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盈利 瑞幸真的复活了吗? |
珠江路在线
2021年8月16日
【
转载
】
|
本文标签:瑞幸 |
据Tech星球报导,截至2021年5月31日,瑞幸咖啡在中国 占有3949家自营店、1175家加盟店 。而在今年5月和6月,瑞幸连续实现整体盈利,盈利金额在数千万元左右 。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 信息 。毕竟,一年前财务造假的余波还在,大众对瑞幸咖啡的印象还停留在“18个月面市,13个月退市,用三年 工夫走完别的公司 终生” 。
靠疯狂烧钱补贴把摊子做大,又因为 延续亏损和财务造假楼塌了,随之而来的罚款、退市,人们本 认为瑞幸会就此倒下,没想到硬是撑了过来,还 悄悄盈利了 。
让人好奇的是,瑞幸是怎么活过来的?在当前群雄逐鹿的咖啡市场,还能 卷土重来吗?
原 题目:瑞幸真的复活了吗?
文/徐晴 编辑/赵磊 经营/月弥
起源:每日人物
悄悄活了过来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瑞幸咖啡有了“复活”的迹象 。
先是一款叫做生椰拿铁的单品出圈 。这款用厚椰乳 接替了牛奶的产品,5月在瑞幸咖啡的小程序上线后就频频显示“售罄” 。前一阵子,“生椰拿铁”成了热议话题,在微博上浏览量超过了6000万,各大社交平台上,总会有人说“生椰拿铁yyds(永远的神)”, 而后催货,问什么时候 能力买到;小红书上,举着生椰拿铁的照片到处都是,瑞幸的小鹿 标记一度成了网红;还有美妆博主专门设计“生椰拿铁妆”,录制了 详尽的教学视频 。
这款单品还带火了厚椰乳的厂商菲诺 。在菲诺的天猫旗舰店,一款专门为“Diy生椰拿铁”生产的小包装椰乳一个月卖出了2万多件;而“瑞幸同款”大包装的椰乳一个月卖了6万多件 。评论区里,不少人 示意“终于实现了生椰拿铁 自由” 。
瑞幸的代言人也在 变迁,从最初的汤唯、张震、刘昊然,变成了更贴近年轻人的利路修 。今年5月,“ 回绝营业”的利路修在制造营节目中人气高涨,瑞幸咖啡瞄准这个 机会“玩梗”,请来了这位“冰咖推举官” 。海报中,利路修面无表情,两手交叠呈“达咩” 姿势举着两杯咖啡,文案是“利路修老师也上班啦” 。而针对生椰拿铁断货,瑞幸派利路修“去海南摘椰子”,拍摄了“生椰拿铁,永不下班”的竖屏视频,引来不少转发点赞 。
生椰拿铁爆火不是一个 偶尔,瑞幸在背后付出了不少 奋力 。
2021年上半年,瑞幸推出了约50款新品,包含生椰拿铁、厚乳拿铁、杨梅瑞纳冰、红唇车厘子瑞纳冰等等 。每日人物走访了 旭日区的八家瑞幸咖啡,一位店长 示意,入夏以来,每周都会出一款新品 。因为推新品的速度过快,员工每周要在“瑞幸大学”app上培训3-5个小时学习新品做法 。跟作者聊天时,她还用余光看着店里的员工,有新单子进来,她朝着店员问:“会做吗?”店员没 谈话,她擦了擦手,扭头戴上手套自己去制作 。
三里屯附近门店的店员则说:“因为新品特殊受 欢送,单量大,现在 根本一天能卖出去200甚至300多杯 。”在三里屯的另外两家门店,到了下午4、5点左右,冰块已经用完, 无奈治作加冰块的咖啡或是瑞纳冰等产品 。每当有客人进来,店长都要解释:“只能做常温的,做不了冰的 。”店长解释:“单量比以往大,制冰机功率不够了 。”
每日人物分别在中午11:00-2:00和下午3:00-7:00在8家门店 视察订单数量,在20分钟的 工夫里,8家店的订单数量集中在7-13单左右,瑞纳冰系列产品和生椰拿铁的点单频率较高 。
人们对瑞幸的热捧化成了一组好看的数据 。
根据瑞幸2020年年报,瑞幸负债为8.92亿元,相比2019年的37.21亿元,负债削减28.3亿 。今年2月,一封 透露瑞幸咖啡 经营状况的内部信被媒体披露,信中称:2020年,瑞幸咖啡共推出了77款崭新现制饮品,门店总数达到近4800家,注册消费者近1亿,现制饮品销售量超过3亿杯 。
在这种状况下,连被瑞幸坑惨了的投资方都不计前嫌再次投出了橄榄枝 。今年4月,瑞幸 获得总计2.5亿美元融资,老朋友大钲资 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 。
食品 综合师朱丹蓬曾接触瑞幸咖啡高层及供给商,他告诉每日人物:“瑞幸账上现在有80、90亿左右的现金 。瑞幸不缺钱,也不缺投资 。”
他看好瑞幸的前景 。“瑞幸解决了新生代关于咖啡需要的两个痛点,一是把咖啡价格降下来,把咖啡平民化,另外是让咖啡进入快消时代,减低了 工夫成本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盈利的咖啡品牌,“瑞幸甚至有 指望再一次面市” 。
差一步就万劫不复
