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体:机舱内手机将解禁 安全不必“一刀切” |
2017年9月19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机舱,手机,解禁 |
9月18日,在中国民航局的例行新闻公布会上,中国民航局飞行 标准司副司长朱涛 泄漏,目前,交通运输部通过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 规定》(CCAR—121部,以下简称《 规定》)第五次 订正,将于2017年10月起 施行 。
此次 订正放宽了关于机上便携式电子 设施(PED)的治理规定,同意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 设施的影响进行评估,并 制订相应的治理和 使用政策 。而早前版本的《 规定》则要求,“从飞机为开始飞行而关闭舱门时刻起,至 完毕飞行 打开舱门时刻止,飞机上的乘员不得开启和 使用便携式电子 设施” 。《 规定》所指的便携式电子 设施包含移动电话、对讲机等,这也就 象征着飞机上不让用手机,马上在最新 订正《 规定》 施行后,成为历史 。
近几年,环绕着飞机上 是不是 使用手机,社会各界争议不停 。 支撑飞机上禁用手机,常见的理由多为飞机上 使用手机会 烦扰飞行安全;而反对飞机上不许 使用手机,则 时常以民用航空发达国家已同意在飞机上 使用开启飞行模式的手机为例证,进行辩驳 。
历史上,美国曾明令飞机上不许 使用手机,作为航空技术 标准、 规定与无线电技术 标准、 规定的 制订国,这一规定自然也被世界各国所借鉴, 因此,中国民航也就将此规定沿用至今 。
然而,当年美国对飞机上不许 使用手机之规定,仅是源于美国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信委员会认为,飞机上 使用手机会对地面网络造成 烦扰(并非 烦扰飞机),美国联邦航空治理局以“能预防手机信号对飞机潜在的 烦扰”出台了 有关规定,但并没有探究报告赋予 支撑 。也 因此,业界对这一规定向来存在质疑 。
为了搞清质疑,美国联邦航空治理局进行了专门探究,最后 后果认为,“绝大多数商业航班 可以 承受来自便携电子 设施的电波 烦扰”,并于2013年10月全面解禁,同意在美国的航空公司航班飞行过程中 运 用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 设施 。随后,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航空安全局等 有关民航治理的行政主体也都公布了 类似命令 。
然而,在 寰球民航业都在 意识和改良民航治理制度之时,中国民航依然依照早年规定,严格执行“飞机上不能 使用手机”,并将其写入了《民用航空法》征求意见稿 。依照情节严峻程度,飞机上 使用手机行为,将会赋予罚款乃至行政 扣留的处罚 。 可以说,“飞机上不能 使用”,仍是中国民航的一根不可触碰的红线 。
这根红线的设立,若是为了民航安全,倒也 无可非议 。然而在有权威探究 后果的 根底上,并有世界多国实际运行的安全 教训的前提下,还要“一刀切”地禁用手机,并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 。
曾有航空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中国民航 标准体系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然而安全性依然最高” 。面对 至死不变的落后 标准所带来的高安全性,难道不应该反思为何 标准还是“原地踏步”吗?
并不是说,要舍弃安全,换来先进的民航 标准 。先进与安全,并非不能兼得 。面向世界,学习 教训,在基于中国国情的 根底上,再一次制订民航 标准体系,未尝不能 获得高安全性 。而一旦 打开 关闭已久的民航 标准,能学到的还不只仅是这些, 普及民航运行效率、削减晚点,乃至对国产大飞机早日实现商业 经营,都会有所助力 。这也兴许便是这些年民航业饱受民众诟病其服务 品质的 根本缘由 。
好在,此次中国民航局放宽了关于机上便携式电子 设施(PED)的治理规定 。这是 踊跃向好的一面 。放开了是好事,让乘客 感想到中国民航的 普及,是更应 谋求的 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