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别等着“倍速”给影视剧挤水分

珠江路在线   2021年6月11日  【 转载 】 

  本文标签:倍速,影视剧

  对一部电视剧的最高评介是什么?今日不少观众的答案恐怕会是“不开倍速” 。有探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视听消费者规模达9.44亿人,其中“倍速”看剧消费者大幅增进,在00后群体中比例已高达4成 。

  观众为啥频频按下“加快键”?缘由很 容易——剧集注水太多 。不少热推大剧,无论“都市风”还是“历史向”,动不动六七十集起步 。 固然宣发文案看着抓人,可一般不消半集就翻车 。一集四非常钟的剧,前几分钟前情回忆,后几分钟下集 预报,之间还得时不时植入些硬广 。所剩不多的“主菜”里,充斥着老旧俗套的情节、拖沓腻歪的对话、莫名其妙的留白,外带各种硬塞进去的 干线 。阅剧无数的当代观众早就深谙这些套路,演员一瞪眼、一咧嘴,就能猜到要说的台词,镜头一转、音乐一响就晓得后续剧情走向,只好通过“倍速”来手动挤掉水分 。

  “一集非常钟、一天一部剧”看似 奇迹,却并不好笑,这是对文艺创作 尊严而 沉重的 揭示 。今日的影视市场显而易见供大于求 。观众有了更大 取舍权,审美品位也水涨船高,对那些能量密度过低的作品越来越不能忍,靠“IP+鲜肉”就能收割流量的日子一去不返 。更何况, 留神力是当下社会稀缺资源, 即便定位为“下饭剧”,假如剧本太烂、台词太空、演技太尬,也 根本没人情愿 浪费 工夫 。“倍速”看剧是观众们的无声抵抗,假如再“水”,大家可能就只看 预报短片、剪辑片段,直至 索性弃剧了 。

  固然,给影视剧挤水分,并非一味缩小片长,甚至拍些一步一个爆点的“爽剧”,而是要求作品选材故 意思,情节有内容,台词有滋味 。 比方,《红楼梦》《雍正王朝》《觉醒年代》《山海情》,集数有长有短,但制作 讲究、情节扎实,让人 根本舍不得快进,还有一群剧迷 反复解读台词 。而复盘这些口碑好剧的创作过程,无一不是在题材 筹划、剧本创作时 反复 斟酌,在开机拍摄、后期制作时精益求精 。事实 证实,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不会辜负一部诚意之作 。

  近期,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名单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这其实也是一个鲜亮信号:“内容为王”“演技为王”的创作时代已经回归,精品力作这么多、观众要求这么高,哪还有烂片水剧的立足之地呢?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