2020年4月自爆财务造假后,在很长的一段 工夫里,瑞幸的 将来都是一片 阴郁 。
2020年1月,久谦 征询等机构在投入1400名兼职、92名全职员工,埋伏到门店或微信群里监控11260小时后,得出了一份89页、3万多字的做空报告,由知名沽空机构浑水公司公布,指出瑞幸咖啡在经营数据等方面存在造假和欺诈行为 。
面对这份专业 考查,原本瑞幸矢口 否定,但到了4月初,瑞幸咖啡 积极公布了一份文件,称公司COO刘剑及其 部分员工从2019年第二季度起从事不当行为,伪造交易 有关的销售额约为22亿元 。这个数字 几乎与瑞幸2019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当 。自爆之后,瑞幸咖啡股价暴跌超80%,350亿市值 霎时蒸发 。
一个月后,瑞幸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 告诉 。董事长陆正耀迅速表态:不等最后 考查 后果就要求退市,“出乎 意料,感到 绝望” 。同时,他“ 深信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是成立的”,一旦退市,将会倾尽全力维持门店 经营 。
6月中旬,因为新冠疫情招致的流程延迟等缘由,瑞幸没能及时公开2019财年年度报表,第二次收到了纳斯达克的书面 告诉,退市成了定局 。十几天后,瑞幸官方公布“退市”申明,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瑞幸的股价断崖式暴跌,连带着不少中概股跟着一同跌 。
股市一片绿油油,投资人 沉默,股民失落,从前的 热烈一去不复返 。
回忆2019年,瑞幸 快捷扩张,在国内,每一天就有4家瑞幸门店开业 。数量 宏大的大额优惠券被洒向市场,3折甚至免费喝咖啡吸引了上千万消费者,那一年,6、7块钱就能喝一杯带奶盖的瑞幸咖啡,而据瑞幸某门店员工 透露,当时店里80%以上的订单都是免费的 。
依附烧钱,瑞幸刷新了中国企业面市的记录 。仅仅18个月,瑞幸 顺利IPO面市,融资6.95亿美元,市值42亿美金 。新闻图片里,陆正耀高举拳头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笑容十分 辉煌,十分 标准地露出了八颗牙齿 。
只是,退市来得更快 。13个月后,瑞幸再次创下退市速度的记录,但这次代表着 屈辱 。
退市之后,瑞幸的日子并不好过 。除了面临美国投资者 群体诉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考查的 窘境,瑞幸咖啡退市还触发了违约条款,债权人纷纷起诉,要求瑞幸破产 清理 。
外患总是连带着内忧 。瑞幸走上了“优化门店”的 路径,截至2020年11月底,瑞幸咖啡门店数从4507家削减至3898家,同时小鹿茶的门店数量也在削减 。
接着是 剧烈的人事变动 。因为财务造假与瑞幸咖啡退市,董事长陆正耀被称为“老赖” 。这位一手 缔造了“神州系”和瑞幸咖啡的商业巨鳄从神坛跌落,接连被 制约高消费,执行标的共计超过21.35亿 。他曾经的“战友”、大钲资本的黎辉,和从神州系带来的 亲信郭谨一都 取舍了与他割席 。陆正耀出局,郭谨一接替了他原本的位置 。
今年1月,陆正耀试图“逼宫”,发联名信指控郭谨一涉嫌贪腐, 指望罢免郭谨一的职务 。他在信中写道:“因为现任董事长和CEO郭谨一的无德无能,公司已经到了存亡的边缘 。”在这封联名信的末尾,附有7位副总裁、多位总监和分公司经理,共计24个鲜红而清楚的手印 。
但郭谨一没有被查出贪腐问题,他反过来给了陆正耀重重一击:公司将与“旧 权势彻底切割”,公司现在经营 巩固,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万万想不到和不想看到的 。闹剧以陆正耀失败告终,但陆正耀还是从瑞幸带走了大批旧部,换了一条赛道 接续创业 。
补贴来的消费者救了瑞幸
在资本市场上,瑞幸跟着陆正耀一同 寂静 。一位店员回顾,在2019年,还 时常有区域经理带着公司高层和投资人来巡店,到2020年,只剩下了区域经理还时不时过来 。在咖啡赛道投融资 炽热的2021年,瑞幸向来没什么 信息,唯一的一次融资还是老朋友给钱,重要拿来还债 。
但在消费者端,瑞幸却意外地依旧受到追捧 。
自媒体“半佛仙人”曾公布视频,讲述瑞幸如何“割美国韭菜”,在他的形容中,瑞幸俨然成了“骗美国投资人的钱补贴中国消费者的国货之光”,这样的说法广为流传,财务造假方才被曝出时,许多一般人还为瑞幸打抱不平 。
股票暴跌的第二天,瑞幸线下门店订单却暴涨 。大量消费者涌向瑞幸, 恐怕“明天就倒闭了,再也喝不到这么廉价的咖啡” 。瑞幸门店和外卖爆单,App、小程序一度 瓦解,有店员回顾,“小票的打印纸都没了” 。
