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中国市场No.1到倒闭 这家游戏公司只用了2年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7月24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
|
原标题:从中国市场No.1到倒闭, 这家游戏公司只用了2年
WeGame与Steam的摩擦正在不断升级, 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正在迎来久违的盛世。
而提到中国单机游戏的发展, 有一家公司不能不提, 这家公司是奥美电子。 在最鼎盛的2003年, 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 而单机游戏的占比是0.1%, 也就是2亿元左右。 在2003年那个网游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 作为单机游戏市场毫无疑问的霸主, 奥美电子的影响力是空前的。
但是在2003年的辉煌过后, 仅仅过了2年, 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以这样的速度垂直下落, 在中国游戏历史上堪称罕见。 而回顾奥美电子的大败局, 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
1
1995年, 中国游戏市场诞生了一款划时代的游戏, 它就是《仙剑奇侠传》。 这款游戏可以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今天众多30岁以上的游戏从业者, 大部分都是被这款游戏带进了游戏行业的大门。
而《仙剑奇侠传》在两岸的大热, 也让野心家们看到了中国大陆所蕴含的游戏市场潜力。 到了1996年, 当时已经在香港成立了2年的奥美电子找到了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 名字也叫奥美电子。
1997年, 没有任何经验的奥美电子决定, 引进一款暴雪的游戏, 这款游戏是《魔兽争霸2》, 奥美电子在中国大陆的辉煌序幕正式拉开。
在此后的岁月里, 这家以代理发行业务为主的公司从海外一共引进了53款游戏。 暴雪、V社现如今游戏产业的两大巨头, 在当时将中国的产品发行权几乎全交给了奥美电子。
这其中包括了《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暗黑破坏神2》《半条命:反恐精英》 《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等等在中国游戏历史上永远无法绕开的产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魔兽争霸》系列中国正版共卖出了160万套, 其中《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这款和全球同步发行的游戏首日销量就达到了4万套。
从这些引进的产品当中, 我们已经完全可以体会到当时奥美电子的强大。 而从今天的角度去看, 奥美电子对中国游戏市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尤其是对电竞产业。
现在, 无论是单机游戏, 还是电竞产业, 均与奥美电子无关了。
2005年10月, 奥美电子在上海、北京、武汉三地的公司依次关门, 宣告了奥美电子的倒闭。 而就在奥美电子关门没多久的11月, 《魔兽争霸3》职业选手Sky在新加坡拿下WCG冠军。
如果奥美电子再多坚持几个月, 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状况呢?这个谁也不知道。
2
而说到奥美电子的崩塌, 实际上可以分为多个因素, 而决定性的因素是奥美电子在网游上的接连碰壁。
2001年, 暴雪首次对外正式公布《魔兽世界》相关计划, 由于之前和暴雪的良好合作关系, 外界乃至奥美电子的内部都一致认为这个游戏会由奥美电子来代理。
然而, 当时的暴雪并没有直接把代理权给奥美电子, 而是指出奥美没有运营过网络游戏, 希望能够先看到奥美在网络游戏运营上的表现再做决定。
于是2002年, 奥美开启了代理网游的相关业务, 以70万美元的价格, 再加上七三分成的协议拿下了韩国网游《孔雀王》的代理权。
这款产品之前在韩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个月公测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 得到全韩1.2万家网吧的支持。 但是这款产品在上线后很快被放弃了, 这也是中国网游历史上第一款被公开宣布运营失败的网游。
后来奥美电子的人复盘时说了很多, 几乎都是在指责韩方的问题, 比如在光盘售出后突然进行大幅度更新导致玩家登录困难, 再比如公测后的各种BUG以及韩方的不配合。
因此, 在2004年4月, 奥美电子在和韩国厂商VANSOFT宣布合作并代理网游《开天》的时候, VANSOFT的游戏策划总监权龙承诺, 韩方的技术人员将常驻奥美“直至游戏运营结束”。 对于《开天》今后的更新升级, 韩方也会与奥美电子共同协商游戏的发展方向, 但是不会出现运营商修改游戏的情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那个时候暴雪已经宣布将由九城来代理《魔兽世界》, 因为九城在之前的《奇迹MU》上运营十分出色。 奥美选择《开天》, 更多的还是不服暴雪的决定, 隐隐有与之对抗的意味。
但不服的同时, 奥美电子还存有一丝期望, 那就是暴雪会将《魔兽世界》交给九城和奥美两家公司, 由九城来负责游戏运营, 而奥美来负责市场和渠道。
