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SN反思录:用户数量跌回10年前 在华虽存犹亡 |
2012年11月7日
【
转载
】腾讯科技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MSN Skype |
[导读]2012年尚未 完毕,Messenger的活跃消费者数量居然下滑至1亿左右,远低于Skype的2.8亿名月度活跃消费者,这一反差 硕大的数字 象征着今年已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从Messenger中 消散 。

微软在今天凌晨正式 宣告Windows Live Messenger(以下简称Messenger)服务(中国以外地域)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中 停留 使用,并入Skype业务之中 。值得 留神的是,微软证实该公司Messenger服务的实际活跃消费者仅为1亿多人, 远低于Skype的2.8亿名月度活跃消费者 。Messenger 这款曾经 遮蔽 寰球超 60%消费者的IM软件终于由于消费者的大量离开而彻底 沦亡 。
据腾讯科技了解,当前Skype在微软产品体系内所 表演 的角色已经不只仅是一款VoIP(网络语音电话业务)产品,还与多项微软核心业务如Xbox及office等产品 买通, 提供多种服务,但这些工作 是不是吸引曾经 消散的客户再一次回 奉还是一个未知数 。
市场份额的迅速 消散是Messenger被取代的最大缘由,这款 曾经被命名为MSN Messenger的IM软件在巅峰期曾一度占有 寰球超60%以上的市场份额 。 即便在上一年,市场调 研机构OPSWAT公布的统计报告仍显示,微软Messenger(MSN)占领了 寰球IM即时通信市场40.67%的市场份额,Skype为27.39%紧随其后 。
2012年尚未 完毕,Messenger的活跃消费者数量竟 然下滑至1亿左右,远低于Skype的2.8亿名月度活跃消费者,这一反差 硕大的数字 象征着今年已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 从Messenger中 消散,这对以 构建关系链著称的IM软件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早在2003年时,MSN Messenger的活跃消费者就已经达到了1亿人 。
近年来,MSN的产品体验向来并无太大改良,自 2005年微软用Messenger取代MSN Messenger品牌以来,实际上只推出了Messenger 8/2009/2011三大代产品,且并无 性能上的明确区别,与竞争对手相比,Messenger不只不足创新,在诸如病毒、网络 欺骗等问题的治理上,微软 统一不足有利的监管措施 。
此外,MSN消费者关于当前MSN所提供的 根本 性能也多有 牢骚,诸如离线发送、断点续传、截图 性能、群 性能等具体的产品体验上,软件企业出身的微软向来无力与互联网企业竞争,长 工夫不足创新和体验的MSN被消费者逐渐抛弃并不意外 。
消费者 消散节点:IM互通、Live Spaces关闭
Messenger从行业最巅峰走到今天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上微软在Messenger的整体进展规划上向来没有找到 合适的方向,在 寰球 规模内,Messenger消费者的 消散 大体有几个主要节点,无一不是源于微软对 Messenger的治理失误 。
2006年年中,微软Messenger与雅虎通实现了互联互通, 只管消费者对互联互通仅仅局限于文本和 联络人列表感到不满,然而这一行为仍造成了 定然数量的MSN消费者单方向 消散,最后的 后果是雅虎通成为了美国2007年即时通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而微软却并未 因此 获得更多的新消费者 。包含同期微软在中国等地 参加的种种IM互联互通均未能在份额上 获得 打破,在与互联网企业比拼消费者体验时,微软Messenger一般处于劣势 。
假如说互联互通给了Messenger消费者在 保留原有关系链 根底上搬家的机会,那么2010年微软 宣告关闭同属MSN服务下的 Spaces则给了Messenger消费者离开的动因,至少3000万消费者多年的个人记录都因微软的轻率决定而只能仓促转移,极大的伤害了Messenger的形象 。
前MSN中国负责人罗川在 承受腾讯科技采访时亦 示意,Messenger被整合进Skype不意外 。遗憾的是没有把当年的MSN Spaces做好,没有往社交方面走 。他认为Windows Live Spaces能做起来的话, 可以 构成链式 反响 。由于MSN Spaces更新的话会在MSN上有 变迁, 可以通过好友关系链 流传 。
体制问题?微软大船难适应互联网节奏
在罗川谈及Windows Live Spaces的关闭大发 感慨时,对微软总部的这个决定颇感遗憾 。实际上,微软的僵化体制也是Messenger走向 沦亡的另一个客观因素,据国内媒体报导,在“微软—MSN事业部—MSN海外总部—MSN亚太总部—MSN中国”的体系中,MSN中国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大, 几乎全部问题都需要逐层请示,很难适应 快捷的互联网节奏 。
一位前MSN中国高管在谈到这一问题时 泄漏,MSN在中国既受到中国法律 制约,也要受到微软的法务部门的 制约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MSN中国曾 设计给消费者发短信,用于 方便的短 揭示,走了微软一圈申请后,微软法务部批下来了,但 保持要求在短信内容后面外加一个申明之类的东西, 后果这个申明 漫长 冗长,比短信内容都多,最后MSN中国抛弃了这个规划 。
即便并入Skype后, 将来微软在即时通信市场上仍有十分困难的路要走,主流IM日益受到各类社交网站的直接影响,Skype消费者的逆市增进是源于消费者对高 品质语音对话的需要,而这一 部分需要当前的主流社交平台均 无奈满足,但这并不 象征着微软 高枕无忧,一旦消费者的需要 产生转变,Skype很难不成为下一个 Messenger 。
如何让Skype更挥洒 自如的适应互联网节奏,将是微软 将来最大的 挑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