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不如“改一改” |
珠江路在线
2020年7月7日
【
转载
】解读网 编辑:
|
|
“消费者名能不能改,其中大有玄机 。”
微信近日推出最火的 性能要数“拍一拍”,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 性能 着实鸡肋 。与此相比,还是6月初推出的“改一改”更故 意思——微信改名 。
在满足微信改名的 制约、尝到了改名的“甜头”之后,大家把 眼光放到了 其余APP上,有些就 斩钉截铁告诉你:便是不能改!
在这能改与不能改中间,到底有什么 讲究?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到底哪些人要改名呢?
这 部分人数绝对不少,但占比却是少数,这里面包含:
·一开始起名起得铁憨憨的, 比方叫什么小呆瓜250、不作死不舒畅斯基……
· 马虎打错字的,例如把姓名拼音zhen shuai 少打了s成了 zhen huai的……
·还有相当一 部分人 指望抹掉某些记忆,例如他曾经把账号设置成“lovexx(xx为前夫/妻的名字)”,或者“xx520”(xx为前任的名字) 。
·最终,便是那些为当年设置了“中二”消费者名而 懊悔不已的网友们,当初憧憬非主流起了各种火星文的 。
所以,当年设置消费者名的时候有多不审慎,现在能改名就有多兴奋 。
解读君替大家做了个小 考查,看看哪些APP 支撑改消费者名、哪些不 支撑 。
先直接说 论断:多数有 领取 性能和实名认证的APP不让改 。生活服务类、社交类的有 制约可更改,资讯类的APP多数 能够改 。
能改的,解读君用红色圆圈标注、有条件可更改的用黄圈、 彻底开放更改的用绿圈 。
▼ 先 独自看看电商:淘宝、 领取宝、飞猪、盒马、1688皆不 支撑更改,京东也不行 。
(淘宝)
(京东)
▼ 再来看看社交类APP:微信、微博、知乎都是有 制约更改,唯独百度改不了 。
(微博)
(知乎)
(百度)
▼ 再看看生活服务类APP:银行类APP 根本不能改;铁路12306也不能改;上海移动等通 拜服务APP以手机号作为消费者 鉴别,自然也不能改;但滴滴打车、Metro大都会等出行类APP可改 。
(铁路12306)
(上海移动)
(滴滴打车)
(Metro大都会)
▼ 最终看看餐饮类:美团、麦当劳等都 能够 批改 。
(美团)
(麦当劳)
看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心里都有数了,然而为何有些能改,有些不能改?到底是技术上不可行,还是平台不愿让消费者更名呢?
有的时候是服务提供者的慎重和安全考量,有的时候便是 懈怠 。
首先,更名所 波及到的技术上确实有 定然难度 。重要关系到数据库设计和 经营:消费者每改一次名字,数据库的索引就要 产生 变迁,查找的 要害字和机理也需求实时动态 变迁 。
其次,不少实名制 使用的APP 本身便是以消费者的个人姓名作为唯一辨识,以银行、通信 经营商、政务类APP为主 。因 波及到资金交易消费者名不能更改, 仿佛也情有可原 。
最终要问,为何阿里系和百度系那么多APP都不能更名?其实还有更深 档次的缘由:一个账户 能够登陆多个APP,例如阿里系,一个 领取宝账户 几乎 能够通行无阻,要是 能够更名, 其余APP的消费者 鉴别会成问题 。
而关于百度来说,一开始就把消费者名作为其平台唯一标识字段,在源头上便是这么设计的 。
然而技术并不是 圆满的挡箭牌,APP们 鉴别消费者“你是你自己”和消费者“想要成为新的自己”中间,其实并不 定然 摩擦 。
假如改消费者名的需求足够多,作为服务提供方 彻底有 步骤 能够做到 。
身份证上的名字都能改,有什么还不能改?
但关于很多APP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动力去为那些改名 工夫或一时 冲动的少数人付出更多成本 。
◆
作为服务提供方,改名业务当然不能使其赚钱(开微博年费会员能多改几次,这个除外),只会添加麻烦,然而消费者改名的需求并不能就此被 忽视 。
改不改消费者名是小事, 动向 主宰在消费者手里;让不让改名却不是小事,这体现了服务提供方的态度 。
“店大不欺客”,能顾及到少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会让消费者 使用体验更上一个台阶,APP们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了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