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迷你玩侵权纠纷尘埃落定,《迷你世界》何去何从

珠江路在线   2022年12月8日  【 转载 】南方财经 

  本文标签:迷你世界

历时五年,《我的世界》与《迷你世界》两款沙盒类手游间的侵权纠纷,终于决出了 输赢 。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东高院”)对广州网易公司、上海网之易公司诉深圳迷你玩公司 著述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迷你玩公司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删除《迷你世界》游戏中230个侵权元素,并补偿网易公司5000万元 。

作为一款2015年正式发行的沙盒类游戏,《迷你世界》自上线起就 伴随着 抄袭瑞典Mojang Studios于2009年推出的“沙盒鼻祖”《我的世界》的质疑,两款游戏发烧友间的“骂战”也 层出不穷 。在中国市场,《迷你世界》的下载量和活跃度甚至超过《我的世界》,力压后者长 工夫占领中国沙盒类游戏榜首 。而经广东高院审理查明,《迷你世界》各渠道下载数量累计超过33.6亿次,上线 经营至今 获得超过4亿注册消费者 。

作为《我的世界》在中国的代理商,网易公司五年来曾三度起诉迷你玩,在其2020年 发动的诉讼中指控《迷你世界》 进犯《我的世界》游戏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 流传权,组成不正当竞争,诉请法院判令迷你玩公司 停留侵权、 肃清影响、补偿损失费用等 。

而在《我的世界》胜诉背后,诸多细节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如高额判赔金额5000千万元如何计算得来?广东高院认定《迷你世界》组成不正当竞争,而非 著述权侵权的缘由为什么?判决 后果落定后,又将对网易和迷你玩各自带来哪些影响?

5000万高额补偿如何得来?

案件中,最后判赔金额高达5000万元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此之前,国内游戏侵权纠纷案件中仅有恺英网络旗下手游《阿拉德之怒》因侵权腾讯旗下端游《地下城与 壮士》(即《DNF》)被判赔付5000万元这一数字与之比肩 。

而这一判赔数额是在网易的二次 批改,以及法院计算迷你玩应补偿的金额后综合得出的 后果 。

裁判文书中提到,网易在二次上诉时申请 批改判赔金额,撤销在深圳中院一审时提出的2113.24万元,改判迷你玩公司向网易公司补偿经济损失及 正当维权支出共计5000万元 。此外,网易也申请判令迷你玩马上 停留在各平台 经营《迷你世界》游戏,并在游戏官网醒目位置 登载申明,以 肃清给网易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

从判决 后果来看,广东高院 支撑了网易要求迷你玩补偿5000万元的诉请 。

迷你玩提交的 有关公证书中证据显示,《迷你世界》游戏制造模式的“背包”中有共713个 根底核心元素,而《我的世界》游戏内 根底核心元素,有221个包括在该713个元素中 。这 象征着, 即便在网易公司起诉后,《迷你世界》游戏背包中的侵权游戏资源占比仍有30.9% 。

此外,裁判文书中指出,因迷你玩方以“ 有关证据 波及商业 机密”为由 回绝披露《迷你世界》具体营收数据,法院便根据迷你玩公司曾 引用的移动 利用市场数据平台App Annie中数据来计算其营收 。在扣除《迷你世界》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的服务器成本约5261万元后,法院计算得出《迷你世界》游戏所有获利约为31585.23万元 。

上海协力(杭州)律师事务所曾祥欣律师也向21记者 综合指出,从判决书中发布的庭审细节不难看出,《迷你世界》游戏实际的获利很可能远高于法院的认定:法院曾责令 原告迷你玩公司提供有关《迷你世界》在iOS渠道和Android渠道的收入证据且明确告知其可作为保密证据提交 。但 原告迷你玩公司 宁肯负担5000万元的补偿责任也不情愿向法院提交《迷你世界》各渠道的收入,已经足够 注明了实际收入 该当远在法院认定的数额之上 。

通过以上数据的推算,法院确定迷你玩公司至2019年7月底侵权获利约为9760万元(31585.23 万元×30.9%) 。广东高院在其公众号推文中指出,综合多种 步骤计算均显示迷你玩公司侵权获利远超网易公司诉请补偿数额,遂全额 支撑其补偿诉请 。

针对这一判赔 后果,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认为,在二审法院认定现有证据 能够 证实迷你玩公司侵权获利数额远超5000万元的状况下,全额 支撑网易公司诉请补偿金额有 充足的事实和法律根据 。

另一方面,广东高院并未通过网易要求迷你玩停运《迷你世界》的主张 。

首先,沙盒类游戏的 本身特色决定了该款游戏的 部分 著述权由开发者和发烧友共享 。法院认为,考量到《迷你世界》的游戏类型为“生存-建筑”沙盒类游戏,玩法上的高 自由度是其特色和亮点 。游戏中的“迷你工坊”是消费者生成内容(以下简称“UGC”)的 集中平台,包括大量发烧友创作的新地图或 其余艺术作品,这 部分内容的 著述权可能由发烧友 独自享有或者其与游戏开发者一起享有,代表了发烧友群体的合法利益,不宜被 忽视 。

