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马逊先低价促销电视再撤单 300余人集体维权 |
2014年3月11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亚马逊 |
亚马逊先 便宜促销 再撤单
市价1799元彩电网售161.99元 用户下单后被电商单方 取缔 300余人 群体维权 3人先行起诉
法治晚报讯(记者 王晓飞) 在亚马逊网站促销期间,众多用户下单购买标价161.99元的长虹32英寸LED液晶电视,后 受到亚马逊单方撤单,称价格标错了,公司 根本没这批特价货 。
用户陈先生等3人起诉到 旭日法院要求 接续履行合同 。同时,国内浮现两个维权QQ群,300多名用户关注着诉讼进展 。
目前此案开庭 。法庭上,亚马逊公司代理人语出惊人:“(发出确认发货的电子邮件才 象征着合同成立)是网络交易生存和进展的 根底”、“既然 表明缺货,用户对不能发货的 后果是 该当 预感的”、“我方未实际 洽购过此货物,电商的话,缺货也 可以放在页面上”、“在成千上万订单中 保障所有订单没有 舛误,不 事实” 。
事件还原
32英寸彩电卖161元 付款后无货
陈先生诉称,2013年11月26日,亚马逊网站上推出了感恩节促销 运动 。在“一折秒杀” 运动中,长虹一款型号为LED32538的32英寸液晶电视,标价161.99元 。
超低的价格吸引了陈先生,他马上抢购了该商品 。
但两天后,陈先生接到亚马逊中国 取缔订单的邮件,邮件 示意订单 无奈 实现的缘由是缺货 。
陈先生认为,亚马逊公司在网站上登出商品优惠信息,并没有告知商品数量有限的信息,而用户在看到商品信息后,下单并已经付款,此时应该 象征着,双方已经默许达成合同 。
而亚马逊公司在没有任何有效 注明的状况下,单方撤掉用户订单的行为属于毁约,应负担相应补偿责任 。
为此,陈先生托付律师将“亚马逊中国”所属的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 接续履行订单 。
3月3日,案件在 旭日法院开庭 。陈先生 方便地 承受了记者采访:“当时新房刚装修完,想在卧室放个电视,刚好看到亚马逊的特惠促销 。 后果电视没添成,反而添了堵 。”
陈先生称自己当时很 愤慨,第一 反响便是维权,但向客服投诉仍不能解决 。
他 示意,时至今天,家里的卧室都没装电视,他 保持要通过诉讼讨说法 。“那面墙,我就给亚马逊留着了!”
庭审现场,一位姓刘的先生坐在旁听席上听得全神贯注 。他告诉记者,他是“亚马逊长虹诉讼群”的维权代表 。
刘先生 详尽向记者讲述了 事件 通过 。2013年11月26日中午,正在家中上网的刘先生蓦地被一则电脑插件弹出的优惠信息吸引——“长虹彩电32英寸,161元,下手要快,抢光了就没了!”
刘先生下意识地点击该信息,马上转至了亚马逊网站的购物网页——“特惠,长虹彩电32英寸,161元!”
除了价格特惠,商品信息还标注着“临时缺货,可 承受预订” 。刘先生马上点击“购买”按钮,抢购了该商品 。
“我 时常网购,电商 时常会有 类似的 便宜促销 运动 。”刘先生说,之所以显示“临时缺货”但自己 依旧抢购,是由于页面显示该商品是 可以 畸形购买的状态 。
付款并填写了送货地址等信息,刘先生坐等亚马逊的发货确认单 。
但他没想到,两天后的下午,自己等来的是订购失败 告诉 。邮件显示,“由于缺货,我们将 无奈满足您对商品长虹32英寸LED电视机的订购 动向 。假如您就该商品已 实现付款,相应款项将退至您的礼品卡或原 领取卡中 。”
用户 目睹 消协投诉记录一大摞
刘先生很 愤慨,既然 无奈订购,为何还允许用户付款购买呢?他致电亚马逊客服,对方向他 赔罪,但仍 示意商品已经 无奈订购 。
“打了十几个电话,直至客服经理 露面,对方只不过一味地 赔罪, 提议刘先生去消协投诉 。但亚马逊网站本部向来没回应 。”
刘先生无奈地依照邮件 揭示 取缔了订单 。但他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将亚马逊发送的每个邮件都做了截图 。
之后,刘先生再次进入亚马逊网站,想看看这款32英寸长虹电视是不是下架 。但 打开网页后,商品标价是1489元 。刘先生发现,商品信息显示它不再是亚马逊网站直销,而是由长虹专卖店直销 。
刘先生觉得被骗 。“亚马逊说‘ 无奈订货’,但别的商家明明在卖嘛!”他说 。
他阅读该网页信息发现,众多有着和他 雷同 遭逢的网购者纷纷留言 责备亚马逊网站 诱骗用户 。
刘先生去消协投诉 。近一周后,消协回复,亚马逊网站不允许调解,刘先生不得不通过法律 路径解决 。
