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产游戏 我们还能有期待吗? |
珠江路在线
2022年1月17日
【
转载
】八戒影视
|
本文标签:游戏,付费 |
2020年,国内游戏行业是为数不多受疫情逆向刺激的行业,高速增进的趋向 仿佛预测着2021也将会是狂飙突进的一年 。但是站在2022年的开始回望,这一年的游戏产业 只管不乏惊喜,但也远谈不上顺利 。
游工委《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同比增进6.4%,增幅比例较2020年同比缩减近15%,回落到2019年的水平 。消费者规模增进率仅0.22%,达到8年来的最低值 。
人口红利趋于饱和时,惟独更优质的游戏内容, 能力 打动发烧友的心 。
这一年里诞生过《摩尔庄园》《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等在社交场域里激发热议的 景象级手游,《鬼谷八荒》《 暗影火炬城》《笼中窥梦》等独立游戏在各自赛道内饱受 赞美,《黑神话:悟空》的第二支 预报片再度点亮了国内发烧友积蓄已久的“3A游戏”梦 。遗憾的是,已面世作品中依旧缺乏能兼顾制作体量和长线 经营的“爆款” 。
资本市场的活跃,侧面反映了游戏较之 其余 娱乐品类,更具备吸金 威力 。而大厂们的投资动态,背后既指向各自的 策略,也一起 描绘出 将来的轮廓 。伽马数据统计,2021年全年共 产生投资209起,较2019年添加92起 。腾讯的投资活跃度依旧遥遥率先,2020年-2021年共投资129起,B站(30起)、网易(15起)、字节跳动(14起)位居其后 。
以“ 均匀3天投一家”的腾讯为例,它在国内 偏袒中小型团队,大 部分获投企业成立缺乏3年,代表着对玩法创新和赛道破局的渴求,其中又以二次元领域最多, 能够 预感 将来一年二次元仍会是抢手品类 。
腾讯的海外投资同样活跃,典型案例有《饥荒》开发商Klei Entertainment、《奇妙人生》开发商Dontnod Entertainment、《Day Z》开发商Bohemia Interactive等,与国内的投资 策略不同,腾讯在海外的“ 指标”更 偏袒于成立 工夫久、有成熟作品的团队 。
这兴许是国内游戏市场与海外市场 匆匆 交融的一道缩影 。 长 工夫以来,国内游戏以独特的商业模式,在 自力更生的真空地带里进展良好,也在手游性能和服务器技术上达到了 寰球最高水准,但对照海外 等同级开发商,国内“大厂”们 广泛缺乏在游戏 抒发上的探究欲望,品牌美誉度很低 。在2021年,腾讯的海外游戏团队 打破4000人,米哈游在蒙特利尔成立研发 核心……一种有关“3A”、“精品”、“大作”的愿景, 仿佛正迈出第一步 。
关于游戏产业来说,2021兴许是一个比预期更主要的拐点 。
“长线爆款”缺失
2021年的最终一款“爆款”,得从《幻塔》说起 。正式上线前,其官网预约量达到1500万次,初期 成就也担得起发烧友们的等待,首日流水即破5000万元,延续6天列中国iOS手游下载榜榜首 。在其助力下,《 圆满世界》12月收入增进106.4% 。
《幻塔》的高等待值,很大程度上 起源于和《原神》 类似的二次元题材及开放世界设定,但公测不久,一些底层设计上的问题就被放大 。它骨子里仍是国内发烧友所 相熟的MMORPG游戏,也遵照着传统的付费模式和数值驱动思路,不能给如今的游戏界带来多少新奇感 。反馈到口碑上,《幻塔》如今的TapTap评分已跌到5.4分 。
在App Store游戏总榜上的排名会更直观地反映出游戏受 欢送程度,不到1个月,《幻塔》跌出了前100名 。这当然与手游市场竞争 强烈有关,2021年我国移动游戏销售收入占比达76.06%,仍是市场主体,但初期 异样火爆、随后迅速降温的 景象,在手游新品中 着实过于常见 。
苹果的春季公布会上,国产手游《鬼泣:高峰之战》被用来 展示新款iPad Pro的强悍机能 。将 侧重 细微操纵的传统动作游戏,搬到操作空间有限的手机平台本是一项创举,该IP多年积淀下的知名度也在前期为游戏吸睛无数,但成品还是败于水土不服的操纵机制和氪金 模式 (点此看往期:《鬼泣》做手游:大人,时代变了) ,没能 激发更大声量 。