因此, 在2004年版《魔兽争霸3》的包装盒上出现抽取游戏测试账号的贴纸。 但最终是九城拿下了全部的权益, 而奥美电子什么都没有拿到。
《孔雀王》的失败, 使得奥美电子亏损了近1000万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魔兽世界》代理权。 其实, 就算《魔兽世界》交给奥美电子来运营代理, 日后的状况到底如何也不好说。
有趣的是, 在代理《孔雀王》之前, 奥美电子看上的是《奇迹MU》。 当时的奥美电子已经和WEBZEN的女社长李秀英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但就在签署正式协议前, WEBZEN将代理权授权给来九城。
一连串的事故, 直接导致奥美电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之后孤注一掷的《开天》也没能达到预期, 同样快速地陨落。
网络游戏上的巨幅亏损, 使得本身资金就不算充裕的奥美电子元气大伤, 这也为之后神州奥美和奥美电子之间的矛盾埋下了导火索。
3
神州通信在2005年收购了奥美电子51%的股权, 并成立神州奥美。 但是, 神州奥美只拿掉了奥美电子最优质的单机游戏版权, 对于债务等问题一概不承认, 神州奥美和奥美电子的矛盾就这么慢慢地被激化了。
当时, 奥美电子上海分公司为了运营《开天》, 曾让一家公司独立出去, 就是上海易势力。 当时这家公司由奥美电子原总裁张曙波控制。
在神州通信收购奥美电子后,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 “神州通信收购奥美电子51%股权的三个月后, 奥美电子(武汉)有限公司的物流总监张某, 在神州通信接手前, 突然拿走了3万多个目前主流游戏的CD-KEY”。
而最终游戏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低价正版奥美单机游戏, 销售游戏的所得款又全部全部流入了上海易势力, 而张某本身也是上海易势力网络公司的采购物流总监。
一下子抽走3万个CD-KEY, 导致奥美电子之前采取的一Key多卖的做法被彻底曝光。
由于奥美电子之前在销售游戏光盘时, 在光盘内所贴的是兑换码, 玩家需要用兑换码到官网换取CD-KEY, 而CD-KEY除了在安装游戏的时候需要使用外, 更重要的是可以登录暴雪的战网等平台与全球玩家对战。
但是由于暴雪对CD-KEY数量控制很严, 销售一套游戏只能发放给奥美一个号, 为了卖更多光盘, 奥美就动气了小心思。 公司将一些已经兑换的CD-KEY重新导入兑换的数据库, 毕竟不是每一个玩家都会登陆战网, 只需要让他们安装好游戏即可。
然而由于3万个正版CD-KEY被抽取, CD-KEY的总量严重不足, 直接导致之前的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 众多玩家发现登录不了战网。 之前的小概率事件还可以以“系统问题”为借口推脱, 但这次显然是纸包不住火了。
之后奥美电子的名誉一落千丈, 暴雪震怒, 除了高额的罚款之外, 还逐渐冻结了对奥美电子的CDKEY供应。 奥美电子这个时候算是彻底完蛋了。
4
除了自己花样作死之外, 外部因素也不能不提, 其中之一就是盗版的问题。
无论是《反恐精英》, 还是《冰封王座》, 当时这两款游戏在中国的人气是很高的, 这一点去当时的网吧看一看便知。
但是几乎绝大多数是盗版, 奥美电子的正版虽然卖得也不算差, 但与盗版相比, 销量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
奥美电子发起过很多次诉讼, 最经典的莫过于对浩方的起诉, 要求赔偿1亿元。 因为浩方的存在让大量盗版游戏有了生存空间, 盗版游戏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对战, 但奥美电子败诉了。
如果放在今天这样一个对版权意识足够重视的环境下, 或许还能允许奥美电子犯几次小错, 但当时不行。
另外, 游戏厂商对中国代理方的态度也值得商榷。 当时暴雪的母公司维旺迪对奥美电子的态度是十分傲慢的, 在和中国公司合作时, 维旺迪会要求代理方承诺一个最低的销量并预先支付版权金才授权压盘。
在争夺《魔兽世界》代理权时, 奥美就对维旺迪做出了《冰封王座》70万套和《半条命2》30万套的销量指标并预支版权金, 这也是导致奥美资金告急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除此之外, 还有一件事也能体现这一点。
2004年的时候, 有记者撰文称“维旺迪中国区域负责人表示电子竞技未必通过奥美”。 当时的奥美电子集团副总经理李志诚立即出来澄清, 称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是由于翻译不当, 而奥美电子也立即与维旺迪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 维旺迪也出具了一封澄清声明。
看完这份声明, 我们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说, 完全没有承认奥美电子的地位, 这还是在奥美电子对推广旗下游戏有很大功劳的背景下。
放到今天, 在中国如此巨大的游戏市场的诱惑下, 海外的游戏厂商断然是不敢对合作方如此强势的。
种种因素下, 奥美电子迅速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回顾奥美电子的败局, 值得引以为戒的一点是, 千万不要和比自己强势太多的厂商合作, 因为他们分分钟会决定你的命运。
这一点上, 当年和奥美电子恩怨颇深的九城已经作出了证明。 而反面的例子则是盛大对《传奇》的掌控以及腾讯对《穿越火线》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