一位在三里屯附近上班的年轻白领 示意,“瑞幸咖啡 固然被说是‘刷锅水’,但它毕竟是咖啡,我买咖啡是为了什么,提神、廉价,就这两个要求,滋味反而是其次” 。瑞幸某种程度上开发出了一个新群体,他们原本不会在星巴克买咖啡,更不用说现磨精品咖啡,喝咖啡不是消遣,只是工作所需,他们习惯的 模式是“直接打包带走,而不是在星巴克办公” 。
这些烧钱烧出来的消费者 支撑着瑞幸寻求自救 路径 。
上一年年中,瑞幸咖啡在厦门的一次会议中 示意,全国4000多家门店照常营业,3万多名员工按时到岗 。多位瑞幸店员向每日人物证实,为了留住员工,瑞幸的薪水始终 畸形发放 。从上一年开始,北京地域店员的薪资达到了6000-7000元左右,每月根据订单量、培训时长等考核 标准, 能够拿到900-1000元或更多的奖金,而店长的薪资 根本在1万元以上 。一位店员说:“这个水平 根本跟星巴克差不多,比 其余咖啡品牌给得多 。”
财务造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找到了解决 步骤 。上一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示意,瑞幸咖啡允许 领取1.8亿美元达成和解 。瑞幸加快了债务和资本重组的 历程,两个月后在纽约申请破产 掩护,到了3月,已经和重要债权人达成了重组 协定 。4月,与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的融资 协定达成,这笔融资重要用于海外债务重组 方案、履行和解 协定 。5月,债务重组 实现 。
瑞幸手脚麻利,债务重组的同时没 延误产品 经营 。生椰拿铁等爆款 遍及了营收,瑞幸优惠券的面额也有所调整 。有不少瑞幸消费者 示意, 固然瑞幸依旧比星巴克廉价很多,但现在已经不能像以往一样“十块钱一杯瑞纳冰”,现在下单,大多数单品的价格都超过了13元 。
瑞幸还瞄准了直播和私域流量 。除了视频号在工作日固定 工夫直播,一边直播一边发优惠券,主播还会与观众聊天互动 。据统计,每场直播的 均匀观看人数都在10万以上 。
一位副店长告诉每日人物,店里有粉丝群,前台写着“扫码领4.8折优惠券”的牌子上是微信群聊的二维码,群里“首席福利官”会根据时段自动推送优惠信息,8:30有早餐优惠,12:00有午餐优惠,14:00有下午茶优惠等等 。
固然“没什么大用”“优惠力度跟小程序上差不了太多”,但有媒体报导,早在上一年,瑞幸的私域消费者就超过了180万人,其中110万消费者加入了9100多个福利群,进群后月消费 频率 晋升30%,带来了天天3.5万杯的订单增量 。
固然债务问题、人事问题等 逐个解决,但瑞幸能活过来,重要还是靠着扩张 造就出来的消费者并没有 取舍放弃瑞幸,他们给了瑞幸喘息的 工夫 。据Tech星球报导,截至2021年5月31日,瑞幸咖啡在中国 占有3949家自营店、1175家加盟店 。而在今年5月和6月,瑞幸连续实现整体盈利,盈利金额在数千万元左右 。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瑞幸只能慎重起来 。
每日人物在8家门店与店长或店员聊起瑞幸,每个人都十分 警惕, 示意“总部有要求不 能够 承受任何 模式的采访,闲聊也不行” 。其中一位店员专门给店长打了电话,告知“有人来调研状况” 。
瑞幸的销售数据被封装在了一个密闭的系统里 。一位店长说:“那个 事件(财务造假)之后,我们都看不到天天的销售量了,客人线上点单,我们这里出个号,做完客人来自提,扫一下码就拿走了 。我们啥都看不到 。连天天订多少货都是系统自己订的,它可能是根据天天的销售数据自动 取舍订货量 。”
除此之外,每日人物发现,在下午5:00左右,一家瑞幸门店的点单码是607,被问到是不是是今日的销售量,店员解释,总部改换了单号的 规定,2019年还是从0开始计数,但从上一年开始变为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后在此 根底上 接续计数 。 因而,“你看这个号码也没什么 意思,啥都看不出来 。”
扩张 方案 仿佛也趋于 传统 。据《华夏时报》报导,内斗事件后,瑞幸更新了治理层和 策略方向, 策略重点也从 快捷扩张改变为针对性扩张 。 原来,瑞幸 方案2021年之前开到1万家店,后来的策略是 保障2020年底门店数不变 。而此前瑞幸咖啡暂时 清理人公布的报告中,估计开店数量也给了一个大的 规模:至2023年开设4800-6900家直营店 。
此前栽的跟头,让瑞幸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开始求稳而不是求快 。
跟新消费不搭边,瑞幸还能讲故事吗?