“当时我在消协看到,对于亚马逊的调解记录有厚厚一摞,结案 论断都是亚马逊不允许调解 。”他说 。
组建维权QQ群 发动 群体诉讼
刘先生决定 招集用户发动 群体诉讼,并专门 构建了“亚马逊长虹诉讼群” 。“一下子就进来80多人 。这些人里竟然还有我的朋友 。”他说 。
当前,“亚马逊长虹诉讼群”里 荟萃了94名用户 。在此之前,还有用户 缔造了“网购维权群”,当前群内有维权者221人 。
记者了解到,“网购维权群”中包含陈先生在内的3名用户,已经在 旭日法院起诉了亚马逊公司,3起案件由同一位公益律师代理,案件均于3月3日开庭审理 。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 缔造的“亚马逊长虹诉讼群”里的用户, 预备等陈先生等人的案件宣判后,再去 旭日法院起诉 。
说法
亚马逊代理人:确认发货了合同才成立
法庭上,亚马逊公司的代理人明确 示意不允许履行订单 。
该人首先 示意,原告陈先生不是适格原告,理由是其提交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特定的电子邮箱,但没有证据 证实这个电子邮箱是原告本人用于在亚马逊购买商品的,或原告本人是亚马逊网站的有效用户、曾提交过订单 。
即便原告是适格原告,双方也没 构建起有效 交易关系,由于合同未成立 。
该人具体解释说:“我方交易流程设计表明,用户通过网站购物前需注册成用户并允许 有关交易 规定 。在用户注册时,亚马逊已经作出 揭示,用户注册视为允许受到交易条件的 束缚 。”
该人称,依据亚马逊的约定,对商品进行价格 展示属于要约邀请,用户下订单的行为是要约,亚马逊发出确认发货的电子邮件后,才 象征着合同成立 。
亚马逊网站确认收到订单并发送电子邮件,其法律 动机是使要约生效,而非使合同成立;亚马逊网站也有权 取缔订单使要约失效,由于“受要约人 可以 回绝要约” 。
因此,亚马逊网站 取缔订单时 交易合同还未成立,网站没有义务提供涉案商品 。
为了证实上述说法,亚马逊公司还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公证书, 证实用户在注册时,亚马逊网站已 揭示交易 规定,“涉案订单 解决 模式并未 跨越此 规定,不违反 规矩信用 准则, 取缔订单没有过错” 。
涉案的长虹电视,市场价为1799元,是亚马逊161.99元“特价”的11倍 。
“涉案订单 取缔的缘由是什么?”被法官问到这个问题,亚马逊公司的代理人 示意,缘由是 后盾浮现故障,商品价格标错了 。“在成千上万订单中 保障所有订单没有 舛误是我方的 奋力 指标,但这是不 事实的 。”
亚马逊公司的代理人告诉法官,定价是自动生成的,亚马逊网站天天 解决数十万单交易,内在机制是自动生成的,惟独浮现不 畸形交易信息报错后才会有人工介入 。 取缔订单是由于 后盾逻辑演算浮现 舛误,进而招致价格 舛误 。
2013年11月26日下午1点开始,亚马逊系统收到订单急剧增进报告,短 工夫内添加了几千单,在半小时收到接近一万单订单 。工作人员这才了解到价格有误,随马上 展示页面撤掉,并向用户发邮件要求 取缔订单 。
法庭上坦言 未 洽购过促销彩电
但亚马逊公司的代理人 抵赖, 固然商品信息显示“临时缺货”,但不影响用户下单 。
“涉案产品能实际交付吗?”法官问 。
该人答:“我方未实际 洽购过此货物,没有库存 。”
“没有货能放到网络上 销售吗?”法官 诘问 。
该人答:“电商的话,缺货也 可以放在页面上的 。”
该人认为,涉案产品网页既然 表明了缺货状态,“原告应知 原告 无奈交付商品”,“原告称双方确认订单达成 统一,是单方 意识”,“涉案商品明确 表明缺货,包含原告在内的所有用户对其状态明知,其下单行为对不能发货的 后果是 该当 预感的 。”
庭审 邻近尾声时,亚马逊公司的代理人给法官讲了一套大 情理:“(发货才视为合同成立),在 实际上受到 宽泛认可和执行,这是网络交易生存和进展的 根底 。”
“我方 盼望法院了解,在 解决成千上万单商品订单所 构成的交易 规定是 增进电商交易的必要行为,也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是交易者必须 恪守的法律 特例,应得到法律 支撑和保障……(保障)电子商务的经营者 取缔订单的 权力,是为了电子商务的经营进展 。”
由于双方相持不下,庭审 完毕后,法官向《法治晚报》记者 示意,案件将择日宣判 。文/记者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