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产”正在拖垮水滴筹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8月25日
【
转载
】dnf搜服
|
|
当看病众筹的“救命钱”被明码标价, 所有都变了味 。
近日,有媒体曝出水滴筹大病筹款链接存灰色链条,背后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将水滴筹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
很快,水滴筹微博公布申明回应“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 。申明称,所谓的筹款中介是由 部分 歹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 模式的服务,关于此损害消费者和水滴品牌的行为,水滴筹采取零容忍态度, 坚定抵御和打击 。
水滴公司 独创人沈鹏也亲自转发申明,并发声 。只不过网友并不买账 。“这是在 消费人们的善良”“这不是在抽成,是在抽脸”……
网友讨伐的背后,是水滴筹 屡次被爆出争议事件 。
今年6月,据豹变报导,有第三方组织或个人会以帮筹款人推广筹款链接的名义,向筹款人索取高额佣金 。2019年,水滴筹为了 抢夺消费者, 演出“扫楼式地推”的戏码,筹款者经济情况无人核实、筹款金额 随便填写的做法激发热议 。
频繁 产生的负面事件,换来的 仿佛惟独水滴筹的一纸申明 。换句话说, 只管 屡次整改,水滴筹也没能防得住乱象的延伸 。
成立六年以来,水滴向来标榜的是“社会企业”,为大病患者提供求助的渠道 。只不过,公益与商业中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这不只考验人性,也考验平台的责任 。
水滴筹把“看病筹款”这件事做成生意,但钱最后却很多被“灰产”赚走,招致水滴筹“赔了夫人又折兵” 。
这些年,水滴公司在业务上的花销并不小,昂贵的营销费用没有换来增进的消费者,反而吸引到了很多“蛀虫”,水滴公司也陷入亏损之中 。反映到股价上,水滴公司面市后 本身股价已从最高位 下落了90% 。
假如此类事件频繁 产生,消费者的信赖势必 降落,水滴筹业务想要赚钱,并再一次拿回市场份额也是难上加难 。
“灰产”延伸,愈演愈烈
“用互联网科技助推 辽阔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 。”这是水滴公司 缔造第一天,沈鹏和 独创团队总结的创业初心 。
按着沈鹏的话来讲,他感觉这个 指标太大了 。“保障亿万家庭”并没有浮现在后来的公开信中,但这句话被向来流传下来 。
如今,水滴却离这句话越来越远 。相比之下,水滴旗下水滴筹业务的“灰产”生态却越来越大 。
上周,“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将水滴筹推向热搜,这件事自今年6月份发酵以来, 延续引起外界关注 。本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意,却 悄悄变成了“灰产”的温床 。
据豹变报导,这群“大病众筹灰产”从业者,为自己的中介服务明码标价 。在多个“灰产”QQ群,天天能产生数百条信息,分享挣快钱的“好 步骤”,其中推 辽阔病众筹链接赚佣金在群里高频浮现 。
普通来说,患者想要 创立筹款链接需求身份 证实、病历、住院照片等 材料,操作并不难 。 要害在于,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链接并捐款,这也就让中介们“钻了空子” 。
中介们 示意,患者 只有求 创立链接, 其余的筹款推广都由中介来负责 。“人在家中坐,我们给你筹钱”,兴许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中介感觉“赚佣金”理所 该当 。
“这东西就是赚别人同情心的钱,跟有人靠乞讨赚钱一样 。”一位灰产从业者直言 。毫不避讳的说辞,俨然将大病众筹的灰色产业链摆在了台面上 。
不只不过推广服务,代办病历也成为中介们“掘金”的地带 。
据央视新闻报导,在QQ软件中,以“病历”“ 证实”等为 要害词查找 能够发现很多带有“病历”字样的QQ网友 。对方 示意, 只有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就 能够提供任何医疗机构和 有关病症的全套病历 。
几个环节下来,最高达70%的中介抽成,真正留给患者的“救命钱”并不多 。
面对外界的质疑,水滴筹发表申明 示意,所谓的筹款中介是由 部分 歹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 模式的服务 。
