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小米或将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 雷军或将成中国首富 |
2018年3月1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小米,港股,IPO |
千亿美金估值 象征着,一旦成真,小米将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面市以来,面市规模最大的科技类公司 。
作者 | 旸湯 报导 | 投资界PEdaily
投资界3月1日 信息,据多位接近小米的人士爆料,向来以来备受关注的小米IPO,最后可能会敲定A+H股双行 。
此前关于小米面市的 猜测,大多集中在将于2018第三季度末登陆港交所,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权的面市公司之一 。而现在, 不仅是香港,内地市场也将迎接这个科技巨头,这无疑会使A股和港股市场同时振奋起来 。
仅次于阿里腾讯,小米有望成为中国第3大科技股
此前,依据媒体“全天候科技”的报导,他们所 获得的一份小米Pre-IPO融资 名目 方案显示:当前小米底层资产估值为540亿美元,面市后 传统估量市值为1000亿美元 。另有一种说法是,雷军给小米定调2000亿美元的 指标,而且受到了投行的认可 。媒体 信息,当前小米IPO事件中,投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均已入场 。
千亿美金估值 象征着,一旦成真,小米将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面市以来,面市规模最大的科技类公司 。
BATJ中,截至发稿,阿里巴巴市值约4771.94亿美元,腾讯市值41056.3亿港币,京东市值约671.4美元,百度市值约876.1美元,也便是说,小米面市后的市值,极有可能超过百度和京东,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的中国第三大科技股 。
小米IPO激发了 寰球资本市场的关注,在国内,背后的VC/PE也是期盼已久 。自2010年到2014年,小米一共 实现了6轮融资,投资方众多,包含晨兴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淡马锡、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数十家VC/PE机构(投资界制表如下) 。

不过,当前尚不知是整个小米 集团还是其 部分业务面市 。而据公开信息,小米2017年Q3利润为4亿美元,此外,小米生态链2017年销售额 打破200亿元人民币 。
小米逆袭打翻身仗,雷军或将成为中国首富
投资界在天眼查中获悉,雷军在小米 集团旗下的小米科技公司持股77.8%,黎万强则占股10.12% 。有人称,小米面市,雷军将成为新首富 。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曾经转变了中国手机行业的游戏 规定,制造了一个 奇观 。
从2015年开始,小米业绩 遭逢下滑,到2016年势头更加显而易见,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双双 着落 。小米一度跌落神坛 。
但在2017年,48岁的雷军力挽狂澜, 统率小米进行了一场“绝地 还击”生死之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销售量下滑后 可以 顺利逆袭的,除了小米” 。2017年头,小米6公布,雷军 宣告小米要年入千亿的小 指标 。这关于当时还处于低谷的小米来说并不方便,但是到了10月份就已经实现 。
其实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开始了卓著 晋升,并延续制造单季出货量新高 。IDC报告显示,上一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已经 回升到世界第四,在市场整体下滑6.3%的状况下,小米手机销售量逆势同比增进96.9%,是唯一还在增进的手机品牌 。
小米手机销售量在 寰球实现逆袭,重要得益于中国市场以及印度市场 。尤其是在印度市场,小米 实现了10亿销售 指标,并在2017年Q4摘得冠军 。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小米上一年第四季度印度市场出货量为820万部,市场份额为27%,超过三星的730万部出货量 。此外,小米还进军了俄罗斯、西班牙市场 。
可以说,小米 取舍在这个 工夫点面市其实很聪慧,它已经扭转了颓势,气魄大开,而且雷军也情愿转变策略, 比方布局线下、拓展国际市场,小米正盼望 依附IPO募资杀入新兴市场,刚好投资界也在为他们的销售飞速增进感到兴奋 。
固然也会有众多投资人持 嫌疑态度,小米毕竟是一家薄利多销的企业,便宜 销售硬件设施, 盼望以后 依附软件生态来盈利 。
它也正在 奋力完善自己的生态链,截至2017年6月30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有89家企业, 间隔雷军的100家 指标越来越近 。 通过三年左右的布局,小米投资的多家生态链企业都在市场上有不错的 体现,小米生态链的一员华米,已经与2月8日登陆纽交所, 顺利面市 。
中国资本市场正伸手抓住下一个BAT!
方才过去的2017年, 寰球IPO宗数和筹资金额都有大幅 回升,成为近十年来最活跃的一年,这一波节奏也被我国的A股和港股市场牢牢把握住了,上一年A股共有436宗IPO,港交所则共有174家新面市公司 。
但巨头IPO的缺席让这个 成就单美中略带缺乏,让人一再 回顾起当年“出走他乡”的阿里、百度、京东,以及资本市场众多投资者的唏嘘不已 。
厄运的是,这种状况正在 产生转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做好 预备把下一个BATJ留在国内!
港股市场,一周前,针对外界关注的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如何赴港面市,港交所给出了 详尽的 方案细则 。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政策自上一年底被提出后,便向来搅动人心,在阿里巴巴由于股权问题被港股拒之门外后,这个政策的提出 象征着港交所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
香港资本市场确实对一、二梯队中的科技股IPO追捧度极高,新规一旦 施行,将为内地大批科技创新类企业 打开闸口,最早将于4月份 承受同股不同权公司IPO面市申请 。
2018年开年,赴港面市的热点一派亟待迸发的 景象,猎聘、映客、快手、陆金所、斗鱼、腾讯音乐……一大批正在筹划IPO的企业,和港股的 暗昧也未停歇,不知下一个投入港股怀抱的会是谁 。
另一端,A股也在众多力量的推进下进行着新股发行面市的优化改革 。步入2018年,短短一个月间“改革发行面市制度”、“添加制度的 包容性”等说法就 频繁被提及,证监会在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工作内容 霎时引爆了,“A股有望迎来自己的BATJ”的话题 。
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 象征着,互联网企业,以及 相符国家 策略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都有望得到特殊的制度 支撑 。路径也不止一条,IPO、再并购重组、甚至 开明 快捷通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资本市场将全方位拥抱这些新领域的优异企业 。
昨天多家媒体爆料,证监会 开明IPO 快捷通道,包含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的4个行业中,假如有“独角兽”的企业客户,马上向发行部报告, 相符 有关规定者 可以 履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VIE架构也不会成为即报即审的 妨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