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去美国化”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珠江路在线   2020年5月25日  【 转载 】Techweb 

TechWeb 文/卞海川

向来以来,华为公司就像美国政府的 " 眼中钉 ",不停遭美制裁 。近两年,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制裁愈演愈烈,甚至让其对外发声时不得不 奢求 " 活下来 " 。

(1)25%10%0%

上一年 5 月 15 日,特朗普 签订行政令,美国商务部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将华为及其 68 个关联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的 " 实体清单 ",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状况下从美国企业 获得元器件和 有关技术 。

容易来说,进入 " 实体清单 " 的企业将没有资格在美 获得贸易机会,以华为为例, 假使禁令 施行,华为将不能从英特尔、赛灵思、高通等美企 洽购产品,固然,美国企业设计的谷歌、windows、安卓系统也不同意被 使用,这对华为打击是致命的 。

当时,包含高通,谷歌等 寰球十多家巨头纷纷 宣告断供 。

在华为 2020 年 综合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 示意," 进入实体清单对华为的业务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华为上一年其实并没有实现我们的业务 方案,大约差了 120 亿美金 。上一年四个季度的增进也在不停地下滑 。"

有人会问,不是美国企业还会受到 " 实体清单 " 的 束缚吗?固然会 。

依照美国规定, 使用美国技术超过 25% 的企业应该当作美国公司 对待,也便是说,包含台积电(中国台湾)、ARM(英国)等企业 固然名义上不属于美国,但 " 实体清单 " 的影响也会辐射到它们身上 。

在宽限期内, 固然华为 承受了 硕大压力,但当前的断供 目标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美国政府也看到了这丝毫,在随后的一段 工夫内,不停调整打压策略,甚至把 25% 的技术 标准减低到了 10% 。

" 实体清单 " 的推出,受伤的不止华为等国内企业,因为华为是美国大量供给商的头部客户,迫于企业压力,美国商务部在一年内接连 5 次 延伸对华为的 " 暂时通用许可证 " 期限,近期的一次 工夫停留在 8 月 13 日 。

就在华为 遭逢禁令一周年之际,美国政府 使用了更 加强硬的 目标, 用意打倒华为,美国将 制约华为 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创造半导体的 威力, 只有采纳美国技术、 设施的公司,和华为做生意都要得到美国批准 。也便是说,我们 能够 容易的 了解为,华为 使用美国技术的 标准减低到 0% 。

一系列的 " 霸王条款 ",将 延续让华为 禁受 挑战,假如从 25% 减低到 10% 称为磨难,那新的政策 能够称得上 " 灭绝 " 。

(2)110 亿美元 187 亿美元

任正非在 承受杂志《龙》采访时给出了两个数字,分别是 110 亿美元和 187 亿美元,任正非 示意,华为上一年在美国 洽购了 187 亿美元(约合 1324 亿元)的零部件,过去惟独 110 亿美元,大幅添加了对美国零部件 洽购量 。

不可 否定,无论是近期的 187 亿还是过去的 110 亿,华为有些产品还是离不开美国企业的 支撑 。

在 "2018 华为核心供给商大会 " 上,华为官方披露了 2018 年华为核心供给商,值得 留神的是,在 92 家核心供给商名单中,美国有 33 家供给商排名第一 。

从供给商名单发现,华为在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和传感器上均 洽购了美国元器件,射频芯片、基带芯片、通讯芯片等也有从美企 洽购 。除此之外,芯片设计中离不开的 EDA 软件也需求美国企业供给 。

依照芯片产业进展模式划分,华为属于 Fabless(无晶圆创造设计)类别,属于芯片供给链中游,对产业上下游需求较大 。华为不具备在芯片设计软件、 要害芯片设计创造等 威力 。

(3)" 去美国化 " 的 顺利几率有多大

上一个话题,我们已经 得悉在 2018 年华为依赖美国企业的三个领域 。半导体产业 固然复杂繁琐,但 毕竟脱离不了三个步骤:设计、创造、封测 。所以, 探讨 " 去美国化 " 的 顺利几率,我们需求从以上三个环节来寻觅答案 。

