗服务闭环 。

  在“荒原”上开垦

   只管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本与发烧友,但陈华 依然 示意,自己是“在荒原上开垦的人” 。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市场整体来说是一片蓝海,一些企业可能已经做到率先 。但中国药品格业的规模高达2万亿元,仅零售医药市场的规模就可能高达6000亿元 。”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 后劲 硕大,从医疗健康支出占GDP的比重就 能够看出 。依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中国健康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大概为6%,而美国的这个数字大概是18% 。

  当前,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和 安然都已经巨资投入互联网医疗领域,以解决中国线下医院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线上问诊、买药的需求大幅增进 。以 安然好医生(01833.HK)为例,截至上一年年底,该平台月活消费者超过6700万;腾讯旗下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微医”)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向首次公开募股(IPO)又迈进一步 。此次若 顺利面市,微医或成为中国“数字医疗第一股” 。

  值得 留神的是,京东健康(06618.HK)和阿里健康(00241.HK)已经录得数亿元的盈利,两家公司在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均有布局,重要的营收来自医药电商 。

  但 安然好医生至今尚未盈利,已经延续六年亏损;而依据微医的招股 注明书,2018年至2020年期间,微医累计亏损79亿元,累计净亏损超20亿元 。

  从商业模式来看, 安然好医生、微医等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在资本的助推下整合线下多家实体医院,同时吸引规模化的医生注册入驻 。受制于医生群体的 疏散化, 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仅限在医药电商、慢病治理和健康治理,大 部分的收入也 起源于医疗服务 。

  “互联网医疗的规模效应是盈利的核心 。”陈华对第一财经记者 示意,“除了那些互联网巨头以外,小公司要实现盈利周期很长,由于需求前期很大的投入,而最后盈利的模式无非是三种——卖药品、卖服务和卖广告 。”

  陈华 呐喊互联网医疗进一步实现数据共享, 攻破当前数字孤岛的局面 。

  “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医疗体系, 将来人们的健康档案 能够随身携带,医院的‘围墙’将被 攻破,去哪里看病都一样,医生远程会诊将更加 广泛 。”朱同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

  朱同玉 示意, 通过脱敏的数据 能够把患者的 隐衷数据转化为 能够流动共享的公共数据,从而 攻破医院的边界 。朱同玉说:“ 将来物联网的 利用还将 晋升医疗服务和治理 品质, 设想空间 硕大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