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强势入局外卖,字节恐难挤占美团市场

珠江路在线   2023年2月27日  【 转载 】天龙八部搜服 

近日,有 信息称,抖音将于3月1日上线全国外卖服务,当前已在北上广三地进行内测 。而反观美团,进军短视频领域已久,但 防御势头 绝对 迟缓,换句话来说,这更像是一场防备战 。截至现在,从多方面 信息了解到,美团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并未大刀阔斧,算是中规中矩 。

不过, 固然美团在短视频领域并未带有太大侵略性,但是其外卖业务 几乎是垄断了外卖市场 。 家喻户晓,美团在当地生活领域,也是超级 利用 。要晓得,如今的美团App不只包括了外卖、美食、酒店、电影等当地生活模块,同时还 占有美团优选社区团购业务,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当地生活服务 。此外,美团出行服务也集打车、公交、驾车、骑行于一身,为消费者出行提供 便捷 。

今年年头以来,抖音在当地生活中一路高歌猛进,抖音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更是彰显了其进军当地生活的 信念 。当抖音要全面进军外卖领域并要祭出价格战的 信息传出后,通常状况下,市场一般会沿着过去的惯性来思量, 模摸糊糊下,宛然互联网圈会再现曾经拼多多与阿里中间厮杀竞争的场景 。

但是,站在抖音的角度来看,抖音兴许只不过试图在其生态系统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抖音作为一家 占有 宏大消费者群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活跃消费者数量高达6.8亿,那么假如进军外卖市场,作为在市场根深蒂固的美团,是不是能端稳“饭碗”呢?

1

活力勃勃的外卖市场,抖音为什么不愿缺席

外卖市场是一个十分 宏大的市场,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 遍及和饮食消费 观点的转变,外卖市场的规模和 后劲都在不停添加 。据艾媒 征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级别 。这样的市场规模和 后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 。

抖音也看到了外卖市场的 硕大 后劲,在2021年时其就被媒体曝出成立了外卖业务团队,注册了“心动外卖”小程序等一系列 举动来切入外卖市场 。

从市场方面来看,抖音入局外卖不只仅是由于外卖市场的 硕大 后劲,还由于随着年轻消费者消费 威力和消费 观点的 晋升,外卖市场也逐步从单纯的饮食服务向为年轻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转型 。抖音借助其在年轻消费者中的 壮大消费者群体和社交影响力,也想更好地满足这 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

从 其余方面来看,抖音在其活跃消费者中,85%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而这些消费者也是一群消费 威力强、消费 志愿高的年轻消费者 。 而后,又依据市场显示,在外卖市场,18-30岁的年轻人是最重要的消费群体 。

而从美团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团外卖月活跃消费者数为4.58亿,同比增进22.9% 。2022年,美团外卖月活跃消费者数为6.847亿 。依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1年1月,抖音短视频月活跃消费者已超过了6亿,对照美团, 占有着 硕大的消费者量 。所以,抖音也想利用这个优势进入外卖市场,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使用其外卖服务 。

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所晓得的外卖已不是新奇的产物了 。从2013年开始,美团就推出外卖业务,随着这么多年的经营,美团已经做到了全部商家的全 遮蔽 。美团的 经营 模式也与抖音不一样 。美团的服务重要是由消费者自行查找并 取舍,而抖音则更多地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来推进销售,更多地 依附视频内容进行商品的 倾销 。

美团之所以 能够成为行业领导者,是由于它在过去的外卖市场中已经 构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较于 其余外卖平台,美团 重视外卖平台的线下履约与效率、体验驱动,而非只 依附流量推进平台的进展 。

2

字节猛攻美团腹地,胜算几何?

在之前,外卖赛道就 演出过大战 。阿里、百度、滴滴、饿了么等公司曾经是中国外卖市场的竞争者,在其中,百度外卖、滴滴外卖都曾大举布局,但最后都由于各自不同的缘由又 取舍了退场转向 。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最后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率先者 。一位久经“战场”的大将,焉能被字节攻下?

据艾瑞 征询公布的2017年三季度数据,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48.1%,饿了么市场份额为38.8% 。而百度外卖市场份额为8.6%,滴滴外卖市场份额为3.6% 。至2020年9月,饿了么的月活跃消费者数为3.3亿,美团外卖的月活跃消费者数为3.0亿,百度外卖的月活跃消费者数为1.5亿,而滴滴外卖的月活跃消费者数为4400万 。

抖音强势入局外卖,字节恐难挤占美团市场

上面这些数据都显示了,从2017年开始,美团外卖在外卖市场上的竞争中早已处于率先地位,其月活跃消费者数也都达到了亿级别 。而随着差距不停拉大,百度,滴滴,阿里也最后无功而退 。

