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突破:1nm晶体管正式诞生! |
2016年10月8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
据外媒报导, 静默已久的计算技术界迎来了一个大新闻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 试验室的一个团队 攻破了物理极限,将现有最精尖的晶体管制程从14nm缩减到了1nm 。
晶体管的制程大小向来是计算技术 普及的硬指标 。晶体管越小,同样体积的芯片上就能集成更多,这样一来 解决器的性能和功耗都能会 获得 硕大 普及 。
多年以来,技术的进展都在遵照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 包容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添加一倍,性能也将 晋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眼下,我们 使用的主流芯片制程为14nm,而明年,整个业界就将开始向10nm制程进展 。
不过放眼 将来,摩尔定律开始有些失灵了,由于从芯片的创造来看,7nm便是物理极限 。一旦晶体管大小低于这一数字,它们在物理 状态上就会十分集中, 甚至于产生量子隧穿效应,为芯片创造带来 硕大 挑战 。 因此,业界 广泛认为,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 打破现有的逻辑门电路设计,让电子能 连续在各个逻辑门中间穿梭 。
此前,英特尔等芯片巨头 示意它们将寻觅能 代替硅的新原料来制作7nm晶体管,现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 试验室走在了前面,它们的1nm晶体管由纳米碳管和二硫化钼(MoS2)制作而成 。MoS2将担起原本半导体的职责,而纳米碳管则负责操纵逻辑门中电子的流向 。
眼下,这一探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毕竟在14nm的制程下,一个模具上就有超过10亿个晶体管,而要将晶体管缩短到1nm,大规模量产的 困苦有些过于 硕大 。
不过,这一探究依旧 存在十分主要的 指导 意思,新 材料的发现 将来将大大 晋升电脑的计算 威力 。
现有22nm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