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蹭个遍的暴风,会是下一个乐视吗? |
珠江路在线
2018年6月8日
【
转载
】 编辑:
|
本文标签:乐视,暴风,热点 |

暴风,下一个乐视?
作者:Eastland
2018年5月29日,暴风集团(300431.SZ)因筹备非公开发行股票开始停牌 。布告称此次拟采取“小额 快捷融资”,依据证监会规定上限为5000万元 。
对融资规模动不动数十亿的面市公司,5000万元定向增发实属“鸡肋” 。因此“小额快捷融资”自2014年5月推出以来“尝鲜”者寥寥 。2015年、2016年、2017年居然是一片空白 。
暴风集团以“小额快捷融资”为由停牌,不知真缺这5000万,还是借停牌争取“喘息之机”、延缓股价着落趋向 。
两天后的5月31日,暴风集团披露控股股东冯鑫名下两笔股票质押办理了延期购回(回购期蔓延到2018年11月下旬) 。两笔质押波及约750万股,按停牌前收盘价市值为1.58亿 。
当前冯鑫已将个人名下95.35%股票质押,占暴风集团总股本的20.35% 。冯鑫与贾跃亭的处境何其类似,后者赴美前将名下99.54%股票质押,占乐视网总股本的25.56% 。
从“软硬联合”、由少数股东负担亏损到掌门人疯狂质押股票,暴风处处给人“乐视学徒”的印象 。其实贾跃亭打造的是好莱坞梦幻大片,连他自己都几乎相信,暴风玩的只不过“五毛钱特技” 。
“生态化反”与“协同效应”
当年乐视网贵为创业板龙头、市值飙升到1500亿之时,不知有多少公司想借鉴它的布局 。如今谁要是被评介像乐视,都会拼命分辨“我不一样” 。
暴风与乐视均从互联网视频起家,只管早期进展路径不同却殊途同归地取舍了“软件硬件一体化布局” 。
贾跃亭逢人必说“生态化反”,暴风的说法是“通过DT大数据核心买通各个板块业务消费者,充足施展各个板块业务间的协同效应,晋升公司经营效率和商业变现效率 。”
乐视以版权内容聚拢人气,以广告为流量变现的重要目的 。与其余视频网站不同的是,乐视顺利地以内容拉动机顶盒、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销售,进而通过“捆绑会员服务”的模式把硬件买家变成付费消费者 。圈住千万级消费者之后,乐视又试图向他们抛售多种商品和服务 。
“内容-硬件-消费者-电商”,贾跃亭的这套设计在逻辑上说得通 。但三大视频网站版权内容投入达百亿量级之后,乐视开始力不从心 。同时,法拉第汽车、乐视体育、易到用车、酒类电商等业务一个比一个烧钱 。最终,乐视系因战线太长而崩盘 。
暴风集团的提法是“互联网电视业务为暴风电视硬件和软件平台一体化经营,是互联网视频业务在家庭场景下的蔓延 。”
2016年报中,暴风集团称“公司已由单一的在线视频企业进展成为包含互联网视频、互联网电视、虚构 事实、互联网体育等多平台产品在内的集团化互联网企业 。”
乐视与暴风的布局思路相近,但乐视的“化反”曾经work,暴风的所谓“协同”兴许将永远停留在纸面上 。
“软硬联合”比乐视慢好几拍
乐视网比暴风先行一步,2016年达到高峰,硬件销售及会员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1.2亿和56亿,同比增幅分别为66%和107% 。2017年,硬件销售收入大幅回落到25.2亿,会费收入回落到21.3亿 。

硬件销售及会员业求实际上是一项业务,乐视鸡贼地将其一分为二,比方说3000元卖了台智能电视,其2020元列入“硬件销售收入”,980元算是两年的“会员费” 。
乐视这是在告诉投资人:我们不是方便地卖掉一台电视,而是圈到一位付费消费者 。付费消费者是有终身价格的,不只会年复一年地续费,还会买我们的红酒、海鲜甚至电动汽车 。
2015年、2016年、2017年,乐视硬件及会员业务总计分别占到营收的68%、72%和66% 。
回过头来看暴风 。2016年硬件销售及会员业务收入分别为9.17亿和7810万元,总计占营收的60% 。2017年,两项业务总计占营收的73% 。收入构造与乐视趋同 。

2016年乐视硬件业务如日中天,销售收入超过100亿,暴风集团才开始发力,全年收入9.17亿、成本10.57亿、毛亏损1.4亿 。
2017年,暴风硬件销售收入12.8亿元、同比增进40%,毛亏损缩减至9170万元 。但增速已大幅放缓,且金额惟独已经没落了的乐视的一半 。

