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出炉 电视被重定义 |
本文标签:云电视 云时代 Android+ 云应用 云功能 云计算 |
到底怎样的电视才是真正的云电视?自从六大国产彩电厂商在8月底集中发布云电视新品以来, 这个问题就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所在。 10月28日,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CMM)、TCL、凤凰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腾讯、搜狐、网易、中国家电网、、太平洋电脑网、万维家电网、电脑之家、天极网及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电子报、中国企业报等20家权威机构和媒体, 联合发布“2011年度大型调查——云时代生活状态消费调研“结果——《云时代生活状态消费调研报告》, 并全球首次推出《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 让云电视终于有了清晰的, 并从此有章可循。
据悉, 本次联合调查行动覆盖全国,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45358份, 经过专家组详细统计、分析, 最终得出了权威的《云时代生活状态消费调研报告》。 并根据云电视行业、技术现状和消费者对云电视的真实需求, 全球首次推出《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
云电视调研:国内品牌集体关注度超九成
从8月底TCL在全球同步推出四大系列超级智能云电视、并率先启动预售, 打响云电视革命第一枪以来, 仅三个月的时间, 云时代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彩电业, 几乎所有的国产彩电厂商都推出了云电视。
据本次联合调研数据显示, 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云电视的集体关注度已超过90%, 其中TCL以37%的份额占据第一位, 而外资品牌均排列在第6名之后。 帕勒咨询机构董事罗清启分析认为:“现在很多国产品牌主导‘云电视’,是在未雨绸缪。 现在IT等电子行业变化很快,如果有一天市场环境真的变了,彩电企业再转身,恐怕就来不及了。 ”而该调研数据也表明, 在这场云电视革命中, 先发制人的国产品牌已成功抢占消费者心智, 赢得了云电视市场的主动权。
在云电视购买因素的调查中, 11.3%的受访者在购买云电视首要看中功能、应用及内容的丰富程度。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认为, 与液晶面板不同, 在智能应用方面, 中国的厂商和技术相比于国外企业并不落后, 因为中国企业在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甚至在很多方面是领先国外的。
调查也显示, 仅有14.2%的消费者表示没听说过云电视, 但知道云电视的消费者当中, 表示了解产品与技术的只有33.3%, 对于“什么是云电视”的调查问题也众说纷纭, 但却有高达34.7%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购买云电视。 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基祥分析认为, “由于国内厂商对云电视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 很多消费者对云电视已产生了兴趣, 也有购买需求。 但在云电视认知上还处于概念阶段, 市场仍处于导入期, 各品牌的云电视在功能应用方面差异性也比较大。 因此, 无论是整个行业, 还是消费者, 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云电视标准, 来凝聚行业共识, 并指导消费者购买。 ”
标准解读:全面界定云电视, 在全球尚属首次
据介绍, 中怡康、TCL、凤凰网、第一财经日报等20家权威机构和媒体联合推出的《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 对云电视从系统、平台、硬件、软件、应用、交互、服务、产业链等角度做了全面界定, 这在全球尚属首次。
《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核心有6条, 首先标准认为云电视应具有针对电视定制的开放性操作系统, 如Android+、windows等操作系统。 而调研结果也显示, 基于电视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统最受网民青睐, 看好率高达37%。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曾表示, 云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拥有海量云端资源和强大的云功能。 此次提出的标准也对此提出了要求:云电视应具有专业的云平台, 以实现海量资源和应用软件的共享;具有强大的云应用和云功能, 带来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完美交互和体验。
中怡康副董事长李基祥则指出, “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云电视的功能和应用能够持续扩展与升级, 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这就意味着云电视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电视, 还必须包括一系列的云服务。 “《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云电视必须能提供稳定、安全、可持续的个性化在线云服务, 并支持电视系统与功能的不断扩展与升级。 如办理业务、购物、电子保单等, 并能智能识别用户信息, 鉴别用户喜好, 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及时提供专业可靠的一对一服务。
