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简介
○硬件环境简介
由于本次测试是针对普及型的中低端用户及产品,所以为了搭配符合用户装机习惯的配置,笔者选用了Intel Pentium E 2140作为平台基础,并将主频提升至2.4GHz(300MHz*8)。近期内存价格的大幅度下滑,促成了1GB*2的全民普及,笔者在测试中选择了威刚红色威龙DDR2 800 1GB*2。主板由于对整机性能影响相对较小,笔者在此选用了NVIDIA出品的nForce 680I SLI。
系 统 硬 件 环 境 |
中央处理器 |
Intel Pentium E 2140@2.40GHz (双核 / 300MHz*8 / 1MB共享L2缓存 ) |
内存 模组 |
A-DATA DDR2 800 1GB*2 (800 5-5-5-12-2T) |
主板 |
nForce680I SLI (NVIDIA 680I BIOS版本:1006) |
显示卡 |
Geforce 8500GT 高频板 (Geforce 8500GT / 256MB / 核心:650MHz / 显存:1600MHz / Shader:1300MHz)
Geforce 8500GT 公版 (Geforce 8500GT / 256MB / 核心:480MHz / 显存:800MHz / Shader:918MHz)
Geforce 8400GS 高频板 (Geforce 8400GS / 256MB / 核心:500MHz / 显存:1400MHz / Shader:1000MHz)
Geforce 8400GS 公版 (Geforce 8400GS / 256MB / 核心:480MHz / 显存:800MHz / Shader:918MHz)
Geforce 7600GT 高频板 (Geforce 7600GT / 256MB / 核心:650MHz / 显存:1600MHz / Shader:650MHz)
Geforce 7600GT 公版 (Geforce 7600GT / 256MB / 核心:560MHz / 显存:1400MHz / Shader:560MHz)
Geforce 7300GT 高频板 (Geforce 7300GT / 256MB / 核心:650MHz / 显存:1600MHz / Shader:650MHz)
Geforce 7300GT 公版 (Geforce 7300GT / 256MB / 核心:500MHz / 显存:1000MHz / Shader:500MHz)
Radeon HD 2600 Pro 高频板 (Radeon HD2600Pro / 256MB / 核心:700MHz / 显存:1500MHz / Sader频率:700MHz)
Radeon HD 2600 Pro 公板 (Radeon HD2600Pro / 256MB / 核心:600MHz / 显存:1000MHz / Sader频率:600MHz)
Radeon HD 2400XT 公版 (Radeon HD 2400 XT / 256MB / 核心:700MHz / 显存:1600MHz / Sader频率:700MHz)
Radeon HD 2400XT 零售版 (Radeon HD 2400 XT / 256MB / 核心:700MHz / 显存:1400MHz / Sader频率:700MHz) |
硬盘 |
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SATA (320GB / 7200RPM / 16M缓存 / 50GB NTFS系统分区) |
电源供应器 |
Topwer TOP-900W (ATX12V 2.0 / 900W) |
显示器 |
Samsung245T (24英寸LCD / 1920*1200分辨率) |
○ 软件环境简介
由于DirectX 10显卡的普及和DirectX 10游戏的层出不穷,所以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逐渐成为用户的首选OS,并且此次横评也将在Windows Vista系统环境中进行测试。平台系统的硬件驱动,笔者均选择了最新版的WHQL,用以追求最大的兼容性和最高的性能。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Ultimate (英文版 / 版本号6000) |
主板芯片组 驱动 |
nForce 680I SLI for Vista (WHQL / 版本号15.08) |
显卡驱动 |
NVIDIA Forceware for Vista (WHQL / 版本号169.25)
ATI Catalyst for Radeon HD 2000 for Vista (WHQL / 版本号8.1) |
桌面环境 |
1920*1200_32bit 60Hz |
笔者拟定的测试方案为显卡在下列所有测试项目中,均通过1024*768、1280*1024两项分辨率检验,在测试中不开启反锯齿(AA)和各项异性过滤(AF)。
拟定方案中分辨率选择的理由为,目前用户所购买的显示器多以19寸、20寸、22寸宽屏LCD为主,三者的最佳分辨率为1440*900(19寸)和1680*1050(20寸和22寸)。而较老的用户则17寸CRT和17寸LCD为主,而且的最佳分辨率分别对应为1024*768和1280*1024。经过综合考虑,笔者选择了1024*768、1280*1024和1680*1050作为测试基准(1280*1024与1440*900对显卡性能要求相近,1280*1024略高,所以测试中1280*1024的成绩可以近似当作成绩略低的1440*900)。
拟定方案中画质选择的理由为,用户搭配499元显卡的整机多以中低端性价比配件为主,所以整机性能无法胜任在目前绝大多数新发布游戏中开启反锯齿和各向异性过滤,所以测试中不再加入没有实际参考意义的高画质测试。
测试项目简介 |
3D合成测试软件 |
3Dmark03 (Futuremark / 版本号3.60)
3Dmark05 (Futuremark / 版本号1.20)
3Dmark06 (Futuremark / 版本号1.10) |
3D游戏 |
DirectX 9游戏 |
Company of Heroes (Relic / 版本号 1.71)
Need for Speed:Carbon (EA / 版本号1.2)
Need for Speed:ProStreet (EA / 版本号1.0)
Call of Duty 4 : Modern Warefare (Activision / Benchmark Demo)
Unreal Tournament 3 (Epic / Benchmark Demo)
TimeShift (Atari / Bnechmark Demo) |
DirectX 10游戏 |
Company of Heroes (Relic / 版本号 1.71)
Call of Juarez (Ubi / 版本号1.0) |
测试辅助软件 |
速度记录软件 |
Fraps (beepa / 版本号 2.9.3) |