假如《鬼泣》的受众 绝对圈层化,赶在秋天“开学季”推出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则堪称下半年投入市场的重磅炸弹,不只在各游戏 利用市场里排在前列,上线不到一周还“喜提”10个微博热搜 。但在推出一段 工夫后,依旧显出长线乏力的态势 (点此看往期:霍格沃茨职业学校,迎来“退学潮” ) ,在还原世界观、打造社交系统、对战 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让它 无奈跻身一线头部产品,如今处在游戏总榜70名+的位置 。
借助IP优势来给游戏做第一波引流,对国内厂商来说是种曾被 屡次验证 动机的开发惯性,IP 能够来自电影小说,也 能够来自主机端游 。《移动游戏IP市场进展报告》显示,2020年IP改编游戏收入首次超过千亿规模,2021年各家公司的年度公布会上都浮现大量IP游戏,其中腾讯21款,网易15款……用IP缝玩法,已成为发烧友们口中“圈一波就跑”的快消品,这种源自过去为 覆盖研发实力缺乏而 取舍的捷径,越来越难满足如今消费者对游戏品质的需求 。
这一年里 锋芒初露就迅速折戟的,还包含《漫威超级战争》《小浣熊百将传》《剑网1:归来》等, 体现较好的则有《英雄联盟手游》《摩尔庄园》等,后者的共性在于试图将端游版的 顺利在手机端复现,并借助 定然社交元素维持“回归的老发烧友”们的黏性 。这兴许是消费者规模进入增进瓶颈的短期解法 。
深远来看,在手游时代打造原创IP的 意思愈 创造显, 2021年收入前100移动游戏中的 借鉴IP占比为42.46%,比例仍低于IP改编,但数量相较前一年已添加5% 。
当下最抢手的品类MOBA和“大逃杀”因为缺乏剧情、人物等 因素,在组成IP上 绝对 困苦,但游戏厂商仍在进行尝试,如《英雄联盟》在2021年推出动画《双城之战》、RPG游戏《破败之王》等,用以补充世界观 。
假如要寻觅2021年的“长线爆款”,答案依旧惟独在2020年尾声推出的《原神》 。
作为首款 当选TGA“最佳移动游戏”的国内原创IP,米哈游选了最难的路且走出了 成绩,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原神》移动版在2021年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 寰球排名仅次于《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 和《王者 光荣》 。
拼渠道的思路不再 实用于头部格局较为固定的国内手游市场了 (点此看往期:腾讯网易之后,谁是下一个游戏巨头?) ,随着买量成本的添加,中小型厂商更多被困在营销投入上,而仅靠渠道, 几乎不可能撼动握有流量入口的腾讯旗下《和平精英》和《王者 光荣》的地位 。这种状况下, 专一对游戏内容的打磨与创新兴许 能力突出重围 。
曾经的页游们是“买量大户”,而2021年页游市场规模已延续第6年负增进 。现在,仍有 部分玩法轻度的休闲、 模仿、 策略手游的广告创意颇具页游遗风,用明星念白或偏低俗的广告语吸引消费者,App Growing统计的抢手文案包含“老婆玩了一整宿”、“退服给你磕头”等 。这批手游仍有利润空间,但正逐步被主流模式放弃 。
从游戏行业被炒热的“元宇宙”概念,当前关于游戏行业还只不过个概念 。9月,中青宝公布“元宇宙”游戏《酿酒 大师》, 以致其股价在4个月内涨了5倍,3次收到关注函被要求 注明涨幅异动是不是存在蹭元宇宙热潮炒股价的动机,当前已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整改 。
只管国内尚未有一款真正的“元宇宙游戏”问世,但一批头部公司均已注册商标并推动有关 名目,如字节跳动领投的游戏《重启世界》、中手游开发已有两年的《仙剑奇侠传:世界》等 。发烧友们仍可等待在 将来进入 事实与 空幻边界更加含糊的游戏世界 。
“寒冬”前夕?
