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赴港上市 三年“声意”亏损超20亿

珠江路在线   2021年9月15日  【 转载 】冒险岛 

  本文标签:喜马拉雅,音频

  [ 即便已跻身行业头部,但喜马拉雅仍面临很多新入局的实力发烧友 。除荔枝FM和蜻蜓FM竞争者外,2020年,腾讯、字节、网易等巨头先后入局在线音频行业,试图分一杯羹 。例如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推出“番茄畅听”、 微信上线“微信听书”、 快手推出了播客类APP“皮艇” 。 ]

  中国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面市的 方案从美国转向中国香港 。

  9月13日晚,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面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为联席承销商 。

  招股书同时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的业绩和消费者数据 。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马拉雅上半年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进55.5%;月活跃消费者已达到2.62亿,其中包含IoT及 其余第三方平台月活消费者1.51亿 。

  依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进展探究报告》,喜马拉雅的消费者 渗透率达到67.1%,占领市场近七成的份额,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荔枝和蜻蜓FM 。

  不过亏损依旧是在线音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包含喜马拉雅、已经面市的荔枝当前都仍处亏损 。香颂资本 独创人沈萌在 承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 示意,与此前内容不停加码的富媒体模式相比,当前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回归更单一更 单纯的媒体 模式 。

   比方音频,让消费者更 重视媒体内容的 本身而非各种炫 目标外在 体现 模式,像国外也开始刮起单一音频模式的 风行风潮,关于喜马拉雅来说,现阶段还是处于策略性亏损期,以不停投入换取更多份额更大规模和更强的消费者黏性,一旦这些优势 强固,在此 根底上进行变现就会顺理成章 。

  绕不过的亏损话题:上半年 接续亏损3.23亿

   只管位于在线音频第一梯队,但喜马拉雅仍绕不过亏损 。2018'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97亿元、40.76亿元,呈 延续上涨的趋向,但实际增幅在放缓;与此同时,同期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三年亏损逾20亿元,亏损幅度在不停收窄 。

  招股书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同比添加55.5%至25.1亿元,但上半年 接续亏损3.23亿元,同比亏损还在 扩充 。其中,喜马拉雅2021年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 开销同比添加了近一倍之多,达到12.33亿元 。

  招股书显示,销售及营销 开销重要用在渠道推广、品牌推广及广告以及 领取予分销商及 其余平台的佣金 。喜马拉雅 示意, 将来会 方案进行更多营销及推广 运动以吸引消费者及广告客户,并 晋升品牌知名度及内容 渗透,销售及营销 开销还将 接续添加 。

   即便已跻身行业头部,但喜马拉雅仍面临很多新入局的实力发烧友 。除荔枝FM和蜻蜓FM竞争者外,2020年,腾讯、字节、网易等巨头先后入局在线音频行业,试图分一杯羹 。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推出“番茄畅听”、 微信上线“微信听书”、 快手推出了播客类APP“皮艇”、腾讯音乐公布崭新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网易云音乐上线“声之剧场” 。此外,中央 播送电视总台推出了“云听”等 。

  这些新入局竞争者无不背靠巨头, 占有 丰盛的内容资源以 构建壁垒,同时还能通过自有平台引流,竞争之下,喜马拉雅加大营销力度,补充流量资源以 巩固市场份额,在 严峻的资本竞争下,不进则退 。

  除了营销 开销,亏损的另一面在于,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居高不下 。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营业成本向来是喜马拉雅最大的成本 开销,占领其总支出的50%以上 。营业成本重要包含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分成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 。据招股书披露,喜马拉雅与140家出版商 构建合作,与阅文签订了一份20年在线音频授权 。同时,还与德云社、吴晓波等演艺团队或作家 构建合作,搭建内容护城河 。

  大量合作带来高额的内容成本 。招股书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 领取给内容创作者和签约方的收入分成达到12.9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32%,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为2.5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3% 。

  以PGC、PUGC、UGC模式为主的喜马拉雅要想 接续扩张,面临着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吸引创作者,同时购买更多的版权资源 。喜马拉雅在此次招股书中提到,募集资金将用于 丰盛内容库,并 接续激励内容创作者创作优质内容,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具体而言,将 接续与出版商、网络文学平台、内容创作者等就版权内容资源 发展合作, 获得不同类型的内容 。

  在线音频还需“烧钱”求进展 。自2012年成立后,喜马拉雅先后 实现了9轮融资,其 策略投资者包含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 将来、索尼音乐,重要财务投资者包含美国泛大西洋投资 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盛投资、创世 搭档资本、普华资本、合鲸资本等 。

  招股书显示,就在今年,喜马拉雅 实现了近3.5亿美元的E轮融资 。

  营收需求更多“故事”

  内容成本与渠道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重要变现渠道包含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 其余创新产品和服务 。

  其中,付费订阅和广告是其重要收入模式,占领近八成的营收 。首先付费订阅占领了其约一半的收入,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25.1亿元,其中订阅就 奉献了超过13.7亿元,占比达到54.6%;其次是广告, 奉献了超过6亿元收入,占比24.5% 。

  付费订阅是喜马拉雅的 根本盘,招股书显示, 2021年上半年,平台的月均活跃移动端付费消费者数量为1420万, 均匀月活跃消费者付费率约为12.8% 。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消费者群的 渗透仍缺乏, 将来增进仍有 硕大 后劲 。从消费者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在线音频市场,而据灼识 征询的 材料,2020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消费者数的 渗透率为46.5%,中国仅为16.1% 。iMedia Research数据则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音频行业消费者规模出现逐年稳步增进趋向,2020年消费者规模达到5.7亿人,同比增进16.3%;估计2021年消费者规模将达到6.4亿人 。

  除此外,音频行业的优势在于,其内容 接纳门槛较低, 能够 遮蔽从全年龄层的消费者 。

  喜马拉雅在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约24%消费者是80后,28%是90后, 25%是00后 。地域方面,消费者53%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37%来自三四线城市,10%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域 。

  从披露信息来看,喜马拉雅几个年龄层消费者没有显而易见的差距,年龄 构造影响并不大 。但在地域方面,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域还有 能够 发掘的空间 。喜马拉雅也提到,将 接续 扩充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群 。

  在高企的营业成本之下,除了 扩充消费者群外,在线音频平台 将来可能需求讲更多的“故事”, 构建护城河, 接续探究盈利路径 。

  喜马拉雅 独创人余建军曾公开回应“没有 制订任何盈利的 工夫表”这一问题,称“ 指望 接续去 保持制造消费者价格, 接续把 根底做好……一年不行两年、三年、四年,我们做的品类音频便是这个特色,你很 焦急反而做不好,需求长 工夫的打磨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