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稳坐全球最大游戏市场 却迎来“三荒年”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8月24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
|
原标题:中国游戏产业半年破千亿背后的隐忧:稳坐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 却迎来“三荒年”
地铁公交上, 低头族中绝对不乏游戏一族, 从《王者荣耀》到《绝地求生》, 游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6月,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5.3亿人, 这个数字约占了我国总人口的1/3。
用户数据惊人, 收入数据也不容小觑。 2018年上半年, 中国游戏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 同比增长5.2%。
8月4日, 伽马数据在2018中国游戏资本峰会上发布了《2018中国上市游戏公司竞争力调查报告》和《2018中国准上市游戏公司竞争力调查报告》两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十余年, 成绩斐然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 人口、IP、流量红利日趋枯竭, 如何找到下一个增长点也是中国游戏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
“根据我们对A股上市企业统计, 在电影内容制作、电视剧内容制作、游戏、广告营销、出版、有线网络、院线等传媒行业板块中, 游戏板块2017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毛利率、净利率四个数据位列第一, 说明游戏产业仍然是价值较高的板块,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游戏公司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首席分析师王旭表示。
《报告》中指出, 截至今年7月31日, 中国上市游戏企业为191家, 较去年年底增加了6家, 这主要与今年多家企业成功赴港上市有关。 目前, 仍有20余家企业正在申请上市, 其中计划港股上市的游戏企业更多一些。
放眼全球, 2018年上半年, 得益于中国游戏产业庞大的用户基础, 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到1050亿元, 占据了全球游戏市场收入的26.1%, 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在2017年全球游戏收入TOP25游戏企业中, 中国企业占据了4席, 分别是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娱。
从增速上来看, 2018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速下滑, 仅为5.2%, 其中移动游戏市场增速也进入瓶颈期, 增速仅有12.9%。 掌趣科技CEO刘惠城表示:“手游市场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但其集中化程度加深、头部效应加剧, 存量用户流动性不足导致新增爆款难度大。 ”
游戏行业的“三荒年”
“2018年是游戏行业的‘三荒年’, 分别是产品荒、流量荒、用户荒。 ”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表示。
“去年通过内部监测我们发现一星期大概有100款新游戏上线, 今年只有50款, 行业的产能在明显下降。 ”对于产能下降的原因, “行业的门槛、集中度变高了, 很多游戏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 ”谭雁峰表示, “在过去一到两年的时间里, 超级头部IP让流量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现在流量的竞争已经由渠道竞争转变为价格竞争, 很容易达到天花板, 而且很多流量平台并不是做游戏的, 整个行业的获利不会反哺游戏行业。 ”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谭雁峰发现, 游戏行业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了, 增量市场后劲不足, 新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更多选择短视频等产品, 而不是游戏;另一方面从存量市场来看, 一般来说, 一款端游、手游生命周期是一年半到两年, 而一些头部的产品是三四年, 真正的核心用户在头部的游戏产品里固化了, 行业核心用户的存量市场也越来越少。
“高龄用户”潜力巨大
数据称, 到2020年, 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 “从全球范围来看, 游戏行业是一个逆周期行业。 经济起伏阶段反而是游戏产业大规模发展的机遇期。 ”完美世界CEO萧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报告》中指出, 游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细分化领域, 针对特定用户群体与品类明确的产品更易获得市场, 未来电子竞技、IP产品、策略类产品、二次元、女性向、等细分市场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 是游戏企业下一阶段保持业绩增长的机会。
萧泓认为:“游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兼顾平台化和国际化。 平台化是指优质的平台对开发者和玩家越来越重要, 国际化则是指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
王旭指出, 目前国内游戏市场不仅有青年用户, 还有高龄用户, 高龄用户是潜在的增量用户群体, 通过年龄、地域、兴趣等区域化划分也会给游戏市场带来差异化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