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性向”游戏火爆 但仍需解决性别歧视问题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7月30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
|
在国内或国外的游戏市场, 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主导, 《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等如雷贯耳的主流大牌游戏都是针对男性市场, 迎合男性的喜好、审美。 但最近, 在微博等社交平台都能见到很多女生秀出自己捏脸“女儿”, 到处寻求约会攻略。 这些都是游戏《雲裳羽衣》女性玩家的贴文, 玩家们大方秀出自己的设计, 再度掀起女性向游戏的热潮。
女玩家消费力不容小觑
过往, 女性玩家人数远远不及男性玩家, 因此游戏公司主要针对男性市场设计游戏。 以男性玩家为受众群的游戏大多是动作、冒险类游戏, 着重视觉、听觉体验, 追求官能刺激;而女性向游戏的一大特点是重视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早期, 女性向游戏始终属于少数, 主要分为乙女向游戏和腐女向游戏, 类型大多是养成、换装等游戏。
日本的电子游戏出产量庞大, 早期的女性向游戏大多出自日本, 《心跳回忆》《美少女梦工厂》等都是经典的代表作。 在国内, 很多人对女性向游戏的认识都来自“橙光游戏”, 游戏以女主角为玩家视角,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 宫斗、养成等题材比比皆是。 虽然女性向游戏一直不乏捧场客, 但始终不如传统游戏般主流。
近年, 女性玩家人数显著增长, 《2017年全球移动游戏产业白皮书》显示,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中的女性玩家比例达50.2%, 超过男性玩家的49.8%;女性在游戏市场的消费数字更是不可忽视,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中国女性游戏研究报告》, 2017年女性游戏市场收入高达430.7亿元人民币。
在2018年初, 手游《恋与制作人》成为了现象级女性向游戏, 引起全民养老公的热潮, 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都被纸片人老公刷屏, 游戏里四位男主角更经常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恋与制作人》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已超过30万人民币, 首月收入更突破5000万元。 在1 月13 日晚上, 游戏男主角之一李泽言的生日当天, 女玩家们透过社群集资, 投放庆生广告于深圳京基100 大楼的LED 屏幕, “李泽言生日快乐”、“你不要大惊小怪”、“是用你黑卡买的”等字符串轮播, 花费约24万人民币, 可见女性玩家的消费能力与意愿都不比男性的低。
唯美画风吸引女性
8年前开始接触女性向游戏的海伦直言, 一开始是被游戏的男主角吸引。 女性向游戏的画风通常比较唯美, 男主角的颜值都比较高, 相比男性向游戏的角色造型更美型, 更符合女性的审美。 “其他游戏没有那么多男性角色, 也没有那么帅, 游戏玩法又总是战斗、打架。 ”
玩女性向游戏将近11年的李小姐从网页游戏转战至手机游戏, 从《美少女成长计划》玩到《美男大奥》, 宫斗、养成、恋爱等题材都有涉猎。 在她看来, 女性向游戏通常都是架空或穿越背景, 能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身份和生活, 而且女性向游戏的剧情和角色设定比较梦幻, 女主角总是很幸运及很受异性欢迎, 能满足自己的幻想。 “不用怎么动脑子, 不血腥惊吓, 就像看轻小说, 闲时玩一下又能排解压力。 ”
过去网页游戏盛行时, 玩家比较难支持游戏公司, 但现在手机游戏IP发展成熟, 除了游戏中会有限时活动、抽卡、故事卷等活动吸引玩家“氪金”, 还会出周边商品, 甚至以游戏为蓝本创作舞台剧, 拉近了玩家和游戏的距离, 纸片人二次元的世界感觉更真实。 不过, 李小姐觉得社会未能完全接受女性向游戏, 仍然存有一定偏见和轻视, 例如觉得玩恋爱养成游戏的女性玩家都是爱幻想的单身宅女等。 随着女性向游戏愈来愈受重视和流行, 她相信, 会有更多人认识女性向游戏, 题材也会更多元。
性别歧视严重
由于游戏市场过去一直由男性主导, 不少男性游戏玩家都有一个固有观念, 觉得女性不爱玩游戏, 即使玩游戏, 也只是玩一些操作简单的休闲游戏, 轻视女性玩家。 在玩竞技性强的游戏时, 部分男玩家遇到技术不佳的玩家, 更会用“女玩家”来吐槽其他人“玩得这么差, 你是女的吗?”“女玩家果然反应慢玩得烂”, 加上部分媒体渲染“女性对游戏一窍不通”、“女性不懂男友玩游戏的乐趣”等想法, 弱化女性玩家的能力和地位, 加深游戏界性别歧视的问题, 也令女性玩家的声音和需求被公众忽视。
玩了英雄联盟7年的茜茜慨叹, 在游戏界, 女性玩家被歧视的案例屡见不鲜, 部分男性玩家甚至会性骚扰女性玩家, 她认识的女性玩家都表示曾经在游戏中有过类似的不愉快经历。 “有一次我和其他男性朋友组队玩英雄联盟, 游戏一开始, 对面队的一名队员在全频道问在场有没有女性玩家, 我的朋友把我指了出来, 队员就开始不停问我有没有生理反应, 我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是在游戏中检举那个玩家, 但仍然感到十分不安、无助。 ”
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某款游戏的调研报告, 在2亿用户中, 54%玩家是女性, 人数超过一亿, 可见在一般男性向游戏中, 女性玩家的数量也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 男性向游戏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十分严重, 缺乏相关的教育和宣传, 不少男性玩家习惯性地轻视女性玩家, 甚至出言骚扰或羞辱, 使女性玩家反感, 但又缺乏投诉或检举机制去保护女性玩家。 游戏体验不仅仅包括游戏的质量, 也包括整个游戏的氛围和玩家之间的交流。 如果女性玩家被歧视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游戏体验质量下降, 久而久之, 女性玩家的流失量会愈来愈大。
随着2018年初, 《恋与制作人》和《旅行青蛙》两款游戏爆红, 女性向游戏的未来潜力吸引了更多游戏公司的目光, 也让女性玩家有了更多选择。 不只是女性向游戏市场有显著转变, 传统男性向游戏的女性玩家也愈来愈多, 可见女性市场将会是未来游戏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更多瞄准女性喜好和需求的游戏将面世。 但女性玩家的权益问题也不容忽视, 要留住女性玩家, 就要建构一个对女性友好的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