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新加坡华人送外卖,一趟5000块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10月21日
【
转载
】霞光社
|
|
今年8月之后,新加坡的热度居高不下 。
经纬创投的治理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中感叹道:“我 意识的投资人、头部企业家,觉得7成都在新加坡了,有点可怕 。”媒体报导和网络 探讨如“打工人卷向新加坡”“中国投资人在新加坡”“新加坡为啥蓦地火了?”等等,也让更多人把 眼光聚拢向这片土地 。
现在的新加坡,不只不过各大国际会议和商务饭局的 荟萃地, 如同也成了中国人出海的首选地点之一 。
但众多人可能意识不到,假如你真的来到新加坡,首要面临的两个问题便是:“当地用的外卖软件是什么”,以及“打车用哪个软件容易” 。
固然,你得到的 答复可能是用Grab 。Grab是东南亚当地生活巨头,除了外亮点单,还有GrabTaxi的汽车、摩托车打车 性能 。但 簇拥而来的中国人,还是想要找到开在新加坡的中餐馆,叫到合胃口的中餐外卖 。
所以新到新加坡的游客或是商务旅人,都 时常被种草一款名叫“唐人街外卖”的软件 。上面 几乎涵盖了全部在新加坡的特点中餐,既有川湘菜、东北烤肉、冒菜、火锅串串、小尾羊这样的地方菜系,也有像“海底捞”“云海肴”“小龙坎”“杨国福麻辣烫”这样国内也随处可见的品牌,还有“康记糖葫芦”“辣妞小鲜肉”“万里挑燕”这种巷子里的当地华人特点小店 。
到了中秋、端午、春节,在狮城的外卖生意就更火爆了 。不少华人或出海东南亚的中国人,会在新加坡几个最大的中餐馆,点上一桌十几个大菜 。而这些节日菜肴也都同样 能够通过中餐外卖软件下单,再由新加坡的外卖小哥跨过十几公里的 行程送达,以 慰藉在外 飘荡游子的“中国胃” 。
每当这个时候,这家外卖平台的开发者 旷野都会 忘却自己是老板,急急忙忙跑到餐厅后厨催餐配送 。霞光社和 旷野聊了聊他在新加坡 创办中餐美食外卖App的故事,以及这些年在东南亚的事业和生活 。
以下是他的自述 。
在新加坡做外卖,“卖水给淘金人”
决定去新加坡创业是在2019年 。在这之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回国待了两三年 工夫,当时觉得新加坡有创业机会,就又回到那里 。
此前在东南亚的生活中,我发现当地外卖市场的成熟度是远逊于国内的,尤其是中餐外卖,众多我们小群体中十分喜爱的中餐馆,在当地的主流点餐软件上 根本不浮现 。而假如用电话下单,那些中餐馆小店又会由于 间隔太远而 无奈配送 。
于是我们开发的中餐外卖平台“Deliverychinatown(唐人街外卖)”,就在2019年7月正式上线了 。
这款APP 几乎是新加坡最早上线的华人外卖之一,存在的重要竞争对手,包含东南亚最大的外卖平台“Grab”,新加坡的“星食客”,“HungryPanda(熊猫外卖)”以及被其收购的马来西亚的“Easy”等等 。
尤其是今年,出海新加坡以及所谓“新移民”的热度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大家关于“坡县”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 。 能够说,从国内的外来“出海客”,来到新加坡都自带外卖需求 。
关于刚来东南亚国家的国内商业精英和投资人来说,假如吃不到合口味的中餐,生活 舒服性会大打折扣 。 使用当地的外卖软件自然也没有问题,但英文菜单和 无奈预测的菜品口味,又成了妨碍下单的最大难点 。
而我们就像在传说中的“淘金热”中,那些卖水给淘金者的人 。淘金者纷纷涌入暗藏黄金的热土,而我们则为这些 妄想家服务 。
在新加坡,中餐外卖客户的 均匀客单价很高 。
许多高净值客户一次下单,客单价就 能够达到几千元人民币左右 。有一次,新加坡国庆我亲自开车送了3单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的中餐外卖订单——这 几乎是新加坡最高档的酒店之一,这几单加起来菜品价格都能达到5000元人民币以上 。
“Grab”只做3公里之内的配送,3公里之外消费者甚至看不到自己想吃的店铺,所以众多远 间隔中餐的订单都难以送达 。而我们 彻底 能够满足全岛中餐外卖配送和海外华人订单需求 。
有时候送餐 行程 能够达到二三十公里,而这 部分超出的运费,都是由消费者和平台来分担 。
在“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有不少 谋求生活 品质的居民和游客,都情愿为了一口好吃的, 花费更多的运费,让人把美味从二十几公里远的地方送过来 。
