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站的自我救赎:去游戏化和“泛二次元化”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5月31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浏览次数:
|
|
原标题:B站的自我救赎:去游戏化和“泛二次元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4日, 哔哩哔哩(Nasdsaq:BILI, 以下简称B站)发布赴美IPO后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 截止3月31日, B站第一季度总净营收达人民币8.680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5%;第一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5780万元, 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6740万元相比有所收窄。
但B站的收入结构仍然未能改变, 其第一季度游戏业务收入 6.89 亿元, 其中主要来自两款游戏《Fate/Grand Order》和《碧蓝航线》, 对B站总营收贡献高达79%左右, 但因游戏业务持续成为现金流与B站视频社区网站不符, 市场对其较为担忧;另一方面, B站在用户增长和收入增速的放缓, 也暴露出其用户拓展和收入结构的问题。
对此, B站CEO陈睿在电话会议上承诺, 未来B站计划游戏收入将下降到50%, 并称将B站加大对UP主的支持以激励更多原创内容, 同时加速广告和直播业务的变现。
月活用户、收入增速放缓, B站需走出对游戏的依赖
作为以“Z时代人群泛娱社区”为标签的Bilibili, 在第一季度财报发布的同时, 市场也看到其在用户和收入增长方面都开始放缓。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MAU(月均活跃用户), 2018年第一季度, B站MAU增长35%, 达到7750万, 其中移动端月活占比82%。
但如果将观察坐标拉长, 就会发现B站的用户增长看上去并不太好。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 B站月均活跃用户在2016'2017的环比和同比增长, 都呈现下降趋势, B站在2016年Q3月均活跃用户环比还曾取得41%增长成绩, 此后速度则以未超过20%, 甚至在2017年Q4出现环比3%的负增长——这表明用户不升反降。
华盛证券分析,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3.4亿, 核心二次元用户9100万。 根据B站目前月均活跃用户7200万计算, 其渗透率在两类人群中分别达到21.1%和79.9%。 这意味着, B站对于核心二次元用户的收割几近尾声, 下一阶段的增长将更多来源于泛二次元用户。
那么用户实际增长速度的下滑, 是否就意味着B站在向泛二次元人群的扩展中受阻?
彬元资本分析师邱梦晨向蓝鲸TMT记者分析, B站目前用户增速确实呈现放缓趋势, 但除却发家的二次元文化, B站正在扩展其他文化密度, 丰富其社区生态, 但对于非二次元人群扩张必然无法像触达核心人群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还不能断论B站触达用户规模天花板。
另一方面, 过于依赖游戏对B站的收入增速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手游普遍存在着半衰期短, 收入无法稳定持续的特点, 而对B站游戏收入贡献占大头的《Fate/Grand Order》已经举办完上线600日庆祝活动, 玩家还能对这款游戏“氪金”多久, 值得怀疑。
根据中信证券统计, B站在2016'2017年的季度收入增速呈现总体下降趋势。 其中, 2016年各个季度, B站收入都在高速增长, 但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快速下跌, 第四季度甚至到了1%增长, 这一数据虽是由于B站股权激励支出增加所致, 2018年Q1的增速也未回复到20%。
但非游戏业务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B站从2017 年 12 月开始投放效果类广告, 2018第一季度广告业务收入 7040 万元, 同比增长144%;在付费收入方面, B站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98%, 达到 247 万。 直播与增值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1%, 达到 9580 万元。
邱梦晨向蓝鲸TMT分析, B站一季度收入主要来自于两款游戏, 随着游戏生命周期收入到来, 增速出现环比下降, 属于意料之中;另一方面, B站的广告、直播和会员付费等业务运营较为初级, 长期潜力有待释放。
以直播业务为例, 据其了解, B站日均观看直播用户目前为同类平台诸如虎牙、斗鱼的1/3左右, 但B站用户贡献的流水仅为同类平台1/10左右, 据他分析, 这是因为在运营层面, B站还未引进工会、活动、抽奖等拉动流水方式;此外, 目前大会员权益比起主流视频网站仍较低, B站会员付费还有相当提升空间。
邱梦晨表示, 目前资本市场普遍对游戏公司给出的估值较低, 从估值上考虑, B站拓展非游戏收入十分重要, 但游戏收入的比例是否能降到50%, 他持保留态度, 并预计在一到两年内实现的可能性较低。
版权纷争背后:PUGC成核心, 泛二次元化带来新流量
2017年7月, B站曾因版权问题, 下架二十余部影视剧, 自此之后, 除去动画番剧, 鲜有对影视剧或热门综艺版权的购置。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版权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 则是B站的迂回策略。 自陈睿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 再次强调B站作为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社区重要属性, 为调动头部UP创作积极性, B站于今年2 月推出“创作者激励计划”, 据其介绍, 2018年第一季度, B站活跃 UP 主数量与上传视频量同比增长 96%与 154%, UP 主的原创自制内容播放量占比 89%。
但UP主这门生意也并非毫无风险。
5月23日, 爱奇艺向法院诉称, 《中国有嘻哈》作为平台2亿元投资自制节目, 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授权, 擅自在其运营的网站“哔哩哔哩”上非法向公众提供该档节目片段的在线播放服务。
爱奇艺称, 哔哩哔哩网站用户量庞大, 且侵权时该档节目正处于热播期内, 在该网站上的播出严重分流了用户, 给爱奇艺造成巨大的损失, 由此爱奇艺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100万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爱奇艺诉讼B站侵权《中国有嘻哈》, 蓝鲸TMT记者在B站搜索看到, 多为UP主自行剪辑上传, 虽然根据”避风港“原则, 网站对于无意中导致侵权免责, 但B站仍负有对视频的审核义务。
分析人士告诉蓝鲸TMT记者, 爱奇艺对于B站《中国有嘻哈》诉讼, 不一定就意在维权。
B站相关UP主的衍生传播, 对于许多综艺节目实质上起到引流作用, 例如同样是大热综艺, 腾讯视频直接将《创造101》上传到B站, 节目制作方通过让渡一部分内容以获取流量, 这对双方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爱奇艺对于B站的起诉,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或许是由于双方在动漫业务方面的竞争。
事件背后体现另一个趋势, B站已经注意到自家泛二次元用户的多元需求。 在B站初始的生态中, 诸如“御宅”“鬼畜”等二次元亚文化内容成为B站起家, 聚拢核心二次元人群重要内容, 但随着弹幕带来的社交功能提升观看体验, 泛二次元年轻受众在B站聚集。
据陈睿介绍, 目前B站诸如等新品类的扩展速度, 已经超过原有的优势项目如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B站“收割”“Z世代”的征程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