IC 设计

EDA 软件

芯片核心实力重心在芯片设计,而芯片设计离不开芯片设计软件 EDA 。

东兴证券探究所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的 Synopsys、美国的 Cadence 和西门子旗下的 Mentor Graphics 寰球市场的份额超过 60% 。其中,Synopsys 是 寰球最大的 EDA 企业,2018 年的市场份额已达到 32.1%;Cadence 仅次于 Synopsys,2018 年市场占有率为 22.0%;Mentor Graphics 在被收购之前也能 维持超过 10% 的市场占有率 。

华为所用 EDA 软件三大厂商均有 波及,分别 利用在前端、验证、PCB 环节当中 。

当前,本土 EDA 企业有华大九天、芯禾科技、广立微电子、博达微科技、概伦电子、蓝海微科技、奥卡思微电等七家 。

关于国内企业来说,在工具的 完全性方面与三强相比,有显而易见的差距 。

总结国内 EDA 软件厂商当前存在的差距重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品不齐全(很难离开三大巨头公司的平台 )

第二,研发投入缺乏(本土 EDA 公司和探究单位工作的工程师惟独 300 人左右对照,Synopsys 有 5000 工程师多从事 EDA 的研发,本土 EDA 企业龙头华大九天过去十年间所投入研发资金也惟独几个亿,而 Synopsys 2018 近一年的研发投入约为 10.8 亿美元)

第三,缺乏与先进工艺的 联合

三大 EDA 公司在新工艺开发阶段与 寰球率先的晶圆创造厂进行全方位合作,国内 EDA 厂商不得不在工艺开发完以后拿到 部分数据,难以针对先进工艺设计、改进 EDA 软件 。

FPGA

华为的强项在于 IC 设计,其中以海思为首的手机 解决器已经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以巴龙 5000 基带芯片已经 实现 SA/NSA 认证,在安防领域和服务器领域,华为都有产品 波及,国内市场份额不停增高 。

然而,华为在 FPGA 芯片设计上 威力较弱,为了满足 5G 基站的需求,华为在 2019 年开始用 ASIC 专用芯片 代替 FPGA,然而,受制于功耗和灵便调试,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当前,具体 ASCI 芯片制程工艺暂不明确 。

当前,FPGA 芯片市场还是由美国的 Xilinx 和 Altera 所占领,两者的市场份额在 寰球超过百分之九十 。

华为自己做不了 FPGA 芯片探究,不得不把 指望寄予于国内的专业厂商,其中以紫光国微为首的企业在通讯 FPGA 领域有所布局 。

在紫光国微发布的 2019 年财报里,关于 FPGA 芯片有这样一段 形容,FPGA 芯片产品已经实现系列化和规模化,重要 利用于 5G 基站等场景,下游客户为通讯 设施创造商,其中华为为 指标企业 。 当前公司基于 28nm 工艺的新一代 FPGA 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 。

能够看出,华为当前正在寻求国内 FPGA 厂商的协助, 固然短期内国内 FPGA 厂商很难追赶上像美国赛灵思这样的行业巨头,但 代替 方案已经在路上 。

射频芯片

射频芯片是直接影响手机信号好坏的 要害元器件,此前,华为 P40 在外媒拆机中仅存的几颗美国芯片便是射频前端芯片 。

除了 利用在手机终端,射频元件也大幅 利用在 5G 通讯 设施 。

当前美国在该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美国的博通、思佳讯、科沃,再外加日本的村田 几乎承包了 寰球整个市场份额 。

在整个射频前端芯片 / 模组的产业链中,中国在其中的 参加程度当前 依然很低 。华为还是不得不通过 使用美国企业存货,或者外购日本村田的射频产品 实现出货 。

值得 快慰的是,当前以卓胜微、唯捷创芯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开始发力,已经在一些 性能模块上 实现 打破,但总体还是差之甚远 。

存储

存储领域分为内存芯片(DRAM)和 闪存芯片 (NAND),当前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 几乎为 0,还是高度依赖包含三星、海力士、美光在内的国外企业 。