再外加这三年来,新加坡的外卖市场的成熟度,在当地疫情的影响下进展飞快,当地消费者也开始更多地 承受外亮点餐这种模式 。
比方说在新加坡,就有一家很好吃的湘菜,很有名 。而这家餐厅的潜在客户 几乎是遍布全岛的新加坡华人和国内来客 。
那么大家就会算一笔账,假如大老远地打车来吃饭, 花费可能也和样超过20新币(折合人民币100元左右) 。这样一来,叫外卖反而变得划算 。
固然远 间隔配送,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 比方新加坡 往往下雨,遇到下雨天再外加 行程又远,餐品送达甚至超过了一个半小时,甚至更久 。在我们方才开始创业的时候,遇到这种天气, 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全员跑出来干外卖小哥的活儿 。
每年春节我都会跑出去送餐,这三年 几乎一个 完全的春节都没过过 。大家点的全是中餐大菜,一个订单多达十几道菜,招致餐厅出餐特殊慢 。我只好等在餐厅门口,拨视频过去给客户解释,向他直播厨房做菜 历程 。
来新加坡的国人在点外卖的时候,其实有众多显而易见 特色 。 比方说传统节日点单十分多, 均匀每个订单的总额又很大, 彻底超出了我们国内点外卖的 设想 。有时候我还能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下雨的时候你 定然要开车,小心路滑慢点来 。”高素养的客户群体也让人感到很暖心 。
“Deliverychinatown(唐人街外卖)”的东南亚消费者量,现在已经到了40多万,其中在新加坡的消费者就超过三分之二,里面大 部分又都是来此创业和定居的华人 。
“新加坡热”不只推进了当地经济,也成就了一批批像我们这样的“卖水人” 。
把“砍一刀”复制到新加坡,能行吗?
我记得,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中餐厅远没有现在那么多 。
十多年过去了,在新加坡的中餐馆越开越多,越开越大 。中式基因十分 浓重的正宗中餐馆不在少数,受中式餐饮文化影响的餐饮甚至达到了上千家 。
除了新加坡,同样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几年的中餐厅也已经增进到了几千家 。
东南亚中餐文化的 渗透,已经超过我们的 设想 。粤菜、川菜、西北油泼面......中餐新店不停在当地开业,中式餐饮文化已经席卷了这个新移民地域 。
在我家门口的早餐店,现在卖的最好的,便是一种麻辣口味的意面 。这显而易见便是受国内餐饮习惯影响,意面都被做出了麻辣味儿来 。
固然大量出海人把国内的点外卖习惯,已经“平移”到了东南亚来,但事实上,在东南亚做外卖,还是和国内有众多不同 。
东南亚地域进展很不 均衡,假如只看新加坡的话,现代化的 繁华程度 着实十分高 。而假如把 眼光投向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等 其余东南亚国家,则各地的进展则出现出显而易见的不同,地域性的文化差别更是显而易见 。
首先是在确认 模式上,东南亚的本土消费者和国内来的短期客人 使用习惯就有很大差别 。 比方说许多当地人会 使用外卖的网页版来点餐,点餐 实现后通过发邮件给消费者确认 。而许多刚从国内 到达坡县的消费者,就 彻底不适 利用邮件来收 告诉,招致找不到自己下的订单,于是疯狂给我们打电话 。
另外,我们的“混点” 模式,也让许多国内来的新消费者觉得很新鲜 。 比方说,同样是 取舍Chinatown内的饭馆点餐,不同于国内一个餐厅下一单的模式,在这里 能够几家店一同点,让外卖小哥来跑腿 。 比方说 能够先点一个韭菜盒子,再点一碗羊肉汤,再点另外一家的凉拌菜,再来个酸奶水果,一次全部买全 。
其余的差别点则更加具体,例如从东南亚的点餐习惯来看,大家都不太喜爱浏览文字 。所以我们会尽量削减APP上的文字比例,换成用大图 展示菜品 。
而我们最 顺利的“模式复制”,是在我们的外卖软件里加入了“砍一刀” 。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十 散发达,我们一 部分的研发团队也还留在国内四川成都 。从国内到东南亚的许多出海产品,都输在了不够当地化,但优势是 能够 汲取国内已经成熟的互联网玩法 。
在新加坡点中餐外卖,其实最让人头疼的是运费太贵 。依据消费者的配送 间隔算实际运费的话,一单运费可能要超过16元新币(折合人民币80元左右) 。众多消费者会觉得很贵,尤其是在节假日点外卖的巅峰期,可能还见面临运费加价,甚至加价都找不到接单的外卖小哥来配送的状况 。
后来我们就引入了运费“砍一刀”,通过把外卖订单发给朋友砍掉运费价格,平台 固然负担了更多的运费成本,但很好的实现了消费者中的裂变推广 。
