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O2O路线的苏宁能反攻京东吗? |
2015年1月12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O2O,苏宁 |
1月11日和12日两天,张近东把苏宁 集团的全国高管 招集到了南京,召开“2015年苏宁春季部署会”,鼓励士气,要为转型 接续奋战 。 有关人士 泄漏,2015年和2014年一样, 依旧是苏宁转型 策略的执行之年 。同时,苏宁也将 大力进展农村电商、 强固母婴和超市品类,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
对张近东来说,2014年过得并不安然 。这一年的前三季度,苏宁交出了净亏损10亿多元人民币的惨淡业绩,而且估计第四季度再亏1.5亿 。 固然为转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壮士断腕的张近东并不感觉悲壮 。他曾 引用巴菲特的一句话回应外界的 担心——“聚焦于赛场的人 威力赢取 比赛,胜者不会是那些紧盯记分板的人 。”
大象转身需要 工夫 。在张近东的棋局里,零售业的 将来并不是纯电商,阿里和京东只代表阶段性的 成就 。他认为O2O才是 将来,提出了“一体两翼”的转型 指标,要把苏宁打造成一家互联网零售为主体,线上线下 交融进展的巨无霸 。为此,苏宁在2014年年头成立了大 经营总部, 买通了线上和线下的组织壁垒;在物流端,苏宁成立了独立的物流公司,铺设了崭新的仓储和配送网络;除此之外,流程再造、价格观统一也是苏宁2014年的转型重点 。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同时,京东、阿里两大对手于2014年相继赴美面市 。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目前在 承受网易科技采访时 示意:“(京东、阿里)面市让大家再一次站在了同一条起步跑线上 。”孙为民认为,在新的竞争秩序和行业趋向下, 坚定走O2O路线的苏宁 将来将厚积薄发, 彻底有机会反攻纯电商 。
“电商没有那么大神话 。”苏宁副总裁侯恩龙则告诉记者,“大象转身之后,其威力将是无比惊人的 。”
物流再造
“我们的 核心仓库占地20万平方米,建成之后将是京东亚洲一号仓库的两倍 。”一位苏宁高管指着施工现场,满脸 骄傲地告诉记者 。
据介绍,这个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全国性物流基地,采纳了全自动 设施,造价不菲 。在业已 竣工的1号库里,记者看到,8个26米高的自动存储货架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 。商品从入库、存储、拣选到发货, 几乎都由机器来 实现,人工 惟独要在 部分连接阶段给以辅助 。
上述苏宁高管 示意,这个物流基地 彻底 竣工后可包括150万SKU(库存量单位)、2000万件商品,日发货量约为181万件 。
“以往我们是人找货,人推着车子在里面到处找,一个人一天 实现5、6百件货就不得了 。自动化仓库投入 使用以后是货找人,一个人一小时就 可以 实现1200件 。”侯恩龙 示意, 将来最大的物流成本是人力, 普及人效是物流竞争的核心环节 。
2014年2月,苏宁 宣告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原苏宁云商副总裁、北京大区总经理侯恩龙在此次调整中 授命调回总部全面负责物流公司 。 可以说,苏宁这一调整的 目标是为了改善过去饱受诟病的物流体验 。
侯恩龙到位后,除了 接续推动大型仓库的自动化外,还梳理了整个物流体系,最后 构成了8个 洽购枢纽 核心、57个区域配送 核心、352个城市转配 核心、1583个快递网点的网络 。
“过去我们是一仓 遮蔽全国,时效很难 保障,也方便 构成瓶颈 。”侯恩龙介绍,“现在变成八仓,商品离用户的 间隔近了众多,物流的成本会 降落,时效会改善,现金流速也会变快 。”
固然,仓储只不过物流的 根底,假如不辅以及时、 齐备的运输和配送网络,再高效的仓储设施都难以 施展其作用 。苏宁发家于家电产品,在大件物流方面有着成熟的 教训和资源 。但电商的订单小件商品占更大比例,这对运输和配送都提出了新的 挑战 。为了 普及效率,苏宁物流推出了急速达、半日达、一日三送等服务,而且布局了不少自提点 。
上一年iPhone6大陆首发,当晚苏宁最快的订单只用了几分钟就已送达,这要得益于其门店的桥头堡优势 。苏宁在全国当前 占有1600家门店,如何利用好门店枢纽,使其成为 间隔用户近期的仓储和配送点,这是侯恩龙向来思量的问题 。成立大 经营总部、把线上线下的 经营合并之后,门店的销售考核和员工的绩效都加入了电商一项 。“千军万马做电商”的理念在门店动员方面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孙为民认为,当下京东等电商也在发力O2O,这 充足 证实O2O是大势所趋,苏宁的门店不单不少累赘, 将来还会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
零售业的核心是效率,而物流是 晋升效率和 保障体验的必经之路,但其作用并不只仅局限于此 。
开放愿景