再回忆美团外卖的进展历程,我们 能够看出,外卖行业并不是一个足够有 设想力的行业,毕竟这是一个盈利难度较大的行业 。

首先,外卖行业需求极大的资金投入,但利润空间又很薄,这使得盈利与规模紧密 有关 。当美团决定进入外卖市场时,他们做好了投入10亿美元的 预备 。但在实际盈利之前,这个数字膨胀到了130亿人民币 。而从抽佣这一项来看, 固然商家关于美团的高费率向来 示意不满,但是从财报 本身来看,在刨去骑手的 经营费用后,外卖单均的利润大约在2% 。

固然在2022年7月,抖音就开始在北京、上海以及成都等城市试点“团购配送” 。但半年过去了,外卖业务仍处于小 规模 经营,入驻的商家则多为大型连锁品牌,客单价在百元左右 。

据Tech星球报导,招商经理 示意,抖音外卖更 重视 造就消费者关于美食的兴趣,而不是像美团、饿了么那样仅满足消费者用餐的时效性需求 。

但是, 有关于 其余平台的 取舍,抖音外卖提供的菜品 取舍较为贫乏,这将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难 造就 。有些同时入驻了抖音和美团的商户 示意,抖音的订单量不只比美团要少,并且在过去半年中呈递减趋向 。 缺乏规模的增进, 即便抖音和微信当前 使用较低的抽成去吸引商家入驻,但从长 工夫来看,这种状态注定 无奈 延续下去 。

另外一方面抖音外卖业务现在还是由第三方平台去配送, 固然当前来看,第三方平台已经足以 支撑订单量,但这只不过在业务 本身仅处于小规模试点的 根底上 。一旦业务规模 扩充,很可能会浮现爆单等问题 。如此看来,在外卖行业中,无论是抖音还是 其余平台,都难以成为分量级竞争对手 。

固然美团在外卖市场上的 体现卓越,但这并不 象征着该平台 能够满足全部消费者的需求 。在一些非紧急的外卖领域中,如下午茶和夜宵,以及线下探店、团购、即时零售等当地生活领域, 依然存在许多机会期待开发 。

这些领域是消费者的刚需之一,特殊是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 。例如,下午茶和夜宵这两个领域是人们日常消费的 必须品,而这些需求并没有得到 充足满足 。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 快捷进展,许多人更情愿通过线上 路径了解和购买当地生活服务,而这也为线下探店、团购、即时零售等领域带来了进展机会 。作为流量 硕大的抖音, 固然从正面去 挑战美团 比较 困苦,但是从更多当地生活服务方面来看,兴许也有无限的可能 。

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抖音剑指何处

固然在外卖市场,抖音前景并不十分乐观,但是为什么抖音还要涉足这个领域?依据艾瑞 征询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3.4%和31.9%,而抖音外卖的市场份额仅为0.4% 。而伯虎财经 综合却认为,关于抖音而言,外卖并不是当地生活业务的核心内容,而更像是 精益求精的存在,至于 是否冲击到美团,那就再说了 。

抖音强势入局外卖,字节恐难挤占美团市场

在过去,当地生活赛道有同城零售,当地生活o2o两大模块,这其中美团打造了一个 宏大的“商家+点评”的平台 。 只有人们对某个实体门店有兴趣,他们总会先到美团查看评介、价格和服务内容 。

但现在,时代已经 产生了 变迁 。在推举算法的协助下,短视频巨头们的到店业务对传统的到店业务造成了冲击,就像直播电商对传统货架电商,今天头条对百度查找一样 。

以往的找货逻辑被转变,算法推举的短视频 能够 积极地推送消费者有兴趣的内容,从而将内容 展示的环节前置,决策链路从寻觅商品变成了被内容吸引产生消费需求, 实现从纯种草内容到交易的全闭环,这便是所谓的“货找人” 。

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依赖过去十年 造就起来的消费习惯和商家资源积存,在到店业务领域,美团 依然 占有 绝对较大的优势,而抖音入驻商家在现阶段 无奈与美团相比 。依据中泰证券的抽样 考查数据,在三个商圈的样本中,抖音入驻商家数量仅占美团的34%、26%、10% 。

此外,依据36氪的报导,上一年美团和抖音在市场占有率上的比例分别为60%和10%,而阿里仅为个位数 。但据中泰证券的测算,推送式团购GMV转换为实际核销的比例仅为50%-60%,这个比例并不高 。

总体来说,短视频平台在外卖领域的竞争 依然 绝对 薄弱,但随着技术和业务模式的不停创新,它们也有望在 将来成为重要的竞争者 。

4

结语

当前来看,美团外卖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积存了 宏大的商家资源和消费习惯,并占领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绝对来说优势太大 。

但当前这种影响还缺乏以组成“ 要挟”,尤其是在美团等老牌企业已经通过多年深耕积存了 比较深的消费者心智、 使用习惯、业务逻辑、即时配送等方面的护城河之后 。

但是,不停 丰盛和博弈的外卖平台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美团和饿了么这些头部平台可能需求进一步考量降佣等策略,使得商家 能够真正享受到互联网模式和技术带来的增进红利 。惟独更多 取舍, 能力有更多机会 。在多方竞争的制衡下,相信最大的受益者 依然是消费者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