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智能终端续航拐点将至:体验大幅提高 |
2015年3月16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智能终端,续航,拐点 |
Apple watch的续航问题被一再诟病,而智能手机的待机之殇已经无需多言 。用户早已习惯1天1充的无奈,甚至不得已 取舍“1+1模式”:“1部手机+1部随身充电宝”,或者“1部大屏智能机上网+ 1部小屏通话手机” 。众多用户 惦记 性能机、小灵通待机1-2周的奢靡生活 。过去的几年,手机在硬件配置上遵照摩尔定律,唯独不包含电池技术,实际上是手机电池需要过快增进与电池续航技术更新 迟缓中间的矛盾日益恶化的 后果 。
用户体验需要的痛点便是市场机会点,所以我们看到续航性能 体现优秀的手机都受到市场追捧,续航已成为厂商着力 开掘的亮点 。在众多新品公布会上,与续航 有关的技术名词逐步多起来变成营销亮点:超大电池容量、智能节电技术、电池能量密度、快充/闪充……不一而举 。在续航 体现上 绝对突出的厂商受到市场追捧,以往的飞利浦、NOKIA,而如今续航 威力哪家强的测评则 铺天盖地,成为用户购机最关注的TOP因素 。
在2009-2014年,整个市场被硬件军备 比赛所笼罩,厂商关于手机续航的优化大 部分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4-2015年,手机硬件进展终于开始放慢脚步,与此同时,电池续航新技术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
那么,智能手机续航的痛点在2015年 是不是有所缓解呢?
从开源节流4个方面看2015年智能手机续航技术进展
其实智能手机续航痛点的解决之道很 容易:无非“开源节流”四个字 。开源:添加固定电池容量或者更快、更容易的补充能量;节流:省着点用,能省则省 。
接下来,我们从(1) 晋升电池容量;(2)智能节电技术;(3) 快捷充电技术;(4)无线充电技术等4个方面 顺次 综合:
1、 晋升电池容量:2015年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手机将大行其道
相比太阳能电池、镁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等电池新材质 利用而言,锂离子电池的改良技术,仍是当下最为 事实的解决 方案 。当下电池的主流是聚合物锂电池芯,以石墨作为负极,石墨碳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600WH/L差不多已到极限,而将硅负极 材料的引入来 晋升电池能量密度已是业界公认的方向之一,即:硅碳 接替石墨,将石墨负极电池变成硅基负极电池 。
目前普通手机厂商的电池能量密度大都在560-580WH/L左右,抢手机型中,小米note 电池容量3000mAh,能量密度为676.5Wh/L;华为 光荣6Plus为3600mAh,电池能量密度595Wh/L 。据悉,包含联想、OPPO、中兴等有多家手机厂家,在新的手机 方案中测试美国安普瑞思公司650-720WH/L高密度的硅负极电池,如采纳纯硅负极 材料能量密度有望达到900WH/L 。业内 广泛推断,2015年,基于硅负极 材料的700WH/L高能量密度电池产品将实现规模商用 。
固然,也不排除有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手机终端在2015年上半年面市 。 比方,据外媒iTWire报导,智能手机新军蓝魔数码马上公布的新机将采纳能量密度为800WH/L的“超级电池”,比现有的手机电池主流水准(560Wh/L) 晋升40%,电池容量达18.4Wh(3.8V/4850mAh),比主流智能手机电池容量(3.8V/3000mAh) 晋升约60%,同时在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方面有显而易见 晋升 。如后续产品面市后真如报导所言,蓝魔手机将成为智能手机新的“能量王”, 体现值得关注,可能激发新一轮电池能量密度军备 比赛!
特殊需要关注的是,除了能量密度外,安全、膨胀、循环等性能指标也是高能量密度电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2、智能节电技术:厂商PK大舞台,优化无止境
电池容量很主要,但相 比较而言,智能节电优化更是考验厂商功底的地方 。
在芯片层面,制程工艺与集成度的不停 晋升带来功耗的有效 降落 。28nm 可以说是LTE手机 可以规模商用的 根底前提,便是由于工艺达不到28nm难以 解决LTE高速数据速率 解决 。而在2015年,旗舰芯片的制程工艺将 晋升到20nm,16年导入16/14nm,制程工艺的 晋升将有效减低 解决器功耗 。同时,射频/前端、基带集成度的 晋升,也将减低芯片功耗 。
关于终端厂商而言,需要基于用户 使用模型预测与 使用场景智能感知进行智能节电优化,至少需要在 解决 威力资源、网络衔接切换、屏幕点亮、APP衔接等方面进行优化:
基于上层需要的 解决 威力智能调度:例如,基于 利用层的性能需要进行CPU 解决 威力(大小核)的智能调度;
无线网络衔接的智能切换调度:基于无线网络性能监测的3G/4G网络切换优化、空暇与业务态的 快捷切换 解决、移动数据衔接与wiFi衔接的智能切换等;
屏幕点亮的智能操纵:屏幕是手机耗电大户,待机黑屏下的 快捷休眠机制、基于环境的自动感应与亮度调节等;
利用APP软件的智能衔接操纵:优化操纵 利用软件的心跳同步机制,幸免在待机状态下被唤醒频繁 构建无线衔接等 。
总而言之,便是能省则省,智能 节俭!