其次,法院指出,《迷你世界》 固然 抄袭了《我的世界》游戏元素及其组合设计,但并非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的全方位 抄袭,起码两者在游戏整体画面上不组成 本质性 类似,且上述消费者生成内容也占领相当比例 。同时,《迷你世界》更新后的版本也在进一步稀释游戏中侵权内容所占比例,逐渐加入了一些与《我的世界》游戏元素 彻底无关的内容 。

因而,综合游戏类型特色、侵权内容占比、整改可能性等方面因素,广东高院认为,迷你玩公司负担 停留侵害责任的具体 模式应为删除《迷你世界》游戏中侵权的230个游戏资源/元素,而对网易方提出的停运主张不予 支撑 。

“从利益 均衡的角度看,二审法院的这一判决也体现了 掩护竞争利益、鼓舞创新、惩处 抄袭的司法理念 。”夏海龙 示意 。

组成不正当竞争而非 著述权侵权

在判决 后果落定之前,网易和迷你玩双方就认定《迷你世界》对《我的世界》组成何种侵权, 经历了相当长篇幅的“唇枪舌战” 。

在广东高院发布的二审裁判文书中,作为上诉方的网易认为,迷你玩公司的 著述权侵权行为体现在其未经授权改编 使用了《我的世界》游戏整体画面, 因而侵害了网易公司所享有的 著述权 。

同时,网易指出,迷你玩公司大量 使用《我的世界》游戏核心元素,造成两者游戏体验上高度 类似,招致发烧友 混同误认,侵害的是网易公司作为经营者享有的合法 权力,亦 毁坏了游戏市场竞争秩序,组成不正当竞争 。

针对网易的指控,迷你玩方则答辩称,《迷你世界》中涉案的游戏元素、 性能、数值与《我的世界》并不 类似,且不具备独创性,不属于 著述权法的 掩护 规模内 。同时,迷你玩认为,《我的世界》的预设内容画面中,不 相符以 类似摄制电影的 步骤创作的作品(以下简称“类电作品”)中动态画面的“固定性”和“延续性”要件,不组成类电作品,亦不能用 著述权法进行 掩护 。

另一方面,迷你玩指出,本案中,网易主张不正当竞争的根据是发烧友评论,但发烧友评论重要是因为玩法 类似带来的“ 抄袭”觉得,这实际上属于商业竞争 自由中的摹仿 自由,而并非将《迷你世界》和《我的世界》两者的作品 起源 产生 混同 。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案件一审到二审的判决过程中,法院关于《迷你世界》是不是对《我的世界》组成 著述权侵权这一行为的最后认定也 产生了更迭 。

在2020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做出的一审判决中,皆认定《迷你世界》组成 著述权侵权, 该当马上 停留侵权行为 。

而在二审过程中,迷你玩是不是 进犯网易诉请 掩护的 著述权,成为了一大争议焦点 。二审裁判文书中指出,此节争议焦点在于游戏玩法 规定等非画面内容 是否涵盖于游戏画面 著述权 掩护 规模的问题 。

广东高院认为,两款游戏整体画面组成类电作品,即新 著述权法下的“视听作品”,但两者的 类似之处在于游戏元素设计而非游戏画面, 因而驳回了网易公司关于 著述权侵权的诉请 。

关于这一判决,夏海龙在 承受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审判决中认定的是游戏整体画面组成类电作品,认定 著述权侵权 。“二审重点反驳的也是这丝毫,提出 即便游戏中元素 雷同,但也不能认为 使用这些元素 构成的画面必然侵权 。好比两部剧集 使用 雷同的演员、道具和场景,但显然不能仅 因而认为两部剧集 定然雷同 。”他说 。

同时法院认为,综合来看,《迷你世界》中存在230个 根底、核心游戏元素与《我的世界》相应的游戏元素逐个对应且 类似,游戏元素组合所 构成的多个 因素系统高度 类似甚至 彻底 统一,且多项数值体系设计 雷同,发烧友以此为 根底的游戏体验也 根本 雷同,已经超出 正当借鉴的 界线,以上行为已 能够 断定迷你玩公司直接 夺取了他人智力 成绩中 要害、核心的个性化商业价格,以不当猎取他人经营利益为 目标来 抢夺商业机会,组成不正当竞争 。

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为网游领域侵权行为“兜底法”

回忆 从来我国游戏侵权纠纷案例的判决 后果,不难发现,这些案件大多不能通过 著述权侵权的认定,而改判为不正当竞争 。

对此,上海律协知产委副主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傅钢在 承受21记者采访时指出,游戏作为一种 存在交互性的娱乐和观赏 模式,有其区别于传统作品的独特的交互式设计(在本案中被称为“游戏元素”) 。这种交互式设计因为其“ 模式化”和“符号化”较弱,难以直观地把握, 因而多被认为属于“智力 运动 规定”等 规模而不 抵赖其 存在可版权性 。