该标准还指出, 云电视只有在强大的云生态系统中才能绽放光彩, 企业必须构建多层次、全开放的云生态系统作为云电视的应用和内容保障。 李基祥举例进行了阐释, “比如在TCL云生态系统架构下, 具有欢网、奥鹏教育、腾讯等合作伙伴, 具有全球软件开发大赛等软件开发平台, 具有遍布全球的研发机构和液晶面板8.5线等上游资源保障, 是目前国内搭建最完善的云生态系统。 “
标准出台有利于中国彩电业抓住云电视的战略机遇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 在云电视的购买意向方面, 高达34.7%的受访者表示会购买云电视, 而33.9%的受访者认为价格合理、质量可靠也很选择云电视。 行业人士认为, 面对云电视消费需求, 如果没有一个指导标准作为参照坐标, 消费者在购买时就容易迷失方向。 并还指出, 从行业来看, 从互联网电视到智能电视, 再到云电视, 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时间。 彩电产业的升级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上产业步伐, 制定相应标准,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李基祥指出, TCL等彩电巨头率先发起的云电视革命, 对中国彩电业来说是一次战略机遇, “制定全球首个云电视标准, 将有利于中国彩电业抓住云电视的战略机遇, 占据未来云电视发展的市场先机。 因此, 此次标准的出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链接:【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摘要】
云电视是应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电视产品, 是云设备的一种, 是云生活的载体, 是未来家庭云生活的中心和智能家居管家。 它除了时尚艺术的外观、卓越的品质和3D立体画质之外, 应具有以下6大标准:
1、 具有针对电视定制的开放性操作系统。
云电视必须具有针对电视定制的开放性操作系统, 来控制、管理云电视的运行, 为云电视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为用户提供友善和符合电视使用习惯的操控界面, 如Android+、windows等操作系统。
2、 具有专业云电视平台。
云电视必须具有专业的云平台, 作为资源存储中心、极速运算中心、服务提供中心, 以实现海量资源和应用软件的共享, 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专业的云电视平台是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的可扩展平台, 可以为用户提供个人云端私有数据库, 实现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资源在云端的共享和存储;实现手机、pad、电脑等个人智能终端与电视在云端的多设备登陆、互联互通和内容同步;并通过极速运算, 利用云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集成海量应用和资源, 通过应用程序商店提供丰富云服务, 如手机中的苹果I-cloud、App store等。 未来, 也可实现冰箱、空调、洗衣机、灯、窗帘等智能家具在电视云平台的控制和应用。
3、 采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 硬件达标后将无需升级;
云电视必须采用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 通过云计算自动搜寻、计算、分析存储在云端的海量内容和应用, 将处理结果回传用户, 而无需占用大量的本地资源。 当云电视硬件达到双核 CPU、 10Gbit内存空间的标准后, 即可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下载与轻松在线升级安装, 将不在需要硬件升级。
4、 具有强大的云应用和云功能, 带来以用户为中心的完美交互和体验。
云电视必须具有强大的云应用和云功能, 如云社交、云空间、云搜索、云识别、云控制、云共享、云游戏、云办公等, 带来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完美交互和体验。 如真人1:1视频通讯、多设备互联互通(多屏互动)、人机对话(语音)、手势识别和操控、3D UI 等, 真正实现人与电视之间的智能交互和完美体验。
5、 可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提供稳定、安全、可持续的个性化云服务。
云电视必须能提供稳定、安全、可持续的个性化在线云服务, 并支持电视系统与功能的不断扩展与升级。 如办理业务、购物、电子保单等, 并能智能识别用户信息, 鉴别用户喜好, 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及时提供智能、专业、可靠的一对一服务。
6、 构建多层次, 全开放的云生态系统作为保障。
云电视只有在强大的云生态系统中才能绽放光彩, 企业必须构建多层次、全开放的云生态系统作为云电视的应用和内容保障。 如TCL云生态系统架构下, 具有欢网、奥鹏教育、腾讯等合作伙伴, 具有全球软件开发大赛等软件开发平台, 具有遍布全球的研发机构和液晶面板8.5线等上游资源保障, 是目前国内搭建最完善的云生态系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