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重难返,摩托罗拉拿什么回归中国市场? |
2015年1月27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摩托罗拉 |
阔别两年后,被联想招至麾下的摩托罗拉昨日正式回归中国市场 。积重难返,摩托罗拉 固然还未令各大竞争对手感到真正的 挟制,但却已足以激发国内手机壳厂商们深深的敌意 。
个性化定制成为摩托罗拉吸引中国用户的一项主打 性能 。在昨日公布会上,摩托罗拉 展示了数十种可供用户 取舍的不同 色彩和材质的精美手机背壳,中国用户也成为亚洲地域首批 可以体验到摩托罗拉在线定制平台Moto Maker的用户 。
智能手机的崛起,更多是由于 开释了用户在软件 利用服务方面的差别化需要,摩托罗拉在硬件层面提供的个性化 取舍是不是只不过小众用户的需要?对此,联想移动业务 集团总裁刘军向腾讯科技 示意,定制不局限于硬件,也包含配置、开机画面等等, 相符个性化消费体验的时代趋向 。
定制化服务一般 象征着溢价,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让摩托罗拉moto x等系列手机售卖价格和价格 平等的注脚 。过去数年里,摩托罗拉向来深陷亏损泥潭,假如要想尽快扭亏为盈, 即便在出货量攀升的状况下,也并没有太多底气去和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比拼价格,而2999元起售的moto x 是不是被中国用户认可也面临 硕大的市场考验 。
在摩托罗拉缺席中国市场的这几年,小米、魅族、华为等已经把手机公布会变成参数配置和性价比的大比拼, 波及芯片、屏幕、厚度、像素、续航 威力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更多又是为了造势,产品 本身 固然主要,最终决定 输赢的却是品牌、粉丝文化、渠道 威力、产业链话语权和生态圈 。
背靠联想 集团的 支撑,摩托罗拉 占有再一次 打开中国市场的足够筹码吗?
双品牌策略
“中国可能是竞争最 强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市场当中既有 挑战的公司,也有常青的公司,我们更像新公司,是以 挑战者的 姿势回到中国的 。”
摩托罗拉移动总裁Rick Osterloh昨日 承受腾讯科技等媒体采访时 示意,在过去12个月里摩托罗拉营收翻了一番,和联想的合作将会让摩托罗拉进一步 扩充市场份额 。当前,摩托罗拉在美国 占有7%左右市场份额,排名在第三和第四中间浮动,海外市场 体现最好的包含巴西和印度等地域,分别 占有12%和5%份额 。
从市场策略来看,摩托罗拉重回中国之后,联想将 推广“双品牌”策略,一个 专一中高端,一个针对入门级消费产品 。刘军认为,在中国市场,联想手机和摩托罗拉不是竞争而是互补的关系 。
此前,联想 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美国CES展会上也曾对腾讯科技等媒体 泄漏,在联想 集团体系中,摩托罗拉将开放市场的中高端品牌,联想现有的Lenovo手机品牌中低端,神秘工场则于崭新的互联网手机品牌 。
不过,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 强烈,摩托罗拉在回归中国之后,如何能迅速融入中国市场,扭转以前劣势?
对此,刘军首先 示意,摩托罗拉的治理团队在两年前开始进行面向用户的转型,包含产品开发推广、 保持原生态Android的体验、 快捷 晋级,以及后来的Moto Maker等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些 构成摩托罗拉的差别化优势 。
在操作系统上,摩托罗拉回到中国将 保持原生态安卓系统的策略,同时在 利用层面进行了一些当地化尝试,由于海外预置的谷歌服务在中国 无奈提供,摩托罗拉在查找、导航、查找地图、语音引擎等方面都做了改换,茄子快传等联想旗下 利用也将内置到手机 。
Rick Osterloh没有明确 示意摩托罗拉是不是将会在中国开 撒手机系统ROOT权限,但他强调,关于正在筹划引入中国市场的MOTO 360智能手表, 将来将加速和谷歌合作、兼容中国 利用,没有 方案采纳Android Wear之外的系统 。
寄望新渠道
在销售渠道上,联想官方 泄漏, 将来摩托罗拉的产品线在中国会更多用线上和线下互动的 模式来进行销售,此前跟联想合作的渠道合作 搭档和零售终端也会提供相应 支撑 。此次入华的moto x 、moto x pro、moto g等智能手机以及无线耳机产品moto hint,也会在摩托罗拉官网和京东、天猫、苏宁、国美等线上平台同步首发 。
不过,关于联想而言,以前的渠道优势是在 经营商层面,社会化渠道和电商渠道相比竞争对手并不占优,而在摩托罗拉所的高端手机市场,社会化渠道和电商渠道比 经营商渠道更为主要,华为、小米等厂商纷纷涌入高端市场加剧竞争,这对联想和摩托罗拉都是崭新的考验,联想最终能提供应摩托罗拉的 支撑也有待市场 视察 。
毕竟,除了产品 本身的竞争力,摩托罗拉当前最需要的 支撑就是大规模市场推广和渠道扩张 。
刘军坦言,由于国内上一年 经营商大幅减低补贴,招致 经营商市场份额整体占比从60% 降落到30%左右,这对依赖 经营商渠道的联想带来很大冲击,联想当前正在全力向线面市场和开放市场进军 。
