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未成年人掉进手游“陷阱”

珠江路在线   2021年9月7日  【 转载 】中青报 

  本文标签:未成年人,人民检察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 快捷进展,手游已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 使用状况探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已高达56.4%, 部分未成年人严峻沉迷于网络 。

  手游添加了未成年人新的社交 路径,并不方便被家长发现,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土壤 。手游给未成年人带来两个不容 忽视的影响:一是社交 性能不设限激发的网恋、性侵;二是沉迷 虚构世界产生的“ 性格 毁坏”,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

  8月28日,18岁北京小伙刘洋(化名)的 考查期终于 结束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对他作出不起诉决定 。

  2020年12月23日,因涉嫌 巧取豪夺罪,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刘洋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但需8个月 考查期 。当时,他惟独17岁,是一名高三学生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 快捷进展,手游已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 使用状况探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已高达56.4%, 部分未成年人严峻沉迷于网络 。

  苏州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雨琦 示意,手游添加了未成年人新的社交 路径,而且不方便被家长发现,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土壤 。手游给未成年人带来两个不容 忽视的影响:一是社交 性能不设限激发的网恋、性侵;二是沉迷 虚构世界产生的“ 性格 毁坏”,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不设限的社交 性能诱发一些未成年人误入歧途

  2020年8月12日,18岁女孩小冰(化名)报警称,被17岁网恋对象刘洋 巧取豪夺 。6天后,刘洋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交代犯罪过程 。

  两人7月初在一款手游中相识,很快确定恋爱关系 。没过多久,刘洋便提出 调换裸照的想法 。经不住刘洋的软磨硬泡,小冰便自拍了裸照发给对方 。7月中旬,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冰 预备 验证找工作 。其间,刘洋数次提出会面 。考量到疫情及 间隔等 事实问题,感觉网恋不靠谱的小冰提出 离别 。

  短短十几天恋爱,对方说 离别就 离别,让刘洋感觉“没有男人的尊严” 。想到手机里存的裸照,刘洋产生“报复”的想法 。

  “不做我女朋友就给我买个苹果耳机,不然我就把你的裸照发到网上 。”一番 要挟后,刘洋收到第一笔“封口费”——一副价格1749元的耳机 。

  实际上,他没有依照约定将照片删除 。“我晓得她怕照片被发出去,会给我转钱 。”刘洋向警方交代 。

  2020年8月5日至8月12日,刘洋又以公布裸照为由 要挟小冰,累计 巧取豪夺6000余元 。8月12日,刘洋再次提出“给我5000元”,却始终没有收到对方回复 。小冰 取舍了报警 。

  “我晓得错了,当时真的是鬼迷心窍 。”到案后,刘洋对自己的行为 示意懊悔与内疚 。

  苏州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从刘洋亲友 街坊口中了解到, 平日里刘洋是个 灵巧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学习 成就 金榜题名,考上了 首屈一指的高中 。其家长晓得刘洋的犯罪事实后,也很震惊 。

  2020年12月23日,考量到刘洋是未成年人、学习 成就优异,马上面临高考、家庭监管条件良好,且 存在自愿认罪认罚、悔罪 体现,依据 有关规定,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刘洋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8个月的 考查期 。

  张雨琦说,刘洋的父母以前对其管教较为严格,在 事实生活中恋爱的可能性很低 。“正因为刘洋的心智进展水平仍不 充足,网游社交的延伸 快捷且不加筛选地 扩充了他的社交圈 。在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他更方便产生犯罪 用意甚至 施行犯 罪状为 。”

  手游世界暗藏陷阱

  今年年头,苏州四年级学生小敏(化名)因喜爱手游中的一款道具皮肤,在游戏群里留言:“求游戏皮肤,什么条件都 能够”……

  25岁的陈荣(化名)没有正式工作,平时沉迷手游,看到小敏的留言后加对方好友 。聊了几天之后,陈荣 得悉对方是一名还未满14周岁的女孩,于是趁机对小敏说:“你拍几段不穿衣服的视频,我就送你游戏皮肤 。”

