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下一条“鲶鱼”是小米? |
珠江路在线
2021年12月3日
【
转载
】经济参考报
|
本文标签:汽车,小米 |
只管至少还要再等两年 能力见到小米汽车的“庐山真面目”,但不阻碍任何一丁点有关小米造车的 信息就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小米这种自带流量的 景象当然是其互联网基因使然,也折射出汽车业正处于一个大进展、大超速、大 交融时代,将来汽车的设想空间容得下无限可能 。
近期一个关于小米造车的 信息便是小米汽车将在北京亦庄建设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并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也便是说,小米汽车的大本营落定在了北京亦庄,并且是自建工厂 。此前自小米在今年3月 宣告下场造车后传出的关于代工还是收购、关于落户何地的种种绯闻终于 烟消云散,小米造车有了 本质性进展 。
若深研小米在阐释造车缘由时向来强调的“只能”,不难发现汽车业正在“去汽车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小米掌门人雷军看来,智能电动汽车已经从“机械产业”改变为“信息产业”,“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小米只能争” 。 有关机构的研报也显示,整车电子件BOM(物料清单)占比已经超过50%, 将来比例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汽车的研发成本中2/3与电子 有关,“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消费电子” 。正是如此颠覆又 交融的进展趋向吸引了大量小米们 一拥而上,在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明珠”的汽车创造领域终于有了与传统车企“巨无霸”一争高下的 机会 。
回忆小米汽车这多半年来的超速“长大”过程,小米其实更像一个买手、选品人:一方面“招兵买马”组建团队自研自动驾驶,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加速在产业链的布局,包含在新能源锂电池、汽车电子、汽车服务,甚至是在汽车金融领域 。而小米之所以 能够如此 快捷切入汽车产业链,正是 依附中国汽车业近年来的蓬勃进展,已 构建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完全的产业链,并且在动力电池、自动驾驶、5G等领域 存在率先优势 。
曾经被传统车企 不屑一顾的“互联网造车”如今不只不是“笑话”,并且成了汽车业一支不可 忽视的“新 权势” 。而曾经以轻资产为 特色的互联网企业也越来越“实”,日渐成为重资产的实体企业 。小米最后 取舍自建工厂而非代工或是收购现成的工厂便是一例 。与手机行业的代工不同,汽车产业 存在复杂的生产技术和上下游供给链,各个环节风险 硕大,对品控的把握要求也极高,更为主要的是,在新技术 快捷迭代的当下,传统汽车创造工厂还有可能浮现创造工艺跟不上新技术开发速度的错位 景象 。这也是大多数造车新 权势早期为了造车资质 取舍代工、最后还是回归自建工厂之路的缘由 。据 透露,小米智能工厂的生产线,很大一 部分的技术和 设施是小米自研或小米投资的企业一同搭建的,从机器人、传感器、测试仪器到传动线和整个 经营软件,众多都是由小米团队深度 参加 。
不只如此,在销售环节,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也 不谋而合地 取舍了自建渠道 。事实上,小米早在6年前就开始建设线下渠道小米之家,用雷军的话说便是“要用电商的 步骤干零售”“用线上的技术去 改造线下”,如今上万个小米之家在城市的 遮蔽率达到97%,在县城的 遮蔽率达到81%,在乡镇的 遮蔽率也达到4% 。据 透露,小米汽车将在现有渠道里筛选门店,不需求二次建设,由此也比 其余车企节约了更多 工夫成本 。
不可 否定,关于造车而言,除了资金以外, 工夫便是最大的成本 。汽车业的进展越来越快,技术迭代快、车型更新快,不只新 权势进入速度越来越快,传统车企也在 快捷转身 。关于小米汽车来说,2024年才实现量产 仿佛还不够快,面临的市场竞争将十分 严峻,而竞争对手故意无意都将量产车 工夫表定在了2024年之前: 几乎与小米同一 工夫 宣告造车的百度,其在创造环节与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首款量产车将于2023年面市;“不造车”的华为,带有HI卓著标识的极狐阿尔法S量产版已经在不久前 闭幕的广州车展亮相;甚至OPPO也传出将在印度推出电动汽车的 信息,估计量产的 工夫点在2023年底或2024年头 。
不过, 仿佛“慢半拍”的小米仍有自己的撒手锏——极致性价比 。正如雷军所言,“小米模式”便是将 绝对高端先进、价格低廉的硬件产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 感想到性价比的 引诱 。同时,通过软件和服务 晋升体验, 超过客户心理预期 。正是这个模式让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 后来居上” 。据业界 综合,在汽车领域,小米的品牌、线下店铺、供给链、工程师等资源 存在 定然的复用性, 能够 节俭建品牌、线下零售网络店铺、供给链的 工夫和成本,这是小米 有关于 其余跨界造车者的优势,而 有关于正在奋力开辟生态的传统车企,汽车业正急于 交融的AI、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 本身便是科技公司的强项,小米的生态已经 根本成型,汽车只不过纳入生态的一个 部分 。
正如业界共识,创业11年来,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办公,小米像一条“鲶鱼”一样,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都会搅动和激活整个行业 。 因而无论小米模式 是否在汽车这个更为复杂的领域复制 顺利,都不阻碍小米被汽车业视为一条“鲶鱼” 。值得 留神的是,当汽车业上一条“鲶鱼”特斯拉正在为一款报价50美元皮卡造型的哨子叫板苹果19美元的天价擦屏布,中国的小米们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启了“成本碾压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