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创新必死!行业角度分析显卡散热 |
|
●从行业角度来看, 显卡散热分为两种:
首先, 针对集显、APU、低端独显的低功耗散热。
对于集显、APU、低端独显等TDP功耗不高的产品而言, 被动式散热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静音是它一大特点, 当然, 要想有效地带走热量, 往往还需配备散热风扇。
被动式散热
然后, 针对功耗较高的独立显卡散热。
中高端主流级别的独立显卡由于发热量巨大, 厂商往往采用风冷的解决方案, 个别旗舰级发烧产品甚至配备了顶级的水冷散热。 在普通DIY玩家群体中, 水冷由于价格昂贵以及密封性等问题, 普及率并不高;而风冷由于取得在价格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得到了普遍采用。
风冷散热
水冷散热
结论:从价格以及散热效能方面考量, 风冷散热才是当今主流!
● 目前市场上的显卡风冷散热器主要分成两种:
侧吹式散热器
侧吹式散热器在公版显卡上极为常见。 我们常常看到如公版ATI Radeon HD 5870、公版GeForce GTX 470等“砖块”式的一体化散热器就属于最典型的侧吹散热器。 侧吹散热器利用涡轮风扇旋转产生的侧向风流, 从机箱内部吸风, 然后经过导风槽和鳍片、热管等, 将热量通过显卡尾部的出风口排出至机箱外部。
侧吹式散热器
优点:热量外排, 不加剧机箱内部热集聚, 机箱内部温度控制效果出色(仅指外排散热)。 缺点:涡轮散热器噪音大, 温控效果不够出色。
缺点:侧吹式散热器的缺点主要是散热能力不足和噪音控制不理想。
风冷+散热片式散热器
普通“风扇+散热片”结构散热器“风扇+散热片”结构历史非常长久, 它从显卡诞生时就开始大规模使用, 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体积和工艺的变化外, 其基本布局还是“风扇+散热片”。
风冷+散热片式散热器
优点:风冷加散热片式散热器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利用风流, 风扇四周吹出的风都可以带走核心、显存、供电部分的热量, 并且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
缺点:对高功耗显卡散热效果不佳, 容易发生热量集聚现象。
伴随着显卡产品的快速发展, 厂商在产品的开发上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 现在风冷散热发展趋势无非以下两种:
其一, 通过风扇和热管的“堆料”, 增强散热能力的同时, 给玩家以非常YY的感觉。
搭载双12cm风扇豪华热管索泰 560Ti至尊
其二, 通过在散热器设计方面的创新, 增强散热效能, 并且带来十足的噱头。
采用独立散热模组的华硕 玩家国度Ares
索泰尚未发布的散热器, 引入了汽车设计理念
现在, 散热“堆料”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 其核心原因在于无法很好地控制物料成本,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扎堆采用堆料式设计, 其中毫无创新可言, 玩家早已觉得审美疲劳, 而创新的散热能够很好地吸引玩家眼球, 并且散热效能良好, 必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 从散热发展趋势来看, 不走创新路线必死!
● 未来显卡风冷散热器发展的新趋势还有以下几种:
静音
当电脑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时候, 人们最难忍受的莫过于高转速显卡风扇所带来的噪音, 目前已经有部分厂商针对这个问题, 专门推出了无风扇静音显卡, 在兼顾散热效能的同时带给玩家舒适的静音享受。
技嘉 5770静音版
可拆卸散热
相信很多玩家都遇到同样的遭遇:显卡长期使用后, 风扇扇叶和散热片上积累了大量的灰尘, 非常不便于清洗, 并且自行拆除散热器会有丧失质保资格和损坏GPU芯片的风险, 而可拆卸散热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搭配上长使用寿命的双滚珠风扇, 非常适用于网吧这种恶劣的使用坏境。
影驰可拆卸风扇
单槽设计
现在部分厂商由于过分追求外观, 把散热器设计得越来越大, 甚至出现了占三、四槽位的巨型显卡。 笨重的散热不仅有压坏显卡PCB的风险, 容易和主板上的散热片、元件位置冲突, 并且非常不利于Crosire和Sli时候的散热。 因此, 只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噪音与散热效能的平衡, 单槽设计成为了以后发展的潜力方向。
讯景的单槽设计显卡
当然, 显卡散热发展的新趋势并不仅仅只有以上几种。 在这个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 千篇一律的显卡散热已经很难再激起追求个性及张扬的DIY玩家们的兴趣, 综上所述, 厂商们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