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尼超轻薄笔记本VAIO Z系列深度拆解 |
(2011-10-8)
|
报道:近日, 索尼公司VAIO Z2系列产品设计负责人井口昭以及VAIO Z2系列产品企画负责人金森伽野为记者详细介绍了Z系列的设计、技术等多方面细节, 并对这款堪称完美的产品进行了现场拆解。 井口昭先生介绍, 索尼VAIO一直追求很高的移动性, 特别是Z系列。 因此, 索尼在13英寸的产品上投入了最大的精力。 最新的Z2系列, 可以说是积淀了VAIO产品10周年的技术和经验, 来打造出这样一款接近完美的产品。 Z2系列在厚度只有16.65毫米的纯平机身里面, 采用了标准电压的CPU, 这种设计在实现的过程中要克服很多难关。 首先是很轻薄, 厚度16.65毫米, 重量不到1.2公斤(具体重量根据具体市场上的产品型号不同会有一些差别)。
Z2系列的13.1寸的液晶屏也是非常高质量的, 可以实现全高清1920*1080或者1600*900的分辨率, 在色彩还原度方面的表现也很好。 这块液晶屏的色彩在NTSC标准来看可以实现100%的还原, 并且能覆盖96%的色域。 从性能来说, 最具标志性的特点是采用了标准电压版的CPU, 最高可以提供酷睿i7处理器, 这个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现在市场上很多的轻薄机型采用的是ULV的低电压版的芯片, 即使是号称i7处理器, 它的速度只有我们采用的标准电压版性能的一半左右。 在Z2上, 索尼应用了很多的创新设计, 包括专门设计的主板、内存等。 比如单面元件主板、轻量化内存、质数风扇等。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机身的轻薄以及不妥协的性能优势。 首先被拆解下来的是一块被8颗螺丝钉固定的电池组。 超薄的电芯保证了电池可以被制作的更为轻薄。 如果你认为续航能力不足的话, 可以增加一块电池板, 用上一天都没问题。 加装底座电池之后, 也只有25mm的厚度, 重量1.7公斤左右, 外出携带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一般电脑的电池都是卡在机身上的, 这就需要预留一个电池槽, 机身就不能做得很薄也会影响牢固程度。 因此Z2的电池采用了8颗螺丝平整地贴在机身上固定, 让它成为机身的一部分, 一方面更加轻薄, 同时加强了机身整体的牢固程度。
下一页更精彩>>> ![]() 散热风扇的秘密现在可以看到单面封装的主板, 它的所有电子元件都放在一个平面上。 其中有一个空的位置是放3G模块的地方。 大家可以看到, 其实电池就占了1/3以上的位置, 我们要在剩下的位置装入其他所有的东西。 图片中贴有白色标签的就是SSD固态硬盘。 正反面都有SSD的控制器, 可以双通道同时快速存储。
新的Z2系列因为采用了新一代的SSD的固态硬盘, 所以启动时间也大幅度缩短了。 之前的Z1系列不到半分钟的启动时间已经很快了, 但现在我们新的Z2系列实现了13秒启动的更快的纪录。 当然, 启动速度快不仅是因为用了新的SSD, 包括CPU在内还有一些设计的调整也是有关系的, 是一个综合的技术。
标准电压版CPU的功率是35W, 要实现正常的运作就需要很好的散热, 但机身越小越难散热, 因此Z2采用了双风扇的设计, 保证在这样薄的机身上实现更好的散热。 风扇旁边的这个金属架是导热片, 能把热量更好地传导出去, 同时也能更好地支撑风扇。 一个风扇变成两个风扇, 不但能减小厚度, 还能保证排风效果。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 如果两个风扇的旋转周期一样, 那么噪音会放大, 产生共振, 这样对使用体验来说是不好的。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两片风扇一个是37片叶片, 一个是41片叶片, 不但不一样的, 而且都是质数。 为什么用这样的质数的叶片呢?假如说是用3片和6片的倍数的叶片的话, 分开转动就会出现同样的周期, 噪音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加, 而质数的设计就不会有周期碰到一起的问题, 以降低噪音。 ![]() 先进的光纤传导技术接下来我们来拆解I/O控制芯片:
上图中的导线是光纤线, Z2正是通过这根光纤实现和外置机座与主机之间的信息传输的。 这是基于Intel的Light Peak的技术作为基础开发的。
这是索尼专门开发的内存模块。 在这个内存的电路板的边上有个缺口。 为什么不是标准形状呢?主要是为了更轻。 “哪怕轻1克也好, 只要是没有用的部分都要切割掉。 ”索尼的设计师井口昭如此表示。
上图这片绿色膜是用于提供键盘背光的, 采用的是EL发光技术(Electronic Luminate), 是比LED更先进。 只要很薄的一层膜就可以发光。 但其亮度不如LED。 不过EL的好处是可以选择在想亮的地方亮, 而不是整体都亮, 因此更适合用于背光键盘。
下一页更精彩>>> ![]() 轻量化的碳纤维外壳最后我们来看一下Z2的碳纤维外壳:
Z2系列的底座和面板都是用了碳纤维的材料。 碳纤维材料主要应用在飞机和F1上, 它的特点是又轻又牢, 但是制造起来很难, 这对生产制造和工艺都是一个挑战。 从电气性能上看, 碳素纤维材料和金属差不多, 也能够导电, 但是无线电波没有办法穿透。 所以液晶屏的背盖两侧的边缘是塑料, 主要是为了让无线信号可以通过。 从散热角度看, 碳纤维比金属要弱, 但是比塑料要强。
在机身的键盘部分, 采用的是另一种材料, 通过铝合金一体成型做成立体形状, 还有屏幕转轴的这个部分也是铝合金的材料。 通过铝合金的梯形立体造型, 让产品的牢固度大幅度提升。 通过这几个部分碳纤维和铝合金的有机结合, 再加上牢度很高的立体造型, 构成了又轻又牢固的整体设计。 |
![]() |
百度中 索尼超轻薄笔记本VAIO Z系列深度拆解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索尼超轻薄笔记本VAIO Z系列深度拆解 相关内容 |
![]() |
雅虎中 索尼超轻薄笔记本VAIO Z系列深度拆解 相关内容 |
![]() |
Sogou搜索中 索尼超轻薄笔记本VAIO Z系列深度拆解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