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想往何处去:不走向世界 就得卖工厂关门店 |
2014年2月16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进入联想官网 本文标签:联想 IBM 华为 摩托罗拉移动 |
原 题目:联想往何处去
一周的 工夫里,联想接连 宣告了两项大收购:一个是在1月23日以23亿美元收购IBM 部分的服务器业务,还有一个便是在马年除夕当天,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
杨元庆说这用尽了联想40多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交易中 波及股票、本票等非现金 部分) 。而每年头都是PC厂商大规模 洽购零部件的 工夫点,联想甚至不惜冒着潜在的资金链问题都要 实现这两笔交易,可想而知内部的需要有多旺盛 。
联想为何这么急?浅 品位的解释便是PC的下滑趋向愈 创造显,而杨元庆已经向董事会承诺在 将来的四年里,毛利率每年都要有0.3%到0.4%的增进 。这 象征着联想必须迅速转向毛利率高的服务器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收购 几乎是 快捷解决问题的唯一 步骤 。
可是 事件远没有这么 方便 。杨元庆在2009年“复出”时,联想实际上快被收购IBM PC业务的光环给拖死了 。那时的联想 盼望变成一家跨国公司,着眼于 寰球市场的竞争 。但实际上,联想 彻底不具备一家行业巨头应该有的架构 。同一年联想“想固然”地推出了智能手机,高调 宣告 挑战苹果,却以惨败收场,这足以 注明问题 。
这也是为何杨元庆后来把渠道和供给链等 根底设施放在 策略层面的 意思所在 。联想需要基于本土市场,更需要在像PC这样的夕阳产业中先稳住阵势 。从某种角度上讲,过去四年间,联想 顺利的 要害便是用零售的思维去经营着一个高科技的业务 。
联想 因此变得分外 宏大,几个超大规模的创造工厂陆续上线,渠道甚至下沉到了一些村里,这才 保障了联想向来能在PC业务上挣钱 。基于这个架构,卖手机也不再是问题, 壮大的供给链体系能让它的手机比竞争对手更廉价,也更早面市,而在 辽阔的三、四级以下的市场,摆在手机卖场最显眼位置的大多是联想的产品 。
但这看上去是一条“不归路”,在达到 定然的体量之后,为了维持和 晋级这个架构所 消费的资源越来越多 。中国市场已经太小了,联想在武汉的移动终端生产基地年产量是一亿部,而中国的手机市场正在趋于饱和,联想已经是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了,年销售量才近5000万部 。毫不 夸大地讲,假如不走向世界,过不了两年联想就得开始卖工厂、关门店 。
所以,华为手机和联想的量级差不多,在国际市场上也 占有更 壮大的 经营商关系,但它却 向来都不 焦急着出海 。一个很主要的缘由便是相比于联想,华为算得上一家轻公司,它无需为 宏大的架构买单 。
可以 预感到的是,联想的这种商业模式 根本不可能赚不到钱,但它只能 连续地从成本的角度去思量一个产业 。这样的代价便是在一个充斥着消费者体验、互联网式思维的时代,联想并没有太多与它身份相匹配的颠覆式产品,而国人对它的等待可不只仅是一部价廉物美的手机那么 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