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尔到美的,家电龙头为何分拆物流业务上市?

珠江路在线   2023年8月3日  【 转载 】西瓜影音 

  本文标签:美的,日日顺,安得

 继海尔 集团旗下日日顺供给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5月25日在创业板面市获深交所审议通过后,美的 集团(000333.SZ)董事会7月28日通过了启动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联在深交所主板面市前期筹划工作的议案 。家电龙头分拆物流业务面市有多“香”呢?

早在2018年,海尔智家(600690.SH)已把日日 顺从面市公司合并报表中剥离出来,2020年日日顺变更为股份公司、开始启动面市 历程 。而在2022年6月美的 集团“数字美的2025”的 策略公布会上,安得智联也 透露了有分拆面市的 方案 。

日日顺前身为成立于1999年的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现为日日顺供给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日日顺);安得智联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的安得物流,2017年更名为安得智联,当前 预备面市的主体为安得智联供给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得智联) 。

把物流业务改变为供给链科技公司并分拆面市,是两大家电龙头 不谋而合的 取舍 。首先,这有助于母公司加速转型 。美的近年加速向科技 集团转型,智能家居、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工业技术是几大业务板块,安得智联分拆后,可使美的 集团主业更聚焦 。海尔已进入生态品牌 策略阶段,日日顺是物联网供给链场景生态品牌,将使海尔生态品牌体系更 齐备 。

其次,有助于原来服务于 本身的物流业务,进一步社会化、做大做强 。日日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营收分别为140.36亿元、171.63亿元和168.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5.68亿元和5.53亿元 。安得智联2021年业务总规模为118亿元,外部业务占比达55%; 指标是2025年业务总规模达到300亿元,外部业务占比达80% 。

受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无论日日顺还是安得智联,2022年的业务规模均比2021年略有 降落,年营收削减约3-5亿元 。据企查查,安得智联2022年营业收入113亿元 。除了宏观环境的影响,如何成为客户信赖的中立第三方智慧物流、智慧供给链服务商也是 挑战 。 因而,安得智联和日日顺不停 攻破服务对象的边界,客户从家电到家居,再到快消领域 。

此外,分拆面市还有助于完善母公司和物流公司核心治理团队的激励机制 。据企查查,安得智联由美的 集团全资子公司美的智联(上海)供给链科技有限公司控股73.8467%,由宁波美煜、宁波迅驰、宁波浩普、宁波美越等一批有限合伙企业参股 。这些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东为美的 集团和各业务板块的高管、核心骨干和安得智联核心骨干,如美的 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安得智联总裁梁鹏飞等 。

股权穿透之后,日日顺由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 直接控股,而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由海尔 集团控股51.2%、由青岛海创客治理 征询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8.8%,青岛海创客治理 征询企业投资方的股东包含海尔 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梁海山,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等高管和核心骨干 。

创造业的数智化转型,给智慧供给链服务商带来了商机 。精简从原 材料供给商、创造商、零售商到消费者中间的环节,削减仓库面积,缩小交付周期,减低存货占比, 能够 遍及生产企业、零售商及物流仓储整个链条的效益 。“衔接大于 占有,开放是最好的路”,梁鹏飞上一年曾说,共享生态将更加可 延续 。从这个角度看,安得智联、日日顺的分拆面市,是转型中的家电龙头在物流业务领域生态开放、利益共享的“ 试验” 。而它们中间新一轮的较量又已经铺开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