在那之前,还有些更 事实的事需求关注 。
版号 ——这个新游“命门”的发放 工夫停留在了2021年7月 。2019年过审的版号有1570个,2020年这个数字是1408个,而上一年全年,惟独768个版号过审,缩水近半 。
其中国产游戏过审版号共690个,进口游戏78个,拿到版号最多的公司是中青宝,有27个,腾讯、网易分别拿到9和11个版号,且明显 偏袒进口游戏,腾讯仅有《重返帝国》《高能英雄》两款国产新游版号,网易较受关注的新游则有《漫威对决》《暗黑 毁坏神:不朽》《宝可梦大冒险》等 。
头部厂商通常“库存” 丰盛,版号暂停在短期内不会打乱产品的上线节奏,除前文提到的抢手游戏,如腾讯的《金铲铲之战》、网易的《王牌竞速》、 圆满世界的《梦幻新诛仙》等均在年内如期与发烧友会面 。
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多地倚仗短周期、多产出的模式,需求新作续命, 因而会更早陷入版号激发的 窘境 。
据《证券日报》统计,7月版号停发后,下半年已有约1.4万家游戏 有关公司注销 。包含字节跳动、百度等游戏业务 绝对较弱的互联网大厂也纷纷传出裁员风波,贪玩游戏更加典型,其手游《贪玩蓝月》累计流水超10亿元,却在2021年最终两个月被曝延续裁员、 取缔年终奖等 。
正如买量成本的不停添加迫使企业将 眼光投向内容,有从业者认为,版号的缩紧也是在倒逼游戏企业研发精品 。
上一轮长 工夫的版号停发,要追溯到2018年 。彼时版号曾停发9个月,同年市场增速仅5.32%,为近8年来最低值,连大厂的重点游戏也受到波及,腾讯《刺激战场》《全军出击》迟迟 无奈商业化 。
截止当前,新一轮版号的暂停已 延续5个月,当前也没有任何可能 复原的信号 。更严峻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年才逐步 显示 。
和版号停发 几乎同时 产生的,还有“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 。《关于进一步严格治理 切实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 告诉》将中小学生每周玩游戏的 工夫从每周近十小时压缩到三个小时,各游戏企业也纷纷响应, 示意会 踊跃负担更多社会责任 。
只管未成年人对游戏营收的 奉献实际有限,如腾讯曾在2020年年底首次公布18岁和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占比分别仅有6%和3.2%,但在外界 广泛对游戏产业 信念减少的大背景下,政策调整必定反馈到了市场整体营收上 。具体到各公司也是如此,腾讯2020年Q3游戏业务同比增幅为45%,今年下滑明显,增幅仅有8%,网易因为有新游上线状况稍好,但相较于上一年也有下滑,2020年Q3增幅21%,2021年15% 。
“防沉迷”对电竞产业的影响更加直接,大批活跃于赛场的职业选手年龄都在18岁以下,这 部分选手不得不被俱乐部临时“ 驱散”,上游的青训体系也会受到影响 。而近年 炽热的电竞教育无疑也被浇了一盆冷水 。2021年杭州亚运会公布8个电竞 名目、EDG夺冠等事件让无数电竞粉丝 欢喜鼓舞,但电竞产业显然还需求 工夫来 踊跃消化更 来源的隐忧 。
版号和防沉迷双重监管收紧下,不少企业意识到游戏出海比 平常更加主要, 有关政策也鼓舞精品游戏能开辟海外市场,《原神》《明日方舟》等还入围了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 名目 。营收方面,2021年Q3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收入达到49.66亿美元,创历史季度新高 。
