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喜忧参半 Intel P67/H67芯片组全解析 | |||||||||||||||||||||||||||||||||||||||||||||||||
(2010-9-21)
| |||||||||||||||||||||||||||||||||||||||||||||||||
●最令人无奈--无原生USB 3.0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用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
第一版USB 1.0是在1996年出现的,速度只有1.5Mbps;两年后升级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ps,至今在部分旧设备上还能看到这种标准的接口。2000年4月,目前广泛使用的USB 2.0推出,速度达到了480Mbps,是USB 1.1的四十倍。
如今八个半年头过去了,USB 2.0的速度早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要,USB 3.0也就应运而生,最大传输带宽高达5.0Gbps,也就是625MB/s。USB 3.0在原有USB基础上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功耗和更高的协议效率。USB 3.0除了向前兼容之外还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并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兼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 出于对光纤互联技术的看好,Intel一直拒绝在芯片组里原生支持USB 3.0,只打算通过独立控制器来实现。基于市场的压力Intel也只是在自己的6系列原厂板添加USB 3.0控制器从而实现支持。
在个人电脑之上,USB 3.0的成长关键仍然控制在Intel手中。当Intel开始采用原生USB 3.0设计之时,也就是USB 3.0真正开始普及之日,但是Intel目前的态度并不积极,甚至计划在2012年才会将USB 3.0纳入原生设计之中。如果不考虑技术问题,Intel打算使用光通讯来代替USB也说不定。但是随着USB 3.0周边设备价格的降低,或许可以迫使Intel回心转意提前设计制造原生USB 3.0芯片组。 编辑总结: Intel最新Sandy Bridge处理器架构的发布为广大用户带来许多的新技术。PCI总线的大幅度变动是近几年主板芯片组发生的最大变化,一方面淘汰沿用十几年的PCI总线,一方面增加PCI-E新规范的支持。相信在不久之后随着PCI总线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新的PCI-E接口会独霸天下。 第二代睿频技术在原有技术上更加的细分加速档次,可以分别对显示核心和处理器核心调整,保证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耗比。原生的SATA III接口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存储行业的飞速发展,从前的磁盘传输瓶颈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当然伴随欢喜而来的还有忧伤,新的芯片组在很大程度上对超频做出了限制,这严重打击了DIY玩家的积极性,而AMD在这方面的宽松限制也许更加受到欢迎。我们也希望主板厂商能够拿出自己的设计来突破这种限制,相信这样的主板会受到无数玩家的青睐。 USB 3.0虽然现在还没有广泛普及,但绝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Intel虽然对自己的光传输情有独钟,但是也请考虑一下当前的市场情况,用第三方芯片来支持USB 3.0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
![]() |
百度中 喜忧参半 Intel P67/H67芯片组全解析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喜忧参半 Intel P67/H67芯片组全解析 相关内容 |
![]() |
雅虎中 喜忧参半 Intel P67/H67芯片组全解析 相关内容 |
![]() |
Sogou搜索中 喜忧参半 Intel P67/H67芯片组全解析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