3、 快捷充电技术:电池容量缺乏快充补,2015年将成新品标配
从物理上讲快充原理很 容易,在目前电池材质没有革命性更新的前提下,快充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晋升电压、 晋升电流或是两者同时 晋升的 模式 。电池新技术进展 迟缓,各厂家 盼望寄托 快捷充电技术的进展,削减充电 工夫, 普及用户体验,快充已经成为现阶段手机市场的又一热潮 。
终端厂商、芯片厂商、适配器厂商等纷纷推出“快充”解决 方案 。在“快充” 方案链上,主要 波及适配器、充电IC、芯片平台以及快充 协定 。
在芯片厂商解决 方案中,高通的Quick Charge快充 方案生态系统最为成熟,已经进展到Quick Charge 2.0,有两种规格:Class A(5/9/12V)与Class B(5/9/12/20V) 。芯片方面,高通全系列芯片 支撑;终端厂商方面,三星, 小米, HTC, Sony, Motorola, Google, Sharp等 支撑;多家AC/DC, DC/DC与USB芯片商推出QC2.0解决 方案,其中包含Dialog(收购Iwatt)、Power Integration等 。除了高通,还有MTK的Pump Express、TI的Max Charge、FairChild的ACCP(Adaptive Charg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等快充 协定及 方案 。
在终端厂商解决 方案中,OPPO的VOOC闪充最具代表性,现已进展到2.0版 。VOOC采纳减低电压增大电流的充电 模式(5V/4.5A),将充电操纵电路从手机侧移到适配器侧,同时需要一系列采纳专门定制的配件配合,包含适配器(新增充电操纵电路+智能MCU操纵)、电池(定制8触点)、数据线、电路、接口(7pin)等 。
在 快捷充电体验方面,终端厂商目前的 期冀 根本上是10分钟 实现30%充电,30分钟 实现70%充电 。
综上可见,目前快充生态链处于百花齐放阶段,在 标准 协定、配件 支撑等方面兼容性差 。但 无论如何,在2015年,终端厂商的新产品 支撑快充几成标配 。 支撑快充、比拼充电速度,将成为2015年厂商的一大重点关注点 。
这里提个醒儿: 适度 晋升输出电压,势必带来更高风险的安全隐患,所以,快充,别一味 谋求快,安全才是第一位!
4、无线充电: 标准体系从三足鼎立到两大 营垒,终端兼容多 标准有望带动加快进展
无线充电技术已经炒作多年,但由于技术 标准的 混乱不统一,无线充电效率低、充电体验差、充电环境匮乏等多方面缘由,向来进展 迟缓 。2015年随着无线充电技术从 标准 交融、技术 晋级、产业生态构等方面都出现了 踊跃 变迁,有望出现加快进展态势 。
2015年1月,无线充电三大联盟中的A4WP与PMA 宣告合并, 交融后 方案 缔造的新 标准将兼有PMA的感应充电和A4WP的共振充电 特点 。A4WP由高通、三星等公司在2012年成立,近年来 踊跃构建无线充电生态系统,力推电磁共振充电技术为下一代无线充电 标准技术,除了与芯片商、充电模组厂、终端厂商品牌厂商合作外, 踊跃与连锁餐饮、饭店、旅馆、医院等公私营 场合经营者加大合作力度 。PMA主推的无线充电板充电已在美国星巴克咖啡店商用,与PMA合并后,A4WP的产业 支撑力量已经与WPC相抗衡 。在2015年CES展上,A4WP 充足 展示了其在无线充电生态构建的 成就,大有 超过WPC之势 。
WPC是最早的无线充电 营垒,主推的Qi 标准是“电磁感应技术”,现处于市场 绝对率先地位 。虽同为在充电板上接触时充电但与PMA充电板并不兼容 。目前WPC低功率 标准已经趋于成熟,认证 设施完善 。WPC无线充电技术上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充电电流太低, 无奈适应目前大电池 快捷充电的需要:WPC1.1 协定规定充电功率为5W,在满足Qi认证下,充电电流不应超过5V/1A, 威力与市场上认证的发射端兼容 。
值得关注的是WPC Qi 标准的1.1版本中,在感应充电技术的 根底上也加入了电磁共振充电技术 。由此可见,两大 营垒 固然在技术上仍有较大差别,但都走向了同时兼容感应充电与共振充电技术的 标准路线 。 将来,两大 营垒的无线充电技术将 接续在最大充电发射功率、充电效率、隔空充电 间隔、充电过程中的外物阻隔机制等安全性、待充终端 鉴别、多模 支撑等方面铺开竞争 。
由于两大 营垒在无线充电 标准上难分伯仲,芯片厂商、终端厂商大多采取多方押注的 模式 。 甚至于,2015年的三星新旗舰S6/S6 Edge同时 支撑三大主流充电 标准,以 普及用户体验 。随着芯片、充电组件在同时 支撑三大 标准上不再存在 妨碍,三星S6的做法有可能会被大量终端厂商所模仿,由此绕开 标准之争,真正进入体验规模体验优化阶段 。
续航体验不会再恶化了!2015年是止跌回升的转折年,也是市场大机会!
通过上述4项技术 综合,我们有理由对2015年的智能手机续航 体现有所等待 。在接下来的2年里,高端手机市场中2K屏/4K屏的 利用将是现有手机耗电的最大增量,除此之外,手机硬件(耗电方)不会像前几年 接续大跃进,即手机对电池的 消费需要增进趋缓 。从开源角度,而手机的续航技术有望 获得 打破,“高能量密度电池” + “智能节电技术”+ “ 快捷充电技术” + “无线充电技术”将是 事实版的“四剑合璧” 。要说就此告辞充电宝, 确定为时过早,但从供需走势看上智能手机的续航体验已到谷底了,我们有理由相信,2015-2016年将是手机续航体验的转折之年!
除了上述所讲在手机电池的改造外,柔性电池与固态薄膜锂电池的不停成熟,将为可穿戴终端的进展带来福音,兴许Apple watch的电池之痛也不需要等到第三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