乐视硬件业务也不赚钱,但确切“圈”到千万级付费消费者 。暴风每年80万台的硬件销售,与乐视智能终端应付费业务的拉动不可同日而语 。
硬件固然撑大了营收却是折本卖,当前暴风已延续两年亏损 。2016年、2017年分别亏了2.42亿和1.75亿 。但暴风“借鉴”乐视,让“少数股东负担亏损”,使面市公司维持“盈利” 。2017年,少数股东亏损2.3亿,面市公司盈利5514万 。

暴风的VIP会员显然不是冲硬件来的,享受的“特权”重要是免广告、片库、点播折扣等 。 只管有“智能提速播放”等“会员特权”,暴风付费业务难逃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同质化竞争,最终拼的是版权内容 。其实,当前暴风的重要片源起源于爱奇艺 。
暴风固然摆出“软硬联合”的架势,但却比乐视慢了好几拍 。机会过眼云烟,暴风大约率无缘“下一个乐视” 。
为何说暴风是“五毛钱特技”
乐视模式的基石是内容 。首先,用优异、丰硕的版权内容为视频网站吸引流量,进而获得可观的广告收入; 而后来个“一鱼两吃”,用优质内容去“引诱”消费者购买硬件产品;最终是在产品里“下了个钩”——绑定两年会员服务 。
因此乐视在版权内容购置方面倾尽全力,乐视网每年花费数十亿(2016年超过30亿),乐视体育亦一掷万金满世界购买赛事播放权 。
暴风以PC端播放工具起家,早期研发环绕视频播放、压缩、传输、分进铺开 。暴风好比是“斧头”创造商,早期消费者在“盗版流行的原始森林里乱砍乱伐” 。 如今暴风消费者不能到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地盘“砍树”,不得不拎着“斧子”瞎转悠 。
并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PC端播放、压缩技术的优势大打折扣,而暴风在信息流、推举算法、APP等方面与巨头相比毫无优势 。再说您就那么点内容还用要算法变着法儿推举,不是笑话吗?
时至今天,播放工具、智能推举都是精益求精,惟独版权内容才是搭建“软硬一体”生态必要条件 。体现企业 信念的是投资力度 。
2016年、2017年,乐视购置版权内容的支出分别为32亿和30亿,版权内容摊销分别为19亿和28亿 。
由于2017年计提了23.9亿减值预备,年末影视版权账面净值为29亿,较2016年末削减21.8亿 。

23.9亿影视版权减值预备是对以前摊销缺乏的一次性修改,亦为潜在接盘者革除一个不大不小的妨碍 。
暴风根本木有版权内容储备!
2017年暴风购置影视版权的花费不到6000万,期末版权账面值仅为7919万 。慢说账大气粗的优土、爱奇艺、腾讯视频,就连濒临绝境的乐视都拿30亿购置版权内容,比暴风多50倍 。
假如有人说暴风以技术见长,不跟乐视拼版权投入,可研发投入也惨不忍睹 。2016年、2017年,暴风研发投入分别为1.97亿和1.74亿;同期乐视研发投入分别为18.6亿和10亿,分别相当于暴风的944%和577%(请留神,乐视致新智能电视/手机研发费、法拉第电动车研发费并不包含其中) 。
许多人冷笑乐视只会放PPT,但乐视网真的花100多亿购置版权内容,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达到千万级,乐视影业也曾经拿出象模象样的作品,乐视体育一度斥巨资购买独家转播权……乐视打造的是“梦工厂”,无数牛人都信认为真 。
暴风不舍得“花大钱”购置版权,连搞研发、装门面的“小钱”都拿得抠抠搜搜,凭“五毛钱特技”就想让投资者相信暴风是“互联网综合性领域的寰球率先者” 。
下一个乐视?
暴风援引的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月活消费者达2.5亿,其中移动端约5400万 。消费者是全部互联网公司的根基 。具体到领域,内容是获得消费者的不二法门 。
衡量视频网站内容丰硕程度的最佳标准是广告收入,收入高者内容必然丰硕 。由于真金白银的广告收入载于财报,既客观又权威,它与流量成正比,而流量是被内容吸引来的 。#月活、日活都是“闲白儿”#
暴风从播放工具起家,但将来前途惟独综合,也便是说躲不过拼内容 。
2012年暴风广告收入是乐视的54%,但重要由播放工具吸引的流量变现而来 。2016年,暴风广告收入仅为乐视的15%,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播放工具而不是内容 。

“暴风会将成为下一个乐视”志大才疏,再说暴风也并非一味摹仿乐视而是紧盯热潮,随时预备“蹭上去”,VR、AR、DT、AI竟是一个都没错过 。2017年末,暴风又开始拼命往“区块链概念”上贴,摹仿对象暂时锁定为迅雷 。
2017年12月3日,暴风影音推出暴风“播酷云”(挖矿机),定价高达5999元 。但由于监管收紧,暴风又赶快与“暴风新影”撇清关系,称其并非自己的子公司 。2017年报中,对“区块链”这个热词儿只字未提 。
全部的热潮都蹭了个遍,大家不妨帮暴风想想下一步蹭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