为何要把物流公司独立出来?侯恩龙解释说, 目标是要变成本 核心为利润 核心 。过去,物流作为苏宁内部的一个配套部门,没有制造利润的压力,也就没有 连续改良的动力 。在转型大背景下,物流对苏宁来说 象征着成本和用户体验,已是不变不行 。而将其扔到大海里去游泳,独立核算、市场化运作,让其在竞争中求生存, 深远来看是最佳 取舍 。
在侯恩龙的 筹划中,独立同样 象征着开放的无限可能 。“商品方便 打破,流量也能解决,信息系统开发也不是太难,但物流这个东西是万丈高楼 平川而起,是要聚石成塔的 。”作为商务部减低物流成本、 推广物流 标准化的试点企业之一,苏宁 盼望打造一个专业的物流体系,其首要 目标是为苏宁服务,但 威力却要远远超出于此, 指标是为苏宁的供给链、开放平台商家,甚至电商同行提供服务 。固然,在此之前,苏宁必须亲自验证这一 威力的可用性 。
假如说物流 象征着成本和体验,那么服务则是决定苏宁转型成败的 要害 。侯恩龙要求快递员从过去的“三度”向“四员”改变 。三度即“有速度、有温度、有风度”,四员是“送货员、推广员、业务员、宣传员” 。
送货上门、开箱验货、回收包装盒……这些细节是苏宁快递员如今的必修课 。“苏宁现在有5千多个自营的快递员,假如每个人进展100个固定客户,就相当于有50万固定流量 。依照现在引流的成 原来算, 可以省1个多亿的广告费 。”侯恩龙 示意,每一个跟客户接触的快递员,都是苏宁的品牌宣传员,也是主要的线下流量入口 。
“24年前,张总讲: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 。只不过在这么些年当中,我们大家可能没有更 深刻地 了解顾客的需要,走了丝毫弯路,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理念再一次找回来,18万人千军万马做电商 。”在侯恩龙看来,苏宁的对手不是阿里、不是京东,而是自己 。互联网零售业的 性质是满足用户的需要, 无论线上线下, 是不是服务好用户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
“电商没有那么大神话 。99年我们从南京走向全国,当时有评论说苏宁做连锁注定要失败 。如今,苏宁转型互联网零售,大家也一样感觉我们日落西山了 。但我相信,大象转身之后,其威力将是无比惊人的 。”
不过,关于当前 依旧身处转型阵痛之中的苏宁,交出一份美丽的 成就、 而后反攻纯电商还很 边远 。孙为民认为,京东和阿里的面市对苏宁是好事:“互联网企业都以亏钱为荣,我们玩互联网,有点阶段性的亏损不很 畸形吗?转型是长跑,赢家只不过临时的 。”
难题待解
2011年,苏宁易购 宣告独立运作,张近东想在电商领域再造一个京东 。2014年,苏宁易购 取缔独立,线上线下 经营合并 。这一改变,显示出苏宁从 部分到整体向互联网转型的思路 。
苏宁物流公司的独立,是这一 策略的连续 。转型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利用新技术 目的武装 后盾,减低成本、 普及效率、优化服务,无疑是正确之举 。
苏宁晓得自己要成为互联网零售商,不是京东,也非阿里 。苏宁的优势在于供给链治理和线下门店资源,弱势在于电商 经营和物流环节 。随着这两 部分实力的逐步补强,其电商 威力已在与京东、阿里逐步缩短 。
不过,值得苏宁 警觉的是,就像亚马逊的利润来自AWS(云服务)、kindle等产品一样,京东、阿里也在逐猎新的战场 。刘强东曾经喊话:“京东 将来的利润70%会来自金融业务 。”阿里更是在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布局 。用某个业务开山扩土、积累人气,再开辟 其余新业 求实现盈利,这种思路在众多互联网公司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
亚马逊 独创人贝佐斯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你的利润便是我的机会 。”假如互联网公司在电商业务上大打价格战,转身在 其余领域捞金,以零售为 根本的苏宁该如何 应答?
固然,苏宁也并非无动于衷 。据孙为民介绍,环绕易付宝的电子 领取、个人理财、个人消费、供给链贷款等金融服务正在推动 。为了改善流量 窘境,苏宁也曾挥金收购了视频企业PPTV 。前不久,在 经历了长 时代的 策略 摇曳之后,苏宁系代表人物范志军正式全面接管了PPTV 。 可以说,之前苏宁和PPTV的 交融并没有达到双方的预期 。而这种跨界收购之后的整合期,也同苏宁的转型一样漫长, 见效 兴许还很 边远 。
生意人出身的张近东决定了苏宁的气质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张近东 仿佛还不习惯互联网不问出身、没有 规定的打法 。苏宁决策链条漫长、层级复杂的治理架构也早已不适应转型的需要,如何 统率18万人互联网化更是一个困难的 挑战 。
张近东的壮士断腕,苏宁的转型 实际是传统企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如同苏宁高管在内部所言,不转型等死,转型 兴许是找死,但还有博一博找活的机会 。苏宁奋力去拿自己命运的 积极权,输与赢还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