当前,国内几家厂商正在存储领域寻求 打破,2018 年 7 月,合肥长鑫正式投片,产品规格为 8Gb LPDDR4 。

2019 年 9 月,长鑫存储 DRAM 名目正式首次投片,正式量产 10nm 内存

紫光国微旗下的西安紫光国芯当前最新 DDR4 芯片已经小批量产 。

芯片代工

不可 否定,代工这一环节短期内实现 " 去美化 " 指标难度极大 。华为向来受制于美国技术 标准 制约, 通过台积电内部评估,14nm 工艺已经不能为华为代工,这也促成华为将 14nm 产品代工向国内转移,中芯国际也于近日实现华为麒麟 710A 芯片量产,采纳 14nm 工艺 。

当前,中芯国际并不具备 7nm 等更为先进的创造工艺,并且 14nm 客户订单单一,与国外先进代工厂差距显而易见 。

芯片封测

芯片封测环节 寰球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日月光、美国安靠、江苏长电 。

国内封测厂商三强为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 寰球市占率达 23%,技术实力上 能够承接国产转单 。

当前,华为已经将一 部分封测订单转给国内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在内的企业 。

(4)行业人士怎么看?

TechWeb 采访了当前在半导体行业创业的 有关人士,对此次事件做出解读 。

张源,英国 Surrey 大学博士,多年海外工作 教训,5G 资深专家 。创新维度科技 独创人, 专一于 5G 物联网芯片的研发 。

关于政策

这次美商务部对华为 制约 晋级,重要体现在 EDA 工具和晶圆厂生产代工两个方面 。华为 使用 EDA 工具或托付晶圆厂代工都要得到美国授权 。不只不过美国公司, 即便是 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 无论美国技术占多大比例,都要受到管辖,这是和上一年的卓著不同的地方 。依据这样的条款,华为的重要晶圆代工厂都会受到影响 。

我认为这件事的 本质是中美 策略博弈,华为只不过现阶段的直 承受害者 。 寰球产业链、供给链已经高度 交融, 即便华为真的躲开了这两项 制约,美国自然拿出其它的 制约 目标 。以美国这种霸王逻辑,在电子信息产业中, 彻底绕开美国技术, 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样,在 5G 领域,因为华为 主宰了大量 根底专利,在技术上 彻底绕开华为,也是不可能的 。假如华为和美国公司 彼此禁止 5G 专利 使用,那 5G 标准大约要推倒重来了 。所以当前依旧是博弈过程,需求国家 支撑 。

关于 EDA 晶圆厂

就 EDA 来说, Synopsys 和 Cadence 通过长 工夫进展、整合和并购,才 构成今日的 完全 EDA 工具链,我们想即将取代,也不太 事实 。但国内的华大九天等领军企业,在某些工具方面,进展是很快的 。还是要先做出自己的特点,实现单点上 构成优势 。同时,产品竞争力是在消费者不停 使用,不停挑 故障中做出来的 。关于国内 EDA 产业,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

关于晶圆厂的影响,这个不好评论 。这件事对台积电、中芯国际影响应该都是挺大的 。

关于事件启发

美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长 工夫积存, 构成了 硕大优势 。在产业的一些 要害 根底环节, 构成垄断地位 。 比方 EDA 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 绝对不大,可能市场上融不下多少大公司,可是假如产业链上 缺乏这一环,随时都可能面临卡脖子问题 。国家应该 大力 支撑在很多的产业 根底 要害点上的单点 打破 。

硬科技的研发,需求耐得住寂寞,通过产品到市场的 反复迭代,做到技术成熟、 巩固、率先 。这件 事件要稳扎稳打,是急不得的 。

硬科技研发需求 根底探究、工程技术探究的 壮大 支撑 。同时,需求有 丰盛产业 教训的人实现从科研到产业的转化,让成 果然正 施展作用 。硬科技研发需求大量有研发 教训的工程师资源 。要 构成工程师文化, 造就工匠 精力 。

有了 孤注一掷的勇气、十年磨一剑的 精力,我们 定然能 构成整体 打破!到那时我们 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

参考文献:

《东兴证券》中美科技战系列报告之四 : 电子设计软件 EDA 是美国 制约华为封喉之剑

前瞻产业探究院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