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美炮轰电商伪低价 称价格欺诈成行业毒瘤 |
2014年3月6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国美 电商 |
3月6日凌晨 信息,“3-15”马上到来,国美召开新闻公布会炮轰电商网站采纳“伪 廉价” 目的促销,称这些所谓的特价、 运动价众多其实比促销前的 实在成交价还要高,价格欺诈已经成为行业毒瘤 。
国美公布会现场,图为国美总裁王俊洲
电商价格欺诈四大 目的
国美总裁王俊洲在现场 打开京东的一个商品页面介绍说, 比方这套油烟机,他们打出来原价7767元,现价一千块钱销售 。事实上,这种级别的烟机灶具绝不可能卖到7000多的价格,成交记录也显示他们前期没有销售过,一台都没有卖过7767这个价格,这是一种典型的电商欺诈 。
国美高级副总裁李俊涛向在场媒体总结了四种电商常见的价格 诱骗 目的 。第一种即上述提到的虚构原价格,实际上这个商品 原来就应该以打折后的价格销售,这个所谓的原价格 根本就不存在,是由电商虚构误导用户的 。
第二种是限量 廉价 。即以少量 廉价产品做为噱头,号称零元起、一元起、零元购,实际上只销售两三台,用户 根本 无奈买到 。
第三种是有价无货 。即标一个十分低的价格,当用户选购商品时显示现货,当时当用户下单后,却显示无货,实际上这种 目的便是误导用户,把他们从 其余平台吸引过来 。
第四种是先涨价再打折 。即宣传说打两折、三折,然而其实是先把价格涨上来, 而后再降价 。事实上,这些网站向用户宣传的所谓打折价、抄底价其实和寻常销售的价格差不多 。
李俊涛 示意,目前电商行业的竞争环境亟需净化,健康的竞争环境起码要做到:一、用正品和主流商品竞争,而不能用杂牌、冷门品牌凑数 。二是不限量,不搞噱头,不搞忽悠, 但凡敢拿出来做促销的商品 定然是十分 宽裕 。
“一些不足诚信的经营者一般利用信息严峻不对称的优势, 夸大商品的性能、 效用,创造促销噱头误导用户,这严峻侵害用户的合法 权利 。”李俊涛说 。
“现在用户都存在一个 误会,认为京东的电器价格比国美低,甚至感觉线上的价格 比较低 。”国美高级副总裁何阳青 示意:“今日我 可以十分负责任的说,我们大 部分的价格实际上都是比京东低的 。由于京东的价格在明处,我们 可以随时查到,用户到门店后看到国美价格比京东高我们 可以马上降价 。”
当被问及线上线下的成本问题,王俊洲 示意,从目前来看,电商业务模式存在高成本、低利润、亏损的缺点,这才使多数电商妄图通过做“ 廉价文章”吸引关注 。事实上,电子商务成本 构造比线下实体店要高 。
他解释说,一般认为“线上 定然廉价”重要是基于一些看得见、想得到的成本因素,譬如线下门店需求门面租金、门店治理 保护,以及众多销售人员的 开销,而这些在线上渠道 根本没有 。而把各项成本摊开以后,会发现,物流和 洽购成本,线上都比线下大得多 。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在11%'13%左右的 经营成本,从成本 构造 综合,一般电子商务网站,物流成本占5%'6%,地面店物流成本占比不到1%,而 类似于国美、苏宁这样长 工夫积存了店面的销售 威力,物流成本 支撑1000亿的销售规模,成本不到1% 。”他 示意 。
零售业在 洽购上,规模一般决定 洽购价格的 高下 。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店每年家电 洽购规模千亿元以上,而京东也惟独200亿左右的规模, 洽购规模决定了线下实体店的 洽购成本 均匀低于电商4% 。而随着 洽购的规模化推动,这个数字还会 回升 。
王俊洲推算说,线上技术和治理费用率约为2.5%,而线下渠道由于与供给商有更深 品位的合作,线下渠道适销对路的产品 广泛要多于线上,这些可迅速 扩充销售规模的商品能有效 普及零售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减低仓储、物流等成本 。
同时经对电商广告成本进行测算,目前电商的广告和流量的成本约为4%,而线下实体店的广告营销成本约为1.5% 。线上人工成本为4.5%,线下的人工成本约为3.5% 。
“从以上 比较 可以看出,线上成本低是一个误区 。其 均匀综合毛利在18%左右,经营费用率在13%左右,净利润率在4%左右;目前电商的 均匀综合毛利在7%左右,经营费用率在17%左右,净利润率在-8%左右,所以电商的经营成本高于线下的经营成本,招致长 工夫的亏损 。”王俊洲说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