最近Twitter公布了一份2021年 探讨最多的游戏名单,共有三款国产游戏上榜,《原神》排名第一,另两款是《偶像梦幻祭》和《荒野行动》,也可视为国产游戏 加强在海外 经营力度的体现 。
寻觅新 机会
消费者规模趋于 巩固、长线爆款数量寥寥、出海动作频频添加……这些趋向一起指向的 论断是:国内以移动游戏为主体、以“Free to Play”模式为主导的游戏市场已成存量市场,在“内卷”严峻的状况下,越发难有游戏从中脱颖而出 。
移动游戏成为存量市场已经不是新奇话题了 。拐点浮现在2016年,延续增进了四年的市场规模增幅首次下滑,下滑趋向向来 延续至今 。这几年间,游戏厂商们不停通过各种 模式, 抢夺现有消费者的 留神力,社交媒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买量成本也在 延续推高 。
相较于 接续在手游市场“抢地盘”,不少游戏公司开始将 眼光投向 潜藏的“蓝海” 。
买断制游戏在过去一年 开释出不少 踊跃信号,据“国游销售量年榜”统计,2021年买断制新游收入同比添加了335.9%,创近10年来最大增幅 。
其中,网易旗下24 Entertainment工作室出品的《永劫无间》用5个月 工夫实现了700万套销售量,销售额达到14亿元,小成本独立游戏《鬼谷八荒》和《戴森球 方案》也分别拿到2.5亿元和1.6亿元销售额 。此前国产买断制游戏收入较高的有《古剑奇谭三》《太吾绘卷》等,收入均缺乏7000万元 。
端游、手游常采纳免费制,主机游戏常采纳买断制,假如按游戏平台划分,2021年中国主机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进22.34%,也是各平台中唯一 维持高速增进的 。
无奈 否定的是,主机、单机游戏的市场份额占比依旧很低,这背后有着盗版及政策影响下漫长的历史缘由 。进展至今,中国游戏市场已 体现出和海外明显不同的游戏 构造 。
2021年年底,中国游戏产业年会设置了首届“中国游戏主机论坛”,论坛上分享的《 寰球主机游戏市场 考查报告》显示, 寰球主机游戏市场规模有望 打破457.6亿美元,中国大陆仅占比0.9%,消费者规模达到4.09亿人,中国大陆仅占比2%,明显,国内的主机游戏市场富有成为增量市场的 后劲 。
出品一款3A游戏,既 波及到工业化的 名目治理,也需求技术和资金上的高额投入,因为一次付费带来的营收 威力偏弱,消费者长 工夫习惯招致的购买 志愿较低,这种开发模式过去不受国内开发商青睐 。不过正如游工委秘书长唐贾军在上述论坛所言,“主管部门向来在强调多提供游戏精品……随着主机游戏消费者付费意识 加强, 常识产权 掩护力度 晋升等,中国主机游戏市场有望实现质的改变 。”
2021年,以3A游戏为 指标的《失落之魂》《黑神话:悟空》《 边界 方案》都拿到了以腾讯为代表的上司公司注资,浮现《烟火》《风来之国》这样在游戏 格调或游戏玩法上搏得海内外 统一好评的独立游戏,已经 匆匆成为一种常态,属于中国游戏的精品时代兴许方才掀开帷幕的一角 。
过往的商业路径探究也并非没有价格,越来越多的海外开发商正在借鉴国内的 经营 教训,《正当 防守》《战地》手游均已立项,育碧旗下拳头产品《刺客信条》近两作都从传统的买断制单机转换为了长线服务型游戏 。
某位在2021年离世的开发者曾写过一段话:“我有一个 妄想,有一天,西游记能出ACT......我有一个 妄想,有一天,上海滩能出沙盒游戏,而不是玩《GTA》 感想美国梦,亦或是玩《热血无赖》体验国外公司强行塞给我们的“中国文化” 。我有一个 妄想,有一天,不少3A大作不需汉化,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游戏 。”
这串 妄想里,有些已经 部分实现:汉化已成往事,《 暗影火炬城》做出了横版“上海滩”;有些则还在实现的路上,等待全部发烧友一起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