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卖惨骗局亟待法治亮剑 |
珠江路在线
2021年8月5日
【
转载
】
|
本文标签:网络卖惨,卖惨 |
身世 悲惨、上不起学的小姑娘,引来一众网友购买本地村民的苹果;丈夫患有肝癌、自己在工地扛水泥的妹子, 获得众多网友打赏……这些个 赢得众人同情的案例,最后却被 证实是骗局 。媒体 考查发现,这类网络卖惨的骗局,已 构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整治 急不可待!(8月4日《工人日报》)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 遍及率达70.4%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一些人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 模式,通过 假造离奇的剧情,卖惨炒作骗取关注、吸引流量,实现带货、非法牟利的 目标 。 比方,前些年所谓四川凉山女孩阿佳“哭诉身世 悲惨”,实际上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打工者雇人编演的短视频 。众多人在同情之余慷慨解囊,购买视频中所谓的“ 穷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实则仅有很少一 部分是本地村民的 。而备受关注的“水泥妹”对罹患肝癌的丈夫不离不弃,扛水泥打工救夫,同样是有人在背后精心设计剧情,“水泥妹”本人也 积极 参加了卖惨式骗局 。
值得 警惕的是,眼下网络卖惨已经出现技术化、团队化、流程化的进展趋向,从编剧到演员培训等一系列服务,俨然 构成一条 完全的黑色产业链 。一些专业公司、专业团队不只有现成的剧本,还 能够依据消费者的需求量身订做新的剧本及带货 方案 。演员从业余到专业的都有,甚至不乏影视学院的学生 。关于特别剧情,演员还要 承受特定培训,确保 动机 真切 。
网络卖惨骗局,不只让当事人牟取了不正当利益,还严峻扰乱了网络秩序,透支了社会信用 。 受骗 行骗的人们,今后遇到真正需求协助的状况,也 不免会 迟疑犹豫 。对此,必须 加强对网络卖惨行为的监管和打击, 保护社会诚信建设 。当前,一些网络平台已经 留神到网络卖惨问题,加大治理力度 。今年3月和4月,抖音安全 核心先后公布两期“卖惨带货、演戏炒作”违规行为处罚布告, 解决 有关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46个 。
不过,单靠平台 加强治理,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账号被封了,当事人 能够换个账号再一次卖惨牟利 。事实上,网络卖惨骗局不只仅是失信,更涉嫌违法,对此必须 依附法制亮剑, 遍及其违法成本,让骗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能力有效遏制网络卖惨, 标准网络秩序 。
当事人以非法占有为 目标虚构事实,让网民产生 舛误 意识,并基于这种 舛误 意识 处罚财产,招致当事人非法获益,网民经济受损 。这种网络卖惨的套路,当以“ 欺骗罪”论处 。同时,一些公司和团队明知他人利用网络骗取钱财,却为其提供剧本、演员以及一条龙的创作服务,这种行为涉嫌《刑法 批改案(九)》规定的“协助信息网络犯罪 运动罪”,也应依法受到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