“不过, 通过近20年的司法审判的进展,我国司法审判机关在各类案件中已经 根本 能够对换皮游戏进行 鉴别和规制 。”他说 。

傅钢对照了本案与网络游戏视听作品 掩护第一案——“ 奇迹MU诉 奇迹神话案”区别,指出视听作品路径仍是网络游戏维权的重要路径 。至于个案的 解决 后果,还是要看个案的诉讼策略及举证状况, 比方假如原告只举证了游戏元素,没有举证延续画面,就不能走视听作品路径 掩护;假如只举证了 部分画面,也不能想固然的 扩充到游戏整体画面;但假如原告根据游戏内在的 根底故事线或 规定能在原 原告的游戏中跑出 本质性 类似的视频的话,还是 能够认定视听作品侵权的 。 因而,是不是赋予 著述权法 掩护以及 掩护的 规模与原告的诉讼 申请和证据 预备有很大关系 。

另一方面,傅钢则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始终是纠正网游领域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兜底法”,假如确实有不正当性, 即 使用《 著述权法》不够有效的规制, 毕竟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 因而,关于当前 依然对走捷径‘换皮’研发游戏仍心存 梦想的游戏行业从业者而言, 提议抛弃侥幸心理,认真独立的研发自己的精品游戏 。”他说 。

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则认为,在当前国内游戏市场已经 绝对成熟,且游戏社交 更加 广泛的状况下,发烧友已经学会“用脚投票”,在大部 散发烧友 支撑正版A游戏的状况下,很少会有人 取舍换皮的B游戏 。

“值得 警惕的是,‘换皮’这个概念,当下更多是被游戏公司用于垄断玩法 。固然,《迷你世界》案并不 波及这个问题 。”孙磊 示意 。

掩护UGC生态亦成判决要点

判决 后果发布后,《迷你世界》旋即对游戏内 部分素材进行了调整,例如,《迷你世界》中 部分方块素材的 形态、外观有所 变迁, 部分游戏内怪物也被删除 。

据了解,其中 部分 批改是迷你玩在2021年一审判决后 实现的,但据 有关发烧友 形容,截至当前其所进行的调整对整体游戏 格调和玩法影响不大,最后的 批改 动机可能还需求等到二审判决要求的一个月 批改期过后进行对照 。

在 断定游戏元素侵权的 根底上,本次发布的二审判决书还 深刻两款游戏的玩法 规定,对其 类似性进行了 综合,判决书特殊指出,涉案两款游戏以游戏元素及其组合设计出现玩法 规定,故 综合玩法 规定的 类似性,不能孤立 对待单一游戏元素或其某一方面的属性设计来进行比对,不然将割裂由多个游戏元素组合所 构成的玩法 因素系统 。

在综合对照了有 事实原型的游戏元素、臆造类元素、游戏元素组合体系、数值体系设计等等需求发烧友 参加互动的玩法内容的 根底上,广东高院裁定《迷你世界》整体 抄袭了《我的世界》游戏玩法 规定 。

值得 留神的是,判决书中还强调,对玩法 规定层面的 类似性 综合不能脱离发烧友的游戏体验 。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以高 自由度为重要亮点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和《迷你世界》中均存在 丰盛的UGC,本次二审判决 断定的侵权游戏元素中,包括《迷你世界》诸多 根底资源/元素和合成资源/元素,而这也是众多发烧友进行UGC创作时的素材 起源 。

而假如这 部分素材被全面删除,势必会影响《迷你世界》发烧友在游戏内的 虚构资产和游戏体验 。就像前文提到的,判决书中也指出,UGC内容的 著述权可能由发烧友 独自享有或者其与游戏开发者一起享有,代表了发烧友群体的合法利益 。

“本案中法院首次强调了发烧友及其创作的UGC内容中的 权力不应被 忽视,是一次十分有示范 意思的 断定 。”曾祥欣向21记者指出,他认为,此次判决为以后的 类似案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考量侵权的程度和公共利益等因素,根据比例 准则,在不判决游戏 停留 经营的状况下,依旧 能够通过足额的判决以及替换侵权元素等 模式进行有效的 接济,幸免社会 财产的 浪费,也幸免发烧友的利益在执行过程中被过分损害 。

在游戏元素侵权的状况下,如何 解决发烧友由 有关侵权元素制作的UGC内容,也是本次案件判决后业界关注的焦点 。

截至发稿前,记者就 有关问题 联络了迷你玩公司,对方 示意暂不容易发布 有关UGC内容的 解决 方案;随后记者向网易方面询问其关于 有关内容 解决是不是有所预期,网易同样 示意不便 承受采访 。

夏海龙指出,假如消费者生产内容包括侵权元素, 有关法律关系与本案存在显而易见区别,此时消费者社区、平台可 实用“避风港” 准则,惟独在协助侵权或未及时履行删除义务之时才需求负担相应责任 。

孙磊则认为,替换侵权游戏元素 性质上不会影响《迷你世界》的后续 经营,在此状况下 原告通常也应早已做好Plan B 的替换元素,但 要害问题在于发烧友还是不是会对 经历侵权和 批改风波的游戏买账 。

“发烧友间的‘万年骂战’终于有了 论断,但他们关于游戏的 信念是不是还存在,才是《迷你世界》后续 经营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的症结所在 。”孙磊 示意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