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碟1TB速度没那么快?希捷被疑虚假宣传 |
2012年3月28日
【
转载
】ZOL 编辑:
james
浏览次数:
|
|
紧接着, 我们进一步分析, 其中1TB产品采用 1碟2磁头封装,2TB、3TB产品采用3碟6磁头封装, 由此首先可以判定, ST2000DM001并非采用单碟1TB设计, 在模具方面发现2TB和3TB的模具(147×101.6×26.1mm)也完全相同, 而且重量同为626g, 也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 这其中便有引人深思的地方, 既然希捷宣传ST2000DM001采用了采用单碟1TB封装技术磁盘密度同为625Gb/in, 那为什么2TB硬盘还会采用3碟封装?这是否有与其大肆宣传的全部产品采用1TB封装技术的盘面背道而驰呢?这其中是否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呢?我们猜测市场上发售的2TB硬盘有两种可能:
1.希捷2TB硬盘确实采用了3碟6磁头盘面封装,但不是采用1TB盘面进行封装,而是采用3碟667GB盘面进行封装。 希捷在收购三星硬盘业务以后就曾经爆出把三星旗下500GB硬盘通过偷梁换柱的方法, 偷偷贴上希捷500GB标签进行销售。 这次事情很可能是希捷收购三星之后, 三星单碟667GB盘面尾货尚存, 需要及时消化掉, 再加上凭借希捷的“品牌效应”因此手头2TB的硬盘就成了消化这批货最好的选择。 这类产品由于有3张单碟容量为667GB盘面组成, 因为技术相对落后, 磁存储密度达不到单碟1TB盘面的水准, 所以在连续读取速度上面达不到官方技术档案的要求(可能就是网友手中买到的2TB硬盘)。
2.有坏扇区的3TB硬盘, 进行屏蔽以后, 重新进行包装, 按2TB硬盘进行销售。 这类硬盘由于采用3张单碟1TB的盘面进行封装, 由于存在瑕疵而遭到屏蔽, 但是在技术角度磁存储密度高于单碟667GB的盘面, 所以速度能达到技术档案宣称的156MB/S(媒体可能得到的是测试盘)。
这是编辑部测试用的平台:
本次测试采用英特尔i5 2300+技嘉Z68主板平台, 其中Z68主板原生支持目前速率最快的SATA3.0 6Gbps接口。
从外观上:
从尺寸上编辑部得到的硬盘的规格与中关村得到的规格是吻合的。
从重量上来看编辑部得到的硬盘要比太平洋得到的要轻。 但在误差范围内, 可以接受。
最大的不同点在产地, 中关村得到的测试盘产地在泰国, 而编辑部的硬盘产地在中国, 编辑部和太平洋网站得到的盘和网友的盘的产地是一样的。
|
||
|
|
按类别看新闻 | ||||||
|
江苏IT新闻联盟 | ||||||||
南京站 无锡站 苏州站 常州站 扬州站 徐州站 南通站 淮安站 盐城站 镇江站 泰州站 宿迁站 连云港站 |
||||||||
|
||||||||
相关二手硬盘信息: | |
|
珠江路论坛: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