在瑞幸忙于内斗、债务诉讼和自救的这一年,咖啡市场已经 产生了新的 变迁,很多的入局者让这个赛道里有了不少新故事 。
有 传闻称,在没会面的状况下,喜茶老板聂云宸就领投了一家精品咖啡Seesaw 。据证券时报报导,光是7月22日到29日的7天里,Seesaw、MStand、SECRE时萃这3家初创咖啡就拿到了亿元级规模融资 。而今年以来,咖啡赛道的融资多达十几起,包含Manner、永璞咖啡、三顿半等 。其中最受 瞩 目标Manner咖啡,估值从1亿美元暴涨到30亿美元,单店估值达到了1500多万美金,是星巴克单店估值的3倍以上 。
根据《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 综合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咖啡消费量每年增进15%-20%,远高于 寰球2%的 均匀增速 。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超过2171亿元 。
这个情景 未免让人感到 相熟,只是换了一种 模式 。
互联网时代,全部的传统生意都 能够再一次做一遍 。在互联网进展势头最快、热钱最多的前几年,中国式创业公司的常用打法,是先讲一个好故事, 而后烧钱、扩张、 造就消费者, 快捷融资 而后面市 。在外卖、共享单车、长租公寓、社区团购、瑞幸咖啡中都有这种打法的影子 。
现在却换了一种玩法,对产品主导型创业公司来说,让自己跨进“新消费”大门, 只有在营销上花功夫,有了话题度和国民度,进入Z世代的圈层,就能讲出好听的故事,以高估值拿到大量融资 。
咖啡市场一片 热烈,甚至有投资人 示意,“咖啡是消费品领域唯一 能够再诞生茅台体量公司的赛道” 。然而在这条 炽热的赛道上,低调的瑞幸宛然成了“边缘人” 。
严格 意思上讲,瑞幸并不具备新消费的灵魂 。新消费的 性质是消费 晋级,年轻的消费群体带来多样化的需要,而供给端的成熟和多种营销渠道让新品牌 能够迅速成长,消费品从品质到精巧,从大众到个性,最后得到特定消费人群的认可 。
能够看到,单杯报价在20-30元中间的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在大商场里开店,从装潢到包装到口味十分风光,口味也不差;钟薛高的一般雪糕 能够卖到十几块一只,但包装精美,话题性强, 合适发朋友圈;泡泡玛特的性价比也未见得高出来多少,但总会有人为潮流和拆盲盒的“满足感”买单 。简言之,新消费 不仅要产品过关,还要靠场景、IP、理念等品牌溢价来赚钱 。
瑞幸没有足够 乏味,性价比收割不了Z世代 。利路修兴许是一种崭新尝试,但现在,大多数的瑞幸消费者依旧是写字楼里的白领群体 。包含Manner咖啡,实际上也是小店模式、高坪效、受众是白领阶层 。从某种程度上看,Manner也在走一 部分瑞幸的老路 。
那么,瑞幸连续两个月盈利,是不是 能够 证实当初的故事讲得通?答案 仿佛也不是 确定的 。
瑞幸受到消费者的 欢送,最重要的丝毫在于“咖啡奶茶化” 。在国内,咖啡这种 生僻而 香甜的滋味很难被大众 承受 。瑞幸的解决策略,是用大量的糖浆、牛奶、奶盖、椰乳等中和咖啡的苦,既保留了咖啡提神的 动机,又有了介于咖啡和奶茶中间的和气口感 。包含星巴克,最重要的单品也是兑了牛奶的拿铁咖啡 。瑞幸的半只脚在咖啡赛道,另外半只脚在奶茶赛道 。
正因如此,有投资人对瑞幸 望而却步 。琮碧秋实投资人徐辉认为:“在中国我们 定然是看好奶茶远远大于咖啡的,所以我们 定然不会去投Manner,那些品类 即便有机会大约也不会投 。咖啡不是中国原生的文化,这丝毫是挺要命的 。”
更严重的考试马上到来 。夏天是饮品的旺季, 无论什么东西,放进冰箱、外加冰块就能卖出去 。但夏天很快要过去了,到了冬天,瑞幸还能连续当前的大好 情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