上周,针对“灰产”问题,水滴筹首次披露了打击 歹意推广的 有关数据:当前已累计管控 歹意推广案例800余起,管控 歹意推广的消费者账号600多个 。
只管水滴筹公布了整改 成绩,可是这种 事件并不是第一次 产生,关于网络众筹平台的争议始终没有断过 。诈捐、扫楼、挪用善款等行为广受质疑,筹款环节仍存在诸多 漏洞 。
当越来越多的中介利用人们的善意,瞄准这类灰产生意,最后受难的还是患者 。
被动的水滴筹
“再管不好,我愿把水滴筹交给 有关公益组织 。”2019年,扫楼事件的风波之后,沈鹏在公开 赔罪中这样说道 。
彼时,央视新闻曝光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在医院扫楼式寻觅筹款者, 随便填写金额,按单抽成,遍布全国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 。
此事一出,水滴筹便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消费爱心”“公益变成生意”的质疑层出不穷 。迫于舆论的压力,当天,水滴筹马上 停留了线下服务团队 。
此外,沈鹏在《中国企业家》专访中 示意,水滴筹 批改了KPI考核机制,变成服务为导向 。“员工业绩与协助了多少审核通过的人挂钩,绩效里还涵盖了筹款者和捐款者的评介,并且筹款 参谋还要协助患者提交 医治进展及 花费票据公示 。”
这背后,是互联网众筹平台的流量之战 。
沈鹏深谙“得消费者者得天下”的 情理 。成立水滴筹三个月左右,沈鹏及团队发现很多人打求助电话说“不会 发动筹款,能不能当面 指导他们”,后来水滴筹专门招了一个线下服务团队 。
在水滴内部,地推军 负担着争抢流量的主要责任,惟独这样 能力 保障公司业务的盈利 。 因而,众筹平台地推人员的KPI要求也不低 。据人民日报报导,有地推人员称,每个月 起码得 实现35单,发不完就会被淘汰 。假如月薪达1.4万元,以每单100元计算,其本月 应答接100单筹款 。
兴许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扫楼事件”的连锁 反响 延续 产生着 。2020年4月,水滴筹和轻松筹员工还曾因为 抢夺订单,大打出手 。彼时,双方各执一词,纷纷发出回应, 责备是对方的问题 。
这样的 事件 层出不穷 。沈鹏在2019年 承受采访时介绍,除了在每个城市招募大量兼职人员和 自愿者辅导本地人筹款,他们还在各地农村做刷墙广告 。
水滴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其线下基层工作人员已 扩充至三百多个片区经理,1.6万多个 自愿者, 遮蔽了中国400—500个城市 。水滴筹76%的筹款消费者来自三四五线城市,72%的捐款消费者来自三四五线城市 。
作为商业公司,这确实是个不错的 成就 。但也是因为这样,商业性与公益性中间的含糊 界线,正在撕扯水滴筹 。
彼时,谈及扫楼事件的缘由 。据燃财经报导,沈鹏 示意,“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线下团队的 部分片区过分关注了数量,而不是服务 品质 。我们 本身是以服务为 目标,有的团队动作变形了,确实引起很多不满,这个是我们的问题 。”
水滴筹确实被动了 。这几年,水滴筹 只管向来在整治平台问题,但却向来没有 动机,“狼来了”的故事随之 反复 演出 。
早在今年6月,水滴筹就被曝光过中介“灰产”生意的问题,水滴筹曾对第三方组织或个人 假冒平台收取推广费的事件作出回应 。
彼时水滴筹和轻松筹联合发表申明 示意,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向筹款人提供所谓的推广服务 。此外,筹款过程中若浮现 歹意刷单或先捐后返等操作将触发平台风控机制, 有关操作会被 断定为违规行为,平台会 停留筹款服务并将筹款人列入黑名单,退还已筹集资金给捐款消费者 。
直到最近事件的再次发酵,水滴筹直接连发两个申明 。令外界 绝望的是,这两纸申明中,水滴筹 仿佛在急于撇清自己与收取推广费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关系, 性质的平台 漏洞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 。
事实上,之所以 频繁让中介“钻空子”,是水滴筹平台审核和监管存在 漏洞的缘由 。 比方,中介 能够创造假病历、假 材料,一旦审核通过,便 能够“圈钱” 。
在 反复管理的过程中,水滴筹没能拿出有力的解决 方案,也招致 漏洞向来没被堵住,消费者对水滴筹的信赖度也向来下滑 。
水滴筹正在被“拖垮”
消费者还会相信水滴筹吗?