固然,在联想并购摩托罗拉以后,双方的整合还是带来 部分协同效应 。双方供应链系统的整合, 晋升了在供应链上的 会谈权,有利于减低成本;销售组织的整合,则有助于利用联想在中国、亚太、东欧等市场的销售团队协助摩托罗拉 扩充市场份额 。
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联想上一年的 寰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9000万部,年增进率超过了100%, 寰球市场份额达到了7.9%,排名 寰球前三 。
但相比以前在PC市场收购ThinkPad所带来的市场效应,联想在手机市 场合面临的 挑战 明显,摩托罗拉想要在中国市场再一次 打开缺口,需要做更多本土化、接地气的 奋力和尝试 。
起伏变迁史
从摩托罗拉 创造世界上第一款手机开始,摩托罗拉鉴证了迄今为止的整个手机进展史,然而在科技行业 革新面前,近几年和诺基亚一样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 。
联想移动业务 集团总裁刘军昨日 示意,摩托罗拉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错过了3G和智能手机的 机会 。
1984年,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第一部移动电话,DynaTAC ,通话 工夫半小时,销报价格为3995美元,是当时 名过其实最贵重的砖头,也是现代手机的雏形;1987年,摩托罗拉正式公司进入中国 。
摩托罗拉在美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60%,但其手机部门却迟迟没有从 模仿手机转向数字蜂窝手机 。在1995年前后,竞争对手诺基亚转向了数字手机,借此 顺利 超过摩托罗拉成为 寰球第一大手机厂商 。
摩托罗拉2003年开始开发LINUX操作系统,进军早期的智能手机市场,后来公布的RAZR两代手机则协助摩托罗拉再一次达到历史最高点,一度再次 挟制诺基亚第一的宝座 。这些 顺利也使得摩托罗拉失去了创新的原动力,错过了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崛起,逐渐走向了 衰败 。
最初的导火索可能是2005年摩托罗拉和苹果合作推出了一款摩托罗拉iTunes手机,时任CEO桑德尔 盼望通过与苹果合作摩托罗拉 可以再次酷起来,但这等同于 教导史上最具制造力、最具竞争力和最了解用户的公司之一如何做手机 。
两年后,乔布斯公布了第一代iPhone,当时摩托罗拉仍在力推Razr, 后果招致利润率不停 降落,并大规模裁员,以研发创新著称的摩托罗拉创新机器开始停滞不前 。
摩托罗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 工夫不算太晚 。由于摩托罗拉的5款自有系统都 不迭格,摩托罗拉董事会以4比3的选票最终 取舍了Android系统开发新的智能手机 。名为Droid的新手机于2009年10月进入市场 。到2010年年末,历经四年巨额亏损后,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再次实现盈利 。
但好景不长,三星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再次把摩托罗拉拉入亏损,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的份额 连续下滑 。2011年1月,摩托罗拉正式分拆为两家独立面市的公司,也就是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 方案,其中前者主营智能手机和机顶盒业务,后者则主营公共安全无线电和手持式扫描仪业务 。
摩托罗拉移动最终还是被 销售,2011年8月,谷歌 宣告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获得摩托罗拉移动 占有的1.7万项专利 。两年后,摩托罗拉移动 纳入谷歌门下的首款手机Moto X公布 。不过,摩托罗拉移动财务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依旧 连续亏损 。到了2012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在 寰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仅为1.9% 。
2013年,摩托罗拉移动退出了中国和欧洲等市场,直到2014年1月,联想 集团发布告称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包含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摩托罗拉品牌和商标、以及Moto X、Moto G和DROIDTM 等产品组合都 纳入联想移动业务 集团 。
今年1月7日,联想首次对外 泄漏摩托罗拉2月份春节前正式在中国市场面市,而期待这家老牌手机公司的,是新的复杂竞争局面和未知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