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重估还是虚假繁荣?WhatsApp二三问 |
2014年2月25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WhatsApp facebook |
2月23日,周日 。上礼拜,Facebook(FB)以总代价190 亿美元(每名用户42.2 美元)收购WhatsApp;西班牙第二大银行BBVA 斥资1.17 亿美元(每名客户1170美元,破尽纪录),买下美国网上银行Simple 。 霎时间,立足于流动科技的新生代服务供货商 三番五次“中大奖” 。
有论者指出,WhatsApp 掌控了谁在跟谁通信的关系图,沿此路进,不难对 寰球人际组合与 舆论中间的 彼此影响 一览无余 。 论断是,投资者今后下注,得辨清哪些公司能制造崭新的价格观 。
因为越来越多处于草创阶段的公司被巨企天价收购,投资者更有必要在新旧中间作对照,从中推断“中大奖”的创业公司是不是物有所值,对企业和经济又有什么启发 。
价格两大质疑
因适时就美国楼市泡沫示警而闻名的投资者、美国共和党前总统提名竞逐者保罗(Ron Paul)的经济 参谋席夫(Peter Schiff,Euro Pacific Capital 创办人),于FB收购WhatsApp 后撰文评论这宗“世纪交易”,对WhatsApp 的价格提出两大质疑:
一、WhatsApp 取代SMS(短信),打掉电讯公司一大营收 起源,但自己却没有什么收入,单靠一元下载,不可能赚大钱 。席夫指出,WhatsApp 累积用户速度之快,社交媒体中无出其右,连FB亦甘拜下风 。许多人 因此认为,以WhatsApp 的增进,每名用户42美元的收购成本绝不嫌贵 。问题是,WhatsApp 的惊人增进,建基于免费(首年不收费,第二年起每年收取99 美分)提供电讯公司每月收费不菲的文字通 佩服务 。不用付钱(或仅象征式收费)自然多人 使用,但一旦WhatsApp 尝试 普及收费,客户 消散 可以很快 。
二、电讯公司当前以a la carte( 随便点菜) 模式提供文字通 佩服务,收入极速被WhatsApp“打掉” 。电讯商若不愿坐以待毙,会否考量 停留以a la carte 模式提供此项服务,改以捆绑手法销售话音、数据和文字通信,把套餐收费定在足以收回失掉的文字通信生意、客户觉得又 如同该项服务“免费”的水平?如此一来,FB 要独霸这个市场,岂非连AT&T、Verizon 等电讯巨无霸亦得收归旗下?
老毕认为,席夫的第丝毫质疑强而有力,但第二点却大有 切磋余地 。用户弃短信取WhatsApp,除了收费上的差别外,客户以电讯商的服务收发照片非但速度慢,还须额外缴费,价格加用户体验,令电讯公司 无奈跟WhatsApp竞争 。有理由相信, 即便电讯商如席夫所说,以捆绑 模式把文字通信包装成“免费”服务,电讯公司在这个市场“复活”的 奋力仍将无功而还 。
黏合效应缺乏恃
值得WhatsApp 担心的是,因朋辈间 宽泛 使用而 构建起来的黏合效应,会否在WhatsApp尝试征收足以让其营业额(上一年2000 万美元)卓著 回升的费用后,随客户转用其它免费服务而 烟消云散 。《信报》2月21日提及,美国创投基金Y Combinator 的 考查显示,最多年轻人 使用的实时通信软件,Snapchat排名在WhatsApp之上,前者上一年更 回绝了FB“提亲”,虽不能就此认定WhatsApp只属次选,但从FB 的洽购时序,不难反证两家公司在扎克伯格心目中的重量旗鼓相当 。年轻人喜新厌旧外加用户增进立足于免费(或象征式收费),WhatsApp的客户 根底是不是足恃不无 疑难 。
老毕认为,还有丝毫必须提出:WhatsApp活跃用户虽多达4.5亿,但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没有FB 账户?换句话说,FB通过这宗并购 接纳的 宏大客户 根底,有多少是能让FB进一步 主宰世界通信关系图,又或更 充足地monetize(货币化)整体资源的“新客”?席夫毕竟一把年纪(现年51岁),跟新生代的人和事 不免略显脱节 。“直觉”告诉他,FB收购的若是美航或Dunkin' Donuts,190亿美元非但有找,剩下的20亿用来搞R&D,岂不妙哉?那是以旧经济思维看新经济,席夫跟科网世代下的“崭新价格观”自然格格不入 。
但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席夫一类见惯市场、经济起伏的投资老手,总有一些智慧能“塞进”后辈口袋 。一个十分 乏味的例子是:以德州为基地的美国家电、家私零售连锁店Conn's,近年透过向用户提供信贷, 顺利做大销售增进和盈利 。
此一手法,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电讯器材商向科网公司提供的“卖方融资”(vendor financing) 类似,在经济火红、投资酷热期间,自然能令信贷供给方业绩亮丽 。2011年头至上一年底,Conn's股价三年内狂飙15 倍,便是拜这种表面体面所赐 。该零售商上周派 成就表,客户拖欠极其严峻,公司股价单日暴泻43%!
想想科网爆煲后思科、朗讯、JDSUniphase等“大哥大”的处境,这种害人不浅的假 繁华,但愿不会在今日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