  为了得到心心念念的游戏皮肤,小敏欣然 准许 。其间,陈荣还提出各种不堪要求 。最后,小敏拍摄了两段视频发给陈荣,可他不单没有赠予游戏皮肤,反而以视频挟制,三番两次地提出过分要求,而且 要挟吓唬 。

  小敏 回绝了对方的要求,陈荣就提出让小敏送另一款游戏皮肤给他,不然他就把视频发给他人 。小敏因受不了骚扰,就删除了陈荣 。陈荣将小敏的私密视频转发给他人,对小敏造成了 硕大的身心损害 。近期,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猥亵儿童罪对犯罪嫌疑人陈荣提起公诉 。

  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一般会“ 无论不顾”,做出种种出格 行动 。“近年来,因孩子玩游戏充值激发的报警十分多 。”无锡惠山开发区派出所警官朱思东介绍,他们梳理发现,仅2020年,未成年人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在监护人不知情的状况下进行游戏充值激发民事纠纷的报警记录就有7条 。

  今年1月,家住无锡惠山区的刘女士 突然接到一条银行短信, 揭示本月尚有账单未还清 。一头雾水的她 查问账单发现,自己近两个月的微信账户陆续向某游戏公司进行充值消费,累计2700余元 。

  刘女士登录游戏公司主页,发现有人以她的名义注册了游戏账号,第一 反响是身份信息和微信账户被盗 。

  后来,她 嫌疑的 眼光落到儿子小郭身上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郭才10岁,近期两个月一到家就扔下书包抱着手机,有几次还趁她忙家务偷拿了她的手机 。对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刘女士看不懂也不关怀,顶多对儿子 申斥几句 。

  刘女士询问后 得悉,小郭因好奇下载了一款手游,为了猎取更高等级的配备,他开始往游戏里“氪金” 。

  依据游戏公司条款,未成年人发烧友每月充值上限为400元 。为绕开监管,小郭用刘女士的身份证开了游戏账户,关联母亲的微信号码,在游戏内用微信充值购买游戏币或配备礼包,再赠送游戏账号 。

  刘女士马上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交涉未果,刘女士无奈报警,并向惠山区人民检察院的“惠佑 将来”平台报告了这一状况 。在检察官和警官的协助下,他们提供 详尽证据,最后依法追回2700余元 。

  但是,家长维权退费之路不尽 雷同 。朱思东介绍,惠山区另一位家长因未成年的儿子 擅自充值游戏1万多元,家长与游戏公司交涉 屡次,因未能 完全提供微信交易、聊天记录等证据,最后没有退费 。

  为未成年人制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至今,江苏南通的郁女士对让儿子接触手游仍深悔不已 。2018年8月30日凌晨,她13岁的儿子坠楼身亡 。

  坠楼前,儿子沉迷一款抢手手游 。郁女士专门了解了这款游戏,无论是 四周建造、自然风貌,还是发烧友 使用的子弹、枪械、车辆,都是写实 格调的画面 解决 。为了省时,游戏角色会时常翻窗从数层楼或山上跳下来 。游戏中,这种行为并不会直接招致角色死亡 。

  悲剧的 产生是家长压根儿想不到的 。众多孩子在家长面前是 性格内敛、孝顺懂事的乖孩子,在游戏中却是“霸道总裁”“仗义侠客”,他们在手游社交中出现出了与 事实世界 彻底不同的 极其 性格 。“近年 解决的案件中,像这样的未成年人有不少 。”张雨琦说 。

  当下,网络监管力度不停加大,国家新闻出版署目前下发《对于进一步严格治理切实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 告诉》,严格 制约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 工夫 。

  无锡惠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媛媛 示意,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一个社会问题,需求全社会 集思广益 。家庭、学校也应负起监管责任, 疏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 模式 。

  “要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 疏导未成年人在玩手游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 自发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 。”张雨琦 提议,游戏平台要通过技术 目标 加强 性能优化,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游戏及社交 制约;社交平台则要 加强对未成年人传输信息的甄别,多方联动, 保持打击与 掩护相 联合,为未成年人制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