这是摆在水滴公司面前最辣手的问题 。 缔造六年,在 抢夺流量之余,水滴筹却失去了消费者原本的信赖 。
正如上文所述,为了 扩充消费者规模,争取市场份额,水滴筹没少下功夫 。
最突出的 体现在于“价格战” 。上一年面市时,水滴筹就 示意,水滴筹从成立第一天,就 宣告“筹款0服务费”,即就是第三方平台扣除的0.6%渠道手续费,也由水滴公司垫付 。
这 攻破了原本行业内 广泛收取2%-10%手续费的行业 规定,也 象征着水滴公司需求自掏腰包来 支撑水滴筹业务 经营 。
2019年,沈鹏在公开 赔罪信中 示意,“ 只管水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我们从不向筹款人收取任何服务费、筹款佣金等,因为我们有 信念找到 其余 适合的盈利点去 支撑整个公司的进展 。”
很快, 事实给水滴公司带来了一记重击,0服务费的 准则让水滴筹的 经营成本越来越高,水滴公司的亏损也逐年添加 。2021年水滴公司招股书显示显示,2018-2021年,公司净亏损逐级递增,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和15.74亿元 。
业绩不佳,“ 亏本赚吆喝”的水滴公司决定面对 事实、节流止损 。
今年1月17日起,水滴筹已在徐州、百色等地试点向筹款人收取实际筹款金额的3%作为服务费,单个筹款案例最高收取5000元 。
到了4月份,水滴筹正式“收费营业”,也不再垫付第三方 领取平台收取的0.6%服务费,也就是筹款人需求付3.6%的服务费 。
在八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水滴筹和患者服务事业群负责人朱泽涛 示意,筹款服务费试运行几个月以来,通过水滴筹 发动的筹款 名目 均匀每月约5万个,较往年同期 根本持平 。
朱泽涛还 示意,3%是 通过 反复测算定下来的比例, 指望能 遮蔽一 部分 经营成本 。
但收取服务费的缘由并不是 指望水滴筹变成一个盈利业务,更多是为了缓解 经营压力 。
很多人不晓得的是,因为此前水滴筹业务是免费的,从未 奉献过任何收入,水滴公司超过九成的营收来自于核心保险业务“水滴保” 。
2020年开始,水滴公司成为中国人寿和健康险代理,以144亿元的首年保费,与蚂蚁保、腾讯微保成为中国人寿和健康险代理前三甲 。
但这也让水滴公司陷入烧钱营销的 窘境之中 。
为了 扩充影响力,水滴筹的营销费用逐年添加 。过去三年,水滴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10.56亿元、21.31亿元及31.04亿元,营销费用占总成本比重向来在60%以上 。
上一年3月份,水滴保因 波及 虚假宣传、 适度营销被媒体曝光,五月份面市前夕,水滴互助业务直接关停 。同年8月,银保监会责令全部机构限期整改,水滴公司 停留引流水滴筹消费者到保险业务 。
如今,水滴公司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流量的水滴筹业务因为平台 漏洞逃不开中介的“灰产生意”, 败坏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赖,而这势必会影响对消费者信赖要求更高的水滴保业务 。
“和传统的商业性企业相比,水滴成立的初心更有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同时, 正当赚钱 。”沈鹏在《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中曾这样 示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公司想要 解脱信赖危机、实现盈利,必须要做出更多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