这种模式在国内已 教训证 顺利,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用在外卖软件的消费者猎取上了 。反而在东南亚的消费者裂变上很好用,短 工夫内帮我们实现了众多自然增进消费者 。
从“ 孤单出海人”到“中式生活 迁徙”
在新加坡创业三年来,我也有不少感触和体味 。
出海人在远离 家乡的地方,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必定是 孤单 。
中国人在海外是很喜爱抱团的,海外群体、华人群体普通都 比较集中,所以想做面向东南亚国人的业务,口碑积存很重要 。
比方说在当地疫情期间,我们还在当地华人圈子里, 发动过团购烧鸭、水果等服务,重要解决大家团购商品配送和供给链 洽购的问题 。 固然治理零散的当地“团长”十分 花费 力量,然而关于我们的口碑 流传是个挺好的机会 。
在东南亚做外卖,获客 绝对顺畅,而难点在于商家侧的接洽 。
许多国内餐厅事实上需求外卖的流量,外卖收益占得比重很大 。尤其是新餐厅开业,需求外卖的渠道辅助来 打开市场 。但关于许多东南亚当地餐厅来说,对外卖的依赖其实没有那么重 。
尤其是东南亚当地的中餐厅,大多已经 实现了自有食客和粉丝群体的积存,并不需求通过外卖平台来推广和获客 。食客假如想订外卖,直接给商家打电话就 能够实现,并不需求交给外卖平台大量的佣金,这笔支出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 。
我们推进的重点,从国内 教训中外卖软件起步期的“教育市场”,改变为了 花费众多精力去“教育商家” 。所以,在和商家的合作中,高水平的服务 品质和融洽的合作关系,才是让当地餐厅对我们 维持信赖的 要害 。
为了适 该当地商家的需求,我们推出了餐饮独立站技术服务品牌MEUU 。这种餐饮商家独立站模式是 单纯的to B服务,为商家和餐厅提供技术服务 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两者 联合,才是“Discover & deliver great food” 。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点是,新加坡骑手资源,其实向来处于紧缺状态 。
固然坡县外卖配送工作的薪酬并不低,假如 奋力配送的话,实现“月薪过万”同样不是梦 。但大多数来到这里的年轻人,都想在摩天大楼里从事更风光的工作 。
另一方面,东南亚当地的外卖小哥关于工作的 谨严度,也是远远不如国内的 。甚至间或还会遇上自己旗下的外卖员已经接到客户订单的状况下,自己先去不紧不慢地吃顿饭,再去 实现工作配送外卖的状况 。
国内外卖市场太“卷”,新加坡的外卖小哥又过于散漫 。事实上,我们当下的业务规模还有很大的扩张余地, 将来前景也十分可观 。但便是受限于骑手的短缺,我们都不敢把业务量推到更高 。
我们 应聘的口号是“占山为王,吃喝不愁” 。
当初刚开始做“唐人街外卖”的时候,我其实想的 比较轻松,便是想打造一个技术平台,实现“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唐人街外卖”的 妄想 。
这两年 渐渐做下来,团队从平台 经营到为商家提供独立站,终于 奋力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把 指标也 专一在了中餐外卖和海外生活赛道 。
越来越多的汉字招牌在东南亚城市的街头林立,出海人所带来的文化 流传已经 耳濡目染 产生 。当麻辣烫、港式早茶、毛肚火锅、酸辣粉、凉皮、炒面、烩面、汤面都在出海人的影响下成为当地常见的餐饮之后,离“中式生活 模式”的 迁徙和 感化也就不远了 。
新加坡近期是真的很“热”,从我们外卖平台的增进数据上,更是 感想显而易见 。
而我认为会,新加坡的这种热度辐射整个东南亚,当前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市场都已经觉得显而易见受到“新加坡热”的影响 。
关于我们来说,更多国内优异的餐饮企业落地东南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从协助品牌 实现市场调研、招商引资、品牌推广等等,都出现出极大 后劲的市场契机 。
回忆起2019年的夏天,我在赤道吃到了老北京冰糖葫芦,在糖葫芦入口的那一刻,蓦地觉得热泪盈眶 。
做外卖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 事件, 经营工作 沉重 。但同时,也没有什么比美食更能 快捷实现文化 流传 。 指望我们这些海外移民 无论走到哪里,随时 能够吃到一口家乡菜,这可能便是我做中餐外卖的 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