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忽悠”你 一些App仍在自动续费、提前扣款

珠江路在线   2022年8月25日  【 转载 】工人日报 

  本文标签:自动续费,订阅

近日,家住北京通州的李丹(化名)告诉记者,自己的微信账户莫名其妙被扣了90元,一查记录才发现,是买了某保险公司App上的医疗险 。原来,李丹是被该App误导,看到一款首月0元、最高保障上百万元的保险,没有 细心想就购买了 。因为设定的是微信免密 领取,所以到了第二个月被直接扣款 。

对此,记者考查发现,一些App仍存在自动续费、提前扣款、退订退款难等问题 。

免费试用“忽悠”你

西安市民小高近期在某视频App上看到注册后可免费体验3天会员,十分 惊喜 。免费试用了3天后,平台告知仅需求6元就能够 获得15天的会员,小高马上办理 。但是,在15天还没有 彻底到期的第15天下午,平台就从小高的微信账户里扣了25元会员续费 。小高认为自动续费和提前扣款的行为 进犯了自己的权力,当前正在维权 。

北京市民胡贵兵告诉记者,他在手机上看到某办公App给出了“7天免费体验”的 揭示,吸引他订阅,却同时用浅色小字在旁边标注“订阅将自动续费” 。“我本 认为点击‘允许’是仅示意确认试用7天,实际上变成了允许到期自动续费,几个月扣了我上百元 。”

记者留神到,多数App在消费者购买会员服务时都会设置多种长包选项, 比方一个月、一季度、一年,同时, 广泛设置了自动续费选项 。一些App以开始免费为 钓饵疏导消费者开明会员,其后进行自动扣款 。

订阅方便 取缔难

自动续费“上套”后,消费者不想用某款 利用后,退订却很不方便 。李丹告诉记者,解约过程步骤较为复杂 。这与 开明时的一键领取,构成鲜亮对照 。

为了在某社交App上更好地改换头像和昵称,在北京高校读研的马祥劲上一年花28元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服务 。“退订操作复杂,要解除各种绑定,需求关掉领取宝和微信相应页面的免密 领取选项,填写退订缘由,还要平台方审核,10个工作日之后才有回音 。”此外,马祥劲称,该平台起初 声称半年会员后,价格优惠至每个月22元,但并未得到优惠 。

有些App将退订 步骤藏在页面并不起眼的位置,让消费者很难找到或看清晰 。记者 打开某办公App的VIP会员订购页面下方的《延续包月服务条款》,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且页面 无奈放大字体 。

退订困苦,退款更不方便 。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要求平台退款的投诉 。“每个月的订阅费用惟独十几元到几十元,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维权讨要退款,客服也会打太极,最后没有下文 。”胡贵兵对记者说 。

需加大整治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传授陈忠云示意,依据 有关法律规定,自动续费需求平台明确表明,供消费者自主 取舍 。直接默许自动续费,且在有关注明上 千方百计不让消费者知情,进犯了消费者的合法 权力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志山认为,强行要求消费者允许自动续费等做法,违反了市场交易的诚信 准则,涉嫌进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复杂的退订程序 制约了消费者的自主取舍权 。

针对一些App依然存在的乱象,田志山 示意,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平台的整治力度, 加强对手机软件利用商店及App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 。“对违反相应法律法规的行为要 尊严查处,能够对顽劣的平台 施行顶格重罚 。同时,定期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以起到以警示之效 。”

田志山还揭示消费者,应加强提防意识 。在下载 使用App时,需求留神该软件本身是不是收费、如何续费等问题,并慎重 取舍“订阅”,尤其是慎重开明“自动扣款”业务 。一旦遇到合法 权力蒙受进犯,消费者要敢于向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等投诉、举报,乃至通过法律 目标来维权 。

记者了解到,当前,市场监管部门已经约谈了一些网络平台公司,今后一段 工夫会加强整治各类App自动续费及 有关乱象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