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9.0%受访者直言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缺乏诚意 |
2015年12月7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
自2015年10月1日起,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
经营商开始
推广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 。
方案
施行两个月以来,人们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有不少人
报怨流量
消费速度比以往更快,手机流量“偷跑”
景象
每每
产生 。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 考查 核心通过益派 征询对1052人进行的一项 考查显示,20.9%的受访者不中意 经营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 方案,49.0%的受访者直言当月流量不清零 行动缺乏诚意,48.1%的受访者认为流量“偷跑”是智能手机通病,59.3%受访者 提议不上网时关闭流量开关 。
49.0%受访者直言当月流量不清零 行动缺乏诚意
考查显示,流量不清零 行动自10月 推广以来,37.6%的受访者对此觉得中意,41.5%的受访者认为 动机普通,20.9%的受访者不中意 。
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江雪认为,当月流量不清零 行动是一种 普及,是对用户 权利的 掩护 。“ 绝对以往的毫无理由直接清零流量,不清零服务其实是一种 普及 。在提速降费的背景下, 经营商也关注到大众的呼声 。在 将来数据流量大增的状况下,我觉得 将来的流量服务会像香港那样, 可以实现 便宜 使用 。所以,我相信 将来的服务会更好,而这一 行动只不过第一步而已” 。
如何 对待 经营商的流量不清零 行动?49.0%的受访者认为此 行动缺乏诚意, 47.6%的受访者认为其属于 经营商的营销 目的,38.1%的受访者认为具体 履行还有待 视察,22.3%的受访者认为切实得到了实惠 。
中国移动用户李海成认为, 经营商当月不清零 行动显而易见诚意缺乏 。“流量的季度包、半年包、整年包早就有了,而当前的当月不清零服务,更像是‘包两月’的流量包,而不是真正的流量不清零 。就好比我在商店买了一个面包,以往规定一个小时必须吃完,吃不完就会收回,而现在变成了两个小时” 。
关于流量不清零服务,37.5%的受访者最不中意 经营商流量计费 模式不透明,31.7%的受访者不中意手机流量比以往更方便耗完,30.4%的受访者认为具体措施解释含糊,28.7%的受访者 示意当月流量没用完不得不顺延一个月 。
李海成前不久 遭逢了流量仍被清零的问题 。“我认为 经营商在具体的服务解释上并不到位 。由于 经营商 宣告会从10月开始不清零, 因此我就在10月份 批改了流量套餐,然而营业员并没有告诉我假如当月套餐更改流量会清零” 。
中国移动石家庄分公司市场部的邓佳(化名) 示意,公众可能对具体 方案存在 误会 。“当月流量不清零并不是 残余流量永远不清零,而是说本月 残余流量 可以转存到下月 接续 使用,但不能再 接续转存至第三个月 。而且在三种状况下流量次月会清零:一是流量套餐更改;二是优惠 运动赠送的流量 部分;三是用户办理的加油包或叠加包 。”邓佳解释,流量属于移动的营利业务,所以不会每月都不清零 。“ 即便每月的流量都不清零,移动将会依据亏损状况 普及流量单价,在这种状况下用户可能 花费的更多” 。
工信部目前公布的《2015年10月份通讯业经济运行状况》显示,10月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8.8亿G,延续10月实现翻倍增进 。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2572.6亿元,比1~9月增速 降落6.8个百分点 。据此,通讯业知名 视察家项立刚 示意,当月流量不清零 行动和流量 使用添加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流量 使用增多 证实流量不清零服务并没有影响 经营商的流量业务经营,而收入削减则是 经营商流量价格减低的体现 。
48.1%受访者认为流量“偷跑”是智能手机通病
用户流量是不是浮现“偷跑”? 考查显示,47.2%的受访者 示意说不清,36.0%的受访者发现手机流量有“偷跑”,16.7%的受访者没有直观 感想 。
“近期两个月我的流量莫名其妙跑得很快,后来才发现在安装APP时默认了 利用软件的安装运行权限,而我普通不会 细心看那些权限就同意,招致了我的流量近期 消费的特殊快 。”江雪 示意在安装软件时 忽视软件安装权限是招致流量“偷跑”的主要缘由 。
关于流量“偷跑”的缘由,48.1%的受访者认为流量“偷跑”是智能手机通病,48.0%的受访者认为4G网速变快招致流量 消费增多 。接下来是: 经营商计费系统不透明(45.3%)、 经营商流量监管不 标准(44.6%)、APP市场缺乏治理机制(38.7%)、预装流量 消费很大的软件(32.7%)、用户操作不当(20.7%)等 。
针对舆论质疑 经营商计费系统存在问题招致流量“偷跑” 景象,项立刚指出,计费系统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系统 。“计费系统依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计费 步骤而 制订,其开发者也都是 通过认证的 有关企业,同时计费的治理和 审查也都会由通讯治理局等政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 巡逻 。”项立刚 示意,计费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本不会浮现问题 。“而假如窜改计费系统将会投入巨额资金和技术,所以也不会有人有意去 批改计费系统” 。
邓佳认为流量偷跑是APP软件所致,“移动有严格规定和内部监督,并不会与任何APP开发商就流量进行分成 。而流量偷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手机中安装的APP所致 。由于APP中每张图片 消费多少流量 彻底是由APP制作方决定的,假如下载某些 歹意APP,必定会招致众多流量被‘偷’” 。
项立刚则直言,用户缺乏对智能手机的 意识是浮现流量“偷跑” 景象的主要缘由 。具体体现在:第一,用户对流量统计软件了解不够清晰 。 比方将手机软件计算的流量误认为 经营商的计费系统计算的流量 。第二,下载 歹意APP软件 。某些APP软件在程序开发上存在 漏洞,会造成大量流量 消费 。第三,将手机作为开放热潮分享 。第四,微信、QQ等聊天软件中加入众多聊天群组 。“ 只管自己不发言,然而仍会 接纳 其余人的 信息,而且会有众多人在群组里发图片和视频,这样一下子就会 消费众多流量” 。
59.3%受访者 提议手机不上网时关闭流量开关
应如何幸免流量“偷跑”问题?59.3%的受访者 提议手机不上网时关闭流量开关,51.0%的受访者 提议不下载来路不明的 利用程序,44.7%的受访者 提议手机安装流量监测软件,40.4%的受访者 提议 经营商 加强监管力度 。
江雪 提议政府应设置专门监管部门, 加强对 经营商和APP开发商的治理 。不停 普及 经营商服务 品质,优化流量套餐,并 制订APP开发 准则有效 预防 歹意APP的浮现,从而 掩护用户 权利;同时,用户 本身也应该 重视数据 使用状况, 预防流量偷跑 。
邓佳 示意,由于移动 性质上属于商业公司而非监管部门,所以并没有在流量监管和APP检测上投入过多,也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 。“我认为当前 经营商的 事不宜迟在于 加强如何 使用流量的互联网科普 常识宣传, 疏导用户 构成正确的流量 使用习惯,同时也 肃清网络舆论对 经营商的质疑” 。
项立刚指出,关于用户来说,必须 意识到现在已经处于智能手机时代 。用户需求对自己的智能手机 性能有 充足了解,同时,在 使用过程中做好密码治理等安全设置 。
受访者的 其余 提议还有, 构建APP市场监督检测机制(37.1%)、 经营商及时 揭示用户流量 使用状况(36.7%)、 有关部门 加强对 歹意APP软件的排查(33.3%)、不接入无密码的可疑无线热潮(31.7%)等 。
受访者中,中国移动用户占65.8%,中国联通用户占19.1%,中国电信用户占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