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友呕心沥血之作 HTPC知识普及第一讲 |
(2009-6-5)
|
曾几何时,“高清”在我们耳边一次又一次得被提及。这似乎是个时髦的词,什么东西沾上就特别有科技感:高清电视,高清摄像机,高清播放器,高清投影仪。甚至以前高分辨率的壁纸,换了个名字叫“高清壁纸”流量瞬间就上去了许多,看这把高清的火烧的。 但是很多人都对高清的认识仅仅停留几个词汇上面,皮毛而已。今天开设高清普及扫盲班,希望大家踊跃参加。认真学习完这几讲以后,不说能够成为HTPC专家吧,起码和别人吹起水来也能道出个一二三。 同学们醒醒了,好,开始上课! 一,基础理论 我现在来说说什么是高清:高清就是高清晰度视频。能够支持播放高清晰度视频的电视就叫做高清电视(HDTV)。并不是任何的视频都能称为高清视频的。要称为高清视频有需要满足两点: 1,水平分辨率应至少达到720线 上图很明显得告诉我们哪怕纵向超过720线,横总比为4:3的XGA也不能称为高清视频。 常见的高清分辨率有4种,720i、720p、1080i、1080p。看着都眼熟是吧,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机,播放器上面看到这些字样的。 要了解这些代号的意思还要从20年前说起: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制定的高清标准实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液晶平板电视还没问世,有的只是传统的CRT,它的工作的原理是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一行行地扫描后发光来显示图象。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带宽的限制,只能传递隔行信号,以节省带宽。在显示图像的时候电子束成为两场扫描,第一场为奇数场,只扫描奇数行。第二场为偶数场,只扫描偶数行。这就是“隔行扫描”(interlace)名称的由来,简称“i”。但是这样的扫描呈现的画面不能满足我们挑剔的眼光。于是“逐行扫描”(progresive)“简称P”诞生了: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形成画面。 老师,刚才说得东西太抽象,我们听不懂。好,举个例子。比如大家吃玉米,如果一次只能吃一行,那么吃完一根玉米需要10分钟,我现在用门牙啃,一次啃两行,吃完一根玉米只需要5分钟。从完成的效果来看还是一次啃一行比较干净,如果加快速度是可以在一次啃一行的情况下用5分钟吃完的。这就是“P”和“i”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板电视逐步替代了CRT。对于平板电视(液晶电视或者等离子电视)而言,他们都属于固定像素显示设备,显示图像时不再需要扫描,个点能够同时发光,所以也就没有“i”这个概念了。加之现在的平板电视都具有画面补偿效果:能够把“i”经过硬件的加速运算给补偿成“p”。那么“i”这个概念可以取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高清摄象机仍然保留了隔行、逐行之分。输出的画面仍然有差别。 了解完“P”和“i”,我们回头看来看看这些代号是什么意思: 720p:P意为逐行扫描,数字720则表示垂直方向有720条扫描线。720p的画面分辨率为1280×720。1080P的分辨率为1920×1080。 高清的概念讲完了,该引出重点了: |
![]() |
百度中 网友呕心沥血之作 HTPC知识普及第一讲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网友呕心沥血之作 HTPC知识普及第一讲 相关内容 |
![]() |
雅虎中 网友呕心沥血之作 HTPC知识普及第一讲 相关内容 |
![]() |
Sogou搜索中 网友呕心沥血